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綱親審阿部賢六,顏常武則心不在焉拿著「和泉守兼定」名劍把玩。
劍還有些鋒利,但與東南國日新月異冶煉技術得出來的劍互斫的話,包保斷的是那把所謂的「和泉守兼定」名劍!
倭國小家子氣,一把垃圾劍也當寶,顏常武深為BS之。
聽阿部賢六是有問必答,想來是他知道到了這個地步,那是必死無疑,不如求個痛快!
顏常武覺得有點稀奇,阿部賢六這小子,當初苦求他出兵倭國,待到功成後,他竟然想刺殺自己?
主要原因竟然是想讓中華內亂,將來倭國有機會一登大明,哪怕現在不行,以後總有機會,這種想法貌似很脫線也,一般人難以理解!
人才啊!
顏常武卻很清楚如果沒他神降,保不準真會給倭國登陸成功,給中華帶來彌天大劫。
現在嘛,我有中華大勢在手,什麼魑魅魍魎都不足為患!
想到這裡,恰好德川家綱詢問他道:「叔父,此事該當如何處置?」
顏常武輕描淡寫地道:「此事並不值得什麼深入追究,想我們完蛋的人多了是,遇到就殺,遇不到就算數,哪能想得這麼多!」
正合德川家綱的心意,如今他班師還朝,準備獎懲大事,不想節外生枝,顏常武不做追究,再好不過。
於是他吩咐將兩個罪犯還押監牢,等待判決。
……
且說阿部賢六之父阿部忠秋是幕府高級文官,為幕府鞍前馬後地奔走,立下了不少功勞,這次大勝,他非常開心,沒想到一個晴天霹靂下來,他的兒子阿部賢六居然謀逆,欲行刺東南王!
一時間阿部忠秋眼前一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來通知他的酒井忠勝,阿部賢六也是他看著大的,知書識禮,風度翩翩,很不錯的一個孩子,這次他敢於向明國請援,坐快船回來報信,都表明他是幕府的忠實臣子,豈料竟敢做出這樣的事情!
阿部忠秋嘶啞著嗓子道:「臣有罪,願以臣本身一切贖罪,請……」
酒井忠勝搖頭道:「你不必多說,他這是行刺東南王,將軍必要給東南王殿下一個交代,判處阿部賢六斬立決,現在將軍在接見臣民,你暫不用向他請罪,先去見你兒子最後一面吧!」
這是給他的一個恩典,否則立即推出斬首即可,阿部忠秋一個大鞠躬道:「罪臣謝將軍厚恩,謝東南王厚恩,謝謝酒井君!」
他給兒子準備了一份豐厚的飯菜去給兒子送行,去到牢房裡,阿部賢六並沒受苦,泰然自若地坐在牢中。
「兒子,你為何!」阿部忠秋老淚縱橫!
如果阿部賢六沒做這樣的大事,以他的功勞,在倭國青雲直上不在話下,阿部忠秋將會後繼有人。
「有的事情,總有人去做的!」阿部賢六從容地道。
旁邊有人監視,阿部忠秋不能多說什麼,唯有取出飯菜,讓兒子吃過他人生的最後一餐,再與他依依惜別。
阿部賢六叩地跪拜父親,感謝父母養育之恩,不能再膝下盡孝矣!
時間並不長,送別父親,阿部賢六倍感傷感,但他不後悔!
別人都說他瘋了,但他說自己是個明白人,是倭人中睜眼看世界的不多的明白人!
倭國地小人多,一場大的災難就能夠讓整個國家的民眾陷入饑饉中。
阿部賢六不愁吃不愁穿,但他卻知道倭民們終日操勞,許多人一天只能吃一頓飯,甚至要餓肚子!
想想連倭皇晚餐只有一條小魚,還得留下骨頭去煲湯,倭皇尚且如此,其他人好得到哪去。
中華地大物博,本來大明已經夠讓人羨慕了,而東南國更讓人眼紅,尤其是東南國之土澳,地大物博人少,簡直是人間天堂。
如果倭國能夠得到土澳土地,那該多好啊!
倭國不是不努力過,可惜唐朝時的白江口海戰和豐臣秀吉,連中國土地邊邊都沒摸到,就被打了回倭島。
對比倭國與中華,阿部賢六深深地為自己苦難的祖國而痛心疾首。
古代聖人說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阿部賢六讀得書多、見識多,就目前形勢他認為,倭國的土地已經沒有什麼前途,未來只能在大明!
但要登上大明,不容易……且不說東南國的大艦隊,單論大明的軍力雄厚,滅掉韃靼人,還敢出擊漠南,兵鋒之盛,如同朱重八與朱老四,這兩位皇帝正是吊打外族的雄主,今天的大明東南王與他們比起來,絲毫沒有遜色多少。
他下達敕令曰:「大明北方,皆為明土,直到北冰洋!」
這條敕令一下達,可憐倭人佔據庫頁島的土地皆為非法,不得不撤退,回歸倭國,多年經營一場空。
本來,倭國北海道挨近大明的庫頁島,只隔一個宗谷海峽,倭人上島經營還是很方便。那裡的地方並不好,冬天嚴寒漫長,夏季短暫,不算是大明地區,然而,即便是這樣的土地,東南王的部屬硬生生說這是大明的土地,非常離譜的是威脅倭人的卻是東南國的艦隊!
由於倭國的鎖國政策,幕府沒有支持在庫頁島上倭民的聲索,強逼他們退回北海道,大明在庫頁島上勒石記錄,他們稱之為「種島」,就是在島上種下國碑,顯示所有權。
如果給大明東南王雄霸中華再來多三十年的統治,人心向背,阿部賢六認為,大明東南王是一代雄主,有他在,有他打下的基礎,倭國佔據大明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小。
阿部賢六曾到達東南國遊學,據他所知,東南國國人來自大明各地,五湖四海,起初都說自己是什麼我是閩省人、粵人、山東人、河北人……幾年下來,都說自己是東南國人,或者是中國人、中華人、大明東南國人等等,國家的觀念就此形成,不因自己身處什麼海島而改變!
阿部賢六正在思忖著,一群人魚貫而入,進入了他的牢房,當中一人,捧著一個托盤,上面有條繩索。
為首官員宣讀了幕府大將軍的諭令,由於阿部賢六謀刺大明東南王,犯了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大將軍念其以往有功,改為絞立決!
四人一擁而上,請阿部賢六上路!
即便是人生的最後一刻,阿部賢六沒失體面,從容赴死!
……
監刑的人當中有幾個明軍軍官,當中一位叫安清之,正是與阿部賢六一道坐船去江戶報信的人,他回去後,見著楊天生,彙報了行刑經過,阿部賢六已被處死,同時阿部忠秋被一罷到底,幕府保留了他的石高,但讓他告老還鄉,不再任用。
「此事到此為止!」楊天生說道。
安清之進言道:「大人,倭人當中存在對我大明覬覦之輩,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