陳子龍與唐元楫抵達南京,第二天進宮叩見監國公主朱真真與監國皇太孫朱和坪,說明來意,很快地朱真真與朱和坪召來首輔馬士英及閣臣們廷對商量。
他們商量他們的,陳子龍與唐元楫完成了信使傳達的任務,就在南京城內到處亂逛,他們發現古老的南京城有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是皇宮,兩大臣進謁大明兩位監國,進出南京明皇宮,他們以前都來過的,看到了大變樣,
南京皇宮自朱元璋建好後,是絕對的權力中心,舊稱紫禁城,皇城面積6.53平方千米,宮城面積1.16平方千米,是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
南京皇宮作為中國宮殿建築的集大成者,是遵循禮制秩序的典範,其建築形製為北京皇宮所繼承,是北京皇宮的藍本,明朝官式建築的母本,中國明代王府、韓國漢城景福宮、安南阮氏、鄭氏王宮、琉球國王城等宮殿建築的布局與形制。
以紫金山的富貴山為靠山,壯麗巍峨,盛極一時。
美哉,壯哉!
南京皇宮及北京皇宮是如此之美好,哪怕逆天小強顏常武,他建王宮時,不敢用兩京皇宮的模板,而是另闢蹊徑,用上了西式建築、綠化及多金建築——比如他有座黃金樓,整棟樓都貼黃金,以此顯示他的土壕,用來與兩京皇宮分庭抗禮
因為他知道無論如何,哪怕他建設得再大再多的中式宮殿群,都比不上兩京皇宮那麼地壯觀與富有內涵!
待到成祖爺移駕北上,另建新都,南京皇宮雖有皇族照顧,卻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請看!
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夏六月天降雷雨,謹身、華蓋等殿被雷電擊中起火。
明朝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五月,「南京大風拔太廟樹,摧大祀殿及皇城各門獸吻」。
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秋七月,暴風雨,江溢,郊社陵寢宮闕城垣皆壞」。
……
前明是個BT的國家,皇帝窮得要命沒錢給手下發工資,加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搗亂,國內則是農民起義,天災不斷,能夠維持北京皇宮都不錯了,顧不上照顧南京皇宮了!
甲申之亂,明思宗朱由檢於北京殉國後,在南京的大明王族與文武百官被權臣顏常武用槍口指著,公推朱由檢的叔伯兄弟,金華王朱由產
於五月初三,監國在南京。
之後,諸臣工上表勸進,三辭方受之,朱由產於五月十五日祭過天地和孝陵後,於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即皇帝位,定都南京,改次年為永明元年,意思是大明繼續,依舊是朱家的天下,史稱「新明」。
可是此時的南京皇宮變成了什麼?
宮內大多殿宇已經坍毀無存,南京太廟也早已被焚毀。
此時陳子龍已入東南,隨顏常武晉京,唯見道出皇宮,荊榛滿目,昔者鳳闕之巍峨,今則頹垣殘壁矣!
竟有一種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入夢中的感覺!
窘迫、寒酸,哪象什麼上國!
陳子龍這個前明進士只覺得心碎!
朱由產登位後,進行了一些修復工作,興建奉天門、慈禧殿等建築。
可是對於偌大的皇宮是杯水車薪,修繕工作是停停建建,陳子龍來過數次,看到的皇宮是灰撲撲的地方,一副頹廢的樣子。
那時候的朝廷又要打仗,還要建設,沒錢咧。
現在就不同了!
宮殿群皆完成了修繕,宮樓重新刷過,裝飾都換過,把瓦頂換新的,一片片金色的琉璃瓦與貼著的金箔在陽光下閃耀,重新燒過了地面金磚,把破舊的地磚換掉,地面多長出來的植物自然全都消滅掉,清洗乾淨。
用上八年的時間,把紫禁城所有的房間都修過一次,皇宮獲得了新生。
給陳子龍的感覺是容光煥發,高敞壯麗,金碧輝煌,雕樑畫棟的華麗,龍飛鳳舞的美妙,無復頹廢。
皇宮那麼大,動用了大量的磚、琉璃瓦、木材、石材與金箔等建築材料與人工,每一樣都需要銀元,海量的銀元!
新明有錢了!
在新明,是一個女人執政,即公主朱真真,用社會上人們的話來說屬於「外姓人」,再有一個少年理政,即顏常武與朱真真的兒子,從母姓叫做朱和坪,實際上不是朱皇帝家中正統。
他們管理的難度可想而知,遇到的壓力是多麼的大。
但是他們咬著牙堅持了一點,無論別人說什麼都不動搖,那就是大力發展經濟,狠狠地收稅,與南華帝國如出一轍!
給民眾發財的機會,但想不交稅的話,抗稅不繳納,就是對抗王法,去路任爾選:往北發配到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向南則送到東南亞去修理地球,遇赦不得還!
經濟發展起來,稅收就上去了,錢越來越多,新明稅收那叫一個痛快!
哪象前明皇帝們捉襟見肘的財政狀況,一些大明的忠臣,看到新明稅收報表,是國家稅收超過了一億銀元,對以前的同行們恨得咬牙切齒,私底下都說東南王不是賊,大賊是東林黨!
一億銀元相當於七千萬兩白銀,這是什麼概念?
萬曆早期的一些數據在整個明代比較有代表性:「商業稅收入包括鹽稅250萬兩,茶稅10餘萬兩、市舶稅4萬兩、通過稅60萬兩、營業稅20萬兩,總額不過340萬兩」,這些收入後來一度有所增加,但基本上沒有太大區別。
商業稅是主要的流動資金,商稅越多,朝廷手裡能動用的資金越多。
新明七千萬兩銀子稅收主要來自工商礦稅,也就是現金多。
現金為王!
如果前明有這麼多錢,早用銀子砸死什麼李闖、八大王還有老野豬皮和少野豬皮,很可能是八大王被銀元收買,捅了李闖,多爾滾去幹掉了黃台吉,然後把黃台吉的老婆獻給大明皇帝!
新明有這麼多錢,弄點錢修個皇宮算個啥,小意思,毛毛雨,這讓回來的陳子龍真是百感交集。
他在館舍里對唐元楫道:「前朝滅亡的直接原因是財政危機!」
回到南京後,唐元楫也了解到很多情況,深有感觸地點頭。
陳子龍惋惜地道:「前朝的稅收幾乎在二百五十多年的時間裡沒有增加,不僅沒有增加,實際上是不斷減少,農業稅減少,商業稅減少的更多。」
「是啊,國家財政困難,導致發生饑荒,沒有錢去賑濟;發生戰爭,沒有錢支付軍餉。沒有錢賑濟災民,饑民作亂;沒有錢發軍餉,致飢兵作亂。飢兵與飢兵結合導致大規模的國內叛亂。朝廷軍隊缺乏戰鬥力,導致國家既無法消除外部侵略,也無法肅清內部叛亂。財政危機導致軍事危機,軍事危機導致更大的財政危機,如此惡性循環,前朝最終走向滅亡。」唐元楫沉重地歸納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