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文大潮起 第0526章 流金時代(下)

淘金狂潮不乏有種種幸運的和有趣的事兒。

1639年的某日,一個16歲的小夥子來到一個小礦地上,他腳疼、疲睏、飢腸轆轆、身無分文,先前他挖礦很不走運,什麼都沒有找到。

他坐在河堤上,看著河谷里有30來個身板粗壯、興高采烈的漢子在干著活兒,小夥子不聲中響地看了一陣子,面部表情顯示出他的辛酸遭遇。

終於,一個健壯的採礦人對大伙兒說話了,他說:「夥計們,要是大伙兒也都樂意的話,我願意給這小夥子干一小時的活!」

「好咧!」大家應允道。

一個小時過去了,價值一百個銀元的砂金放在了一個鹿皮袋裡,交給了那個小夥子,有人給他開出了一張購買工具和必需品的單子。

他們說:「你去吧,買上這些東西,再回來,我們會給你立下樁子,標出一塊好地塊,過後,就看你自己的了!」

小夥子去買了東西回來,人們分給他一個地塊,可能大伙兒幫忙他,衝掉了他的衰運,他幸運地發財了。

後來這個叫做王澤山的小夥子成為著名的企業家和慈善家,他把大伙兒送給他的鹿皮袋一直保留著,當成了傳家寶,家訓就是「樂於助人」!

……

由於入門門檻低,本來應該經歷長時間才積蓄到財富的年輕小夥子們往往很快就發家了。

有一次,一個留著長發,穿著明式衣衫,看似涉事未深的年輕小夥子背著一副明朝書生趕考的行李架,步履艱難,走進了營地。

他把垂到眼睛上的幾縷濕漉漉的頭髮掠開後,第一件向人們打探的事是:「鄉親們好,這裡是採金營地嗎?」

坐在入口處的一個採礦人回答說:「當然是啊,你坐哪來的?」

小夥子挺挺寬厚的胸膛道:「啊,我是泉州人,真的,來挖金子,我跟我娘說了,我挖金子一定要挖到成為財主,媽祖在上,保佑我!然後,我把金子帶回去給她,好讓她給我討媳婦,哪位鄉親和我說說,大伙兒在哪兒挖金子?」

當中有個漳州人想捉弄這個小夥子——漳泉人之間素來不和,說道:「跟我來,我找點東西給你!」

他尋到一個被人遺棄的破舊的淘金搖洗槽,一個漏水的提桶,告訴他,「去營地後面,沿陡坡往上走,約100米,從某一棵大松樹下開始,立下界樁,標出自己的屬地,然後到營地登記處里給上一個銀元登記,這塊地就是你的了!」

那些老挖金人都知道這個漳州兄弟想從小夥子那裡尋開心,都含笑地看著,有的人還指點年輕小夥子去依漳州人的話行事,到達地頭,標出了界樁並進行登記。

第二天大清早,營地上的人還沒起來,這個年輕的泉州人就出來了,他在老松樹旁邊興緻勃勃地挖掘、刮土。他把砂土一桶又一桶地抻到溪邊的搖洗槽旁邊,用漏水的提桶把水倒進搖洗槽,每桶水約漏掉了一半。

整個上午他都忙得不亦樂乎,他搖動搖籃、倒水、揀石塊、提砂土、搖洗、揀出大石頭。

其他人看著他忙乎,都在暗暗發笑小夥子是緣木求魚,浪費精力——溪水把金礫帶來,山坡上是沒有金子的。

孰料,經過了幾小時累死人的勞動後,把搖洗槽里的東西撥弄成了沉在槽底的一層細泥,他在槽邊蹲下來,仔細觀察這層細泥,他大叫一聲,跳起身來:「媽祖在上!」他叫道:「我採到啦,我採到金子啦!」

沿著溪邊排開幹活的採礦人聽見後不能相信,他們向著小夥子的搖洗槽靠攏想看個究竟。

千真萬確,槽里有許多粗細金粒,毫無疑問,這個年輕的泉州人發橫財了!

大家興奮不已,有多疑的傢伙想,難不成是那個漳州兄弟與泉州小夥子開玩笑,把金粒「種」在松樹下?

「種」金子,指有意放一些金粒在沒有金子出產的地方用來騙人。

湊巧,那個漳州人不在,於是大伙兒就讓小夥子從自己的礦地上不同地方采來泥土,每桶無不淘出一至五個西班牙銀元的金子!

當晚,小夥子就依大家所教睡在了他的採金地上!

他每天都有收穫,大概幾十個銀元,到得第五天時,他把他的礦地以二千銀元亦即差不多一千二百兩銀子的價格賣給了那個漳州人,感謝他的指點!

整個山坡頓時遍立界樁,瓜分無餘。

以前沒有人想到要離開溪邊老遠,到山坡上找金子。

小夥子就發財了,立即坐船返鄉,過得幾個月,他又來了,這回帶上了他漂亮的新婚妻子!

他又找了一塊地,這次發財發得中規中矩,不算暴發戶。

不過,他那聰明的妻子,就養起雞來,為採礦人提供伙食。

雞是野外散養的,小夥子的妻子,從不賣活雞給人,都是她不辭辛苦地殺雞。

最終還是給人們發現她發財的途徑——雞是小粒金子的孜孜不倦的收集者,女人殺雞時,總要搜索雞胗,這樣,她賺到的金粒,給她老公還要多!

……

生活中難免意外,一個淘金人因為發財發得高興,狂喝朗姆酒,夜來去淘金,結果淹死在小河裡。

由於他的登記資料不齊,找不到家人,於是其他淘金人湊錢先把他給葬了。

客死他鄉,大伙兒對他表示哀悼,出席他的葬禮。

其中有一個叫做廖祥和的老礦工,抓起一把由新墳坑裡拋上來的泥土,只是由於習慣成自然,他仔細地看這把泥土,他猛然地站起來,動手樹立界樁圍出屬地!

而臨時客串媽祖神官的人是廖祥和的老夥計,看到這一情景,就這樣地結束了祈禱:「老廖,給我立樁標出一塊土地,看在媽祖份兒上我要一塊土地——媽祖在上!」

……

淘金潮中發財的人實在多,甚至包括了紅毛番也分一杯羹。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