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日落長河 第1101章 發動機大撤退(下)

不需要大篇的理論,不用去下了臉皮去乞求,公平交換,就有收穫。

表面上看來,東南國為此付出的代價不少,但實際上徹底地消除了土耳其人在非洲的影響力。

要知道,土耳其人攻略非洲,離不開埃及尤其是開羅的支持,一旦開羅民心變了,土耳其想要恢複在非洲的統治將成為鏡花水月。

把開羅民眾押上了華人的戰車,他們也下不來了!

接下來就是瘋狂的工作,市政委員會的官員們出動,驗證之前登記好的土地樓房資產,重新登記造冊,請屋主簽名畫押,然後製作證書。

民眾們將他們的財產打包,官員們則將他們編組,普通民眾每一百戶設置一個組頭,由市政委員會派出人手,管理相關遷移的事務,他要負責民眾的吃喝撒拉,簽訂了責任書,把越多的人帶到馬薩瓦,就有獎勵,否則就得懲罰!

給出的獎懲有明細規定,比如每一戶按一個銀元的人頭費來算,一百戶就是一百銀元,這價碼真的不低,而且還有獎勵,要是一百戶民眾都順利到達,則有五十銀元的提成!

反之,則進行相應的扣除,死亡一戶人口的數目就倒十個銀元,死得太多的人則扣錢越多,如此確保組頭們認真工作,不得懈怠。

對於富人們,市政委員會貼心地給出了「VIP」待遇,他們可以專車、專船,待遇舒服,當然要給點小錢錢。

別人帶走的東西是有重量控制的——民眾手裡有用的東西,比方說糧食、牲畜,東南軍全部按市價買下來,如此民眾可以輕裝上陣。

富人們則能夠帶走更多的東西,民眾許多人擠在一節車廂里,就象擠在罐頭裡的肉一般,富人們的車廂則寬大更舒服,出發時間都是白天,隨到隨走,到達蘇伊士城,食用更好,坐的船的艙位離甲板最近的,有超級VIP的更是甲板上的艙位。

當時的人分等,大家也很理解,也沒多少怨言。

出發的時候,在標有「開羅」字樣的車站上,每人手持一張硬卡片,上面有登記信息,表明他們的身份,另一份則是市政委員會存檔拿走。

每人檢票後,每戶都發了一個挎包和按人發一個水壺,包包表面印有東南國的印記,包里則裝有幾包壓縮餅乾,牛肉乾,紙張、手巾、小包茶磚、鹽、白糖和糖果,有份量,尤其是餅乾很重,水壺則是給大家裝水喝,臨行前打滿了水,組頭告誡大家在沒到供水點之前,要控制喝水量。

幾萬戶人就是幾萬份,家裡多人口的給多一些,不要小看這些東西,在當時表現出一個國家的生產力,僅這十二萬個水壺,當地駐軍說送就送了,讓人震驚於華人的經濟實力!

如此就等於送了大家一個水壺,有許多人家都不一定有這金屬玩意兒,多是皮袋裝水,但皮袋的水會在高溫下變質,

鹽、糖果與茶葉,都不是便宜貨,沒有普及,哪怕是茶磚,在中國之外也不多見,東南國產的鹽與白糖細白,是世界上最好的品質!

跳跳鹿糖果是中國人的名產,用來討孩子們喜歡,華人不相信這些在中國糖果中長大的外國孩子們,還收不了他們的心嗎?

民眾依次登車,就是那種馬拉的敞篷車廂,乃輕便鐵路,華人動用幾萬人,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雙軌鐵路,一去一回。

車軌寬為0.7米,由馬匹拉動,車體為木製,每節就是木板釘合在一起,前後安裝四隻鑄鐵車輪,無車廂,均敞篷,以便節省重量。

每節車體可載重8噸左右,4節為一車,載重30噸,由12匹馬牽引,又或者是2節為一節,由12頭驢牽引。

其人貨兩運,人可擠坐在一起,一車車體運上60人沒問題,擠起來時80人也行。

從蘇伊士城到開羅新城有130公里,20里地即10公里設一站,馬驢行一站後即更換,換另外的馬驢來拉,給它們休息,並喂以豆餅、花生餅好料,待它們休息一段時間後,再來接下來的行程,來回地周轉。

「駕」車夫一聲吆喝,馬匹奔騰,驢只奮蹄,載著車廂跑起來。

許多民眾還是頭一回坐上這種車廂,覺得很新奇,不由地東張西望。

他們喝著茶水,無論是大人與小孩子嚼著香噴噴的糖果,興高采烈一般,彷彿過節一般,都不象是背井離鄉!

馬匹和毛驢向前,不斷更換,車速很快

到達蘇伊士城,也不進城,碼邊頭上有大量的船隻,認準了,大家紛紛上船,堪稱是屁股一抬,舒舒服服!

船隻不能說非常舒服,但起碼每個人都有個鋪位,能夠安頓下來。

碼頭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從蘇伊士城到馬薩瓦的海途非常繁忙,海船川流不息,華人船員幹活積極,對於船客們關心備至。

一問,原來東南軍軍方與船方簽訂合同,給予合理的報酬,並且有點獎勵,即中途「漂沒」的民眾越少,給予的獎勵也就越多。

船上的開羅民眾有非一樣的感受,以前受土耳其人管轄時,哪怕是同教的兄弟,也感覺到土耳其人的頤氣使指,普遍囂張。

現在華人明顯把開羅民眾當人來看待,上上下下對於他們的安危非常關心。

事實上,開羅民眾在中途時不用發愁伙食,他們吃的大餅加上茶水是少不了他們嘀!

當然沒有比薩餅這麼好吃,東南國大力發展的農業生產力,生產出來的糧食供應十萬人不在話下,關鍵是有海運!

你要是從陸路運送十萬人的糧食,運送千里的話,絕對是成本高昂,需要十幾萬民工來做運輸工作。

但海運的成本就少了許多,幾千船員就搞定了,也要看是哪一個國家,東南國以海立國,有大量的海船與船員,運輸能力是杠杠的。

中途除了伙食,還有醫生和護士,有病治病,無病則著重宣傳衛生清潔,有力地保障了民眾的健康。

加上組頭的幫助,中途死掉的開羅民眾少之又少。

以當時的條件,堪稱是奇蹟!

換作是任何一方勢力來進行十萬人口級別的大遷移,只怕中途死掉十之二三不出奇,甚至一半都有可能。

開羅民眾到達了馬薩瓦,這裡原來是奧斯曼帝國的屬地,歸由下屬的埃及總督管轄,華人將其奪取後,根據與白皮的約定,華人力量不得在非洲經營。

但馬薩瓦地處紅海邊,實在重要,華人捨不得放棄,與白皮扯皮,遂將開羅民眾遷移至此,用來搪塞白皮。

看哪,馬薩瓦不是我們華人的地盤哦,這裡是開羅人在經營。

更妙的是,這裡原是奧斯曼帝國埃及總督管轄的地盤,開羅人到此是沒有問題的!

此處比較落後,一片荒山野嶺的,幾乎什麼都沒有。

有一萬華工先行到達,在此忙碌開來,他們修建簡易房子,可以用來安頓民眾,他們開墾農田與水渠,做先行的工作,以飛快的速度,那裡有房子、水井、水渠、衛生設施與田地,已經形成了一個可供十二萬人居住的大型聚居點!

「各位!」原開羅市長,現任馬薩瓦地區行政長官的阿卜杜拉·費薩爾對開羅民眾道:「華人為我們做了許多,但別指望麵包不用耕種就能夠從地里長出來的,想要過好生活,需要我們的努力!」

「明白!」民眾異口同聲地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