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日落長河 第1311章 穿戲袍上台演戲

今天不是大朝,眾臣各歸官衙理事,但作為大明帝國最重要的五位內閣大臣,首輔馬士英、次輔楊天生、閣臣楊鋮新、堵胤錫、阮大鋮會同一起進皇宮,共商大事。

皇宮規矩大,哪怕是重臣也得循規蹈矩的,馬士英打頭,後面四位閣老一個接一個跟隨,他們寶相莊嚴,一絲不苟……大佬們出行很嚴謹,哪怕身邊沒有隨從開道,也是威儀深重,沿途衛兵致敬,宮人避讓!

不過這樣的氣氛很快地被打破了,只聽見後面一陣馬蹄聲傳來,迅速接近。

這宮裡敢騎馬的只有一個主兒,閣老停住了腳步,往後望去。

正是東南王顏常武,他騎著一匹神駿至極的白龍馬,沒穿著大明王爺的冠服,依舊一身東南國藍色軍裝,頭戴大蓋帽,身上筆挺的軍裝英姿颯爽,陽光下的勳章與勛表交相輝映,光環籠罩,神武威態,有如神祇!

五位閣老面子很大,東南王臉上先是浮起一些笑意,駛到他們身邊時駐馬停下來與他們打聲招呼,然後再次加速前進離開,他的後面跟隨了一個班的護衛,個個都是棒小夥子,他們背著朴刀、雙筒噴子和火銃,還有二個背了盾牌,行動矯健。

東南王一行行動迅速離開後,堵胤錫是個有脾氣的人,他出聲道:「王爺先前笑了一下,大家說他在笑什麼?」

馬士英是首輔,最大的大佬,當然不會輕易出聲。

阮大鋮雖說是天下排名第五的文官——對於大明那些頭戴烏紗帽眼高過頂官僚來說,東南國雖然地方比他們大得多,實力更雄厚,但不夠他們老資格,大明才是天下,所以阮大鋮地位頗高,不過他最為景仰東南王,豈敢亂說話。

閣臣楊鋮新與東南王是海澄同鄉,不想說話。

唯有次輔楊天生撲哧一聲笑道:「他還是看我們穿著戲袍準備上台演戲罷了!」

別人不敢這麼說話,楊天生是天底下第二個敢說話的東南王的長輩了,頭一位是東南國內閣總理大臣陳衷紀,相當於託孤大臣、諸葛亮的角色;另一位就是楊天生,正是顏常武的恩主,就是他一手扶持了東南王的上位,同時還是東南王的泰山大人。

有時楊天生自己都為自己而慶幸,當初他幫助老友之子,年僅十五歲的束髮少年出任台灣大龍頭之職,沒想到回報竟然是如此豐厚,瞧瞧,現在他是大明次輔,可他的出身是個海賊!

大明官場的尊卑等級分明,最講出身,不是進士出身入不了翰林院,做不得學士,不是學士進不了內閣。

而且海賊——嘿嘿,要是前明官場來說,簡直不是人!

可是楊天生卻堂堂正正站在了這裡,站在了大明的政治心臟,他自己都非常感慨,有時覺得自己有種發著夢的感覺。

不過他對於穿的官袍子很不感冒,更喜歡東南國那種中山裝——天知道為什麼顏常武給這種衣服叫做中山裝,簡單利落,動作迅速,有利於殺人。

東南國的男官員是簡約式的中山裝加板寸頭,而大明官員則是梳著發髺穿著顏常武所嘲笑的戲袍子官服。

馬士英緩緩道:「官袍子,此乃本朝制式,王爺並不改之,有它的合理性!」

「馬相高見!」楊天生笑嘻嘻地道,大家都知道這位爺並不當一回事,哪怕貴為次輔,閑時儘是短打,不脫海賊本色。

楊鋮新和稀泥道:「祖宗所置衣冠不可輕棄,東南國服式乃環境使然。」

東南國地處炎熱地區,要是穿起了官袍子人都熱死了,出汗多,人要是梳發髺盡濕,不得不承認東南國的制服更有利於工作。

東南王在新明的改革,頭痛的事務多多,不會閑著沒事做進行官服和發髺的改革,難不成來「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中國行中庸文化,顏常武根本不用多做什麼,結果大明越來越多的仿效他來板寸頭和穿中山裝,尤其是年輕人,東南國女式裙子亦在大明流行,有的裙子還頗短……

五位閣老一步一搖地先是進過了午門,有五座石橋在前,稱「內五龍橋」,橋下為內御河。過了橋就是奉天門,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奉天、華蓋和謹身三大殿。三大殿的東側有文華殿和文樓,西邊有武英殿和武樓,統稱為「前朝」五殿。

北京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就是模仿奉天、華蓋、謹身三殿建造的。

奉天殿,則是人們常說的金鑾殿,是朱元璋舉行重大典禮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賀的地方。

新明皇帝朱由產亦曾在奉天殿擺過他的道場,但近年來,他越來越少在南京紫禁城出現,多在外地巡狩,眼不見為凈——倒不是對他女兒監國公主朱真真,而是不想見呆在南京的那些朱家王爺,一天到晚就來說三道四的,只有春節、清明等傳統節日時才回南京。

監國公主朱真真在文華殿召見群臣,這文華殿乃皇家藏書場所,深宮歲月寂寞,朱真真性喜讀書,常在文華殿出入,據此殿以理朝政,她從不在奉天殿發號施令,只有父皇回來時才進此殿。

她坐正位,旁邊位置是顏常武,五閣老進內,向他們行大禮,哪怕他們位極人臣,皇家依舊至高無上。

君臣們很快進入了角色,處理起朝政來。

今天的議題很重要:對調!

大明諸總督、巡撫、布政使司、野戰軍長官等高級官員對調!

大明現有兩廣總督、雲貴總督、薊遼總督、宣大總督和三邊總督共五個總督及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陝西、貴州八巡撫及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江西、湖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十三個布政使司,加上駐紮各地的十個野戰軍的軍長,這些人,就構成了大明軍政中堅!

總督與巡撫同屬朝廷外派地方官員,均有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同時管官的權力,非同小可。

而布政使司為省。俗稱為藩司,代稱為薇垣,布政使則俗稱為方伯,為地方官第一要員,主地方政務。

大明新編了十個軍,主要使用火槍火炮,可以說軍長掌握了強大軍力。

這些人平時地方任上權勢赫赫,朝廷都不敢輕視他們。

如今,東南王一回來,即時將他們全部對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