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國學傳承正宗的初次碰撞!文倉健的深厚底蘊……

這種場合,除了林溪湛和李希言,陶知善三人之外,其他人都沒有說話的資格。

就連薛振國和趙樹仁兩人,都沒有說話的資格。

此刻,文倉健乃是島國三大文宗之一,代表的島國的華夏國學最高水準。

王謙乃是華夏新晉國學大師,代表的是新生代華夏國學集大成者。

不管諸多京圈和其他的國學大師們對王謙承不承認,王謙諸多作品和書法水準都擺在那裡的,再加上官方都已經認可,所以王謙已經代表華夏國學新生代的代表,沒有之一。

所以,和兩人不同層次的人,此刻都沒有資格說話。

但是。

在場的幾人都知道,文倉健已經算是比較溫和了,沒有上來就刻意地針對王謙找茬。

而另一位來京城的島國三大文宗之一的明澤疾步,可能就沒有文倉健這麼溫和了。

薛振國想到明澤疾步以及那位棒國的唯一華夏國學大師李宰志,就輕輕皺眉,希望這兩個來者不善的人,不要在王謙前往京大講課的時候發難,那樣就會給京大的講課增加不確定性,如果一個不好,王謙翻車了,那麼可能就連累京大,影響京大在亞洲國學領域的地位。

華夏國學領域的競爭也是極其激烈的。

國內幾所頂尖名校之間的競爭就不說了,京大,水木,西北大學,雙星,浙大,川大,同濟,廈大,南開等等,在國學領域都有很深的底蘊,競爭激烈。

可同時,港島大學中文系在整個亞洲都名聲在外,還有南洋的新島大學等等,同樣在國學領域有很強的競爭力,港島大學和新島大學一度被評為中文系第一,還超過京大和雙星……

除了這些華人聚集地之外,就是和棒國兩個國度同樣在深耕華夏國學傳承,想要自成體系,彌補自身的出身,擺脫華夏國學支流的身份,想一躍成為華夏文化正統傳承,想和此刻的華夏在文化傳承方面平起平坐,想從父子關係變成兄弟關係,如果真的成了,那麼以後可能就想從兄弟變成父子了,不過那時候可能就是他們想做父了!

所以,僅僅是亞洲反問內,文化領域的爭端和戰爭,就一直都不曾停息過。

薛振國身為京大中文系的領導之一,對此有更深刻的體會和理解。

這次,邀請王謙來京城,是王謙自己在國學和文學領域證道的機會,可同時也是京大,水木等華夏名校在國學文化傳承方面,讓華夏再次奠定宗主國地位的機會。

此刻,文倉健算是代表島國,先行出擊,和王謙切磋一下。

看似平和,但是在場的每個人都知道這其中的重大意義。

林溪湛眼神之中閃爍著光暈,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也有代表意義,他代表的是港島大學在國學文化領域的立場,所以他這次來京城也被諸多京圈名校和國學大佬們針對了,沒人來看他一眼。

如果他是正常來交流的,可能早就有名校代表和其他國學大佬邀請或者拜訪了。

秦雪榮鋪好筆墨紙硯之後就後退一步,安靜地站在旁邊,身邊站著李心靜,顏子欣,姜煜,何朝惠幾人。

中森美雪則是輕輕上前站在桌子跟前,代替了剛才秦雪榮的位置,給老師文倉健磨墨。

文倉健站在桌子面前,輕聲說道:「這是我幾年前去富士山看雪的時候,所積累的靈感,我一直積累而不發,今日時機剛好。王教授,請賜教……」

王謙微微一笑,在旁邊沒有說話,知道文倉健現在在積累靈感和思緒,所以不說話去打擾對方,讓其達到巔峰狀態,然後再進行現場創作。

以文倉健現在的年紀,可能這是他這輩子最後的巔峰餘暉,也可能會是其這輩子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學作品。

所以,在場的幾人都凝神看著文倉健。

文倉健的身形變得更為挺拔,整個人身上都凝聚出一股氣勢,彷彿矗立無數年的巍峨高山一般,右手緩緩拿起毛筆,似乎手中毛筆有千斤重一樣,拿起毛筆就在紙上迅速落下,卻是沒有寫字,而是開始潑墨作畫。

一片片墨汁揮灑在白紙上,一下子看不出什麼,彷彿小孩子的塗鴉一般。

但是,現場沒人會這麼認為。

尤其是林溪湛,李希言,薛振國,趙樹仁幾人,他們都是國學領域的大拿,都知道文倉健最拿手的是什麼,除了書法之外,文倉健最擅長的就是水墨畫,乃是現在島國水墨畫第一人,其水墨畫作品在島國上層價格高達五十萬美元以上。

而現在文倉健年紀更大了,其作品在收藏市場上價格再次上漲,已經逼近百萬美元的門檻。

可惜的是,水墨畫這種作品,在歐美幾乎沒有什麼市場,只在亞洲有市場,但是文倉健島國人的身份,其作品在華夏和棒國以及南洋也沒什麼市場,只是在島國內比較受追捧。

不過。

在場的幾個了解文倉健的人都知道,其水墨畫大師的身份是做不得假的。

王謙都看的心中微微佩服。

只見文倉健的動作大開大合,迅猛無比,每一筆,每一片墨水都是匠心之作,都飽含深意,沒一會兒,就一幅高山雪景圖的輪廓緩緩出現。

王謙知道,這正是文倉健所說的富士山。

不論是筆法,還是意境,都無可挑剔。

是近現代少有的佳作。

即便是和幾十年前的國畫大師相比,也差的不多了。

如果文倉健能更進一步,就能達到那幾位留下幾幅價值上億的傳世之作的國畫大師相比了,那他就會成為當代國畫第一人。

但是,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這看似差一步,可這一步卻是天壤之別,想跨過去的難度非常大,古往今來卡在這一步的丹青大師數不勝數。

留下傳世之作的國畫大師,歷史上只有一手之數,但是僅次於他們的丹青高手,數以百計,可見兩者之間的差距。

但是,在當代,能達到文倉健小現在水準的丹青高手,也少之又少,整個亞洲最多只有一手之數。

以林溪湛南方泰斗的身份和眼光,看著都是微微點頭,眼神之中有一絲佩服,對文倉健的國畫水準表示認可。

李希言和陶知善,薛振國,趙樹仁幾人都全神貫注地看著,生怕錯過什麼精彩。

他們知道,他們此刻可能是歷史的見證者。

今天這一場王謙和文倉健的交鋒,以後可能會名垂青史,傳為一段佳話,而現在的他們幾位見證者,同樣會被後人銘記和傳頌。

莎莎,梭梭……

呼呼……

現場安靜無比,只有文倉健揮毫和呼吸聲,他的面色微微發紅,眼中的精光前所未有的凝聚,彷彿正在綻放整個生命的精華。

其他人都沒有發出聲音,包括王謙!

都只是安靜地當好觀眾,仔細地看著。

這一看。

就是半個多小時。

紙張上的作畫,已經接近尾聲。

文倉健顯然沒有說謊,的確在心中醞釀了很久,每一筆,每一個步驟,可能都在心中模擬了無數次,所以此刻落筆如有神助,沒有一筆多餘,沒有一筆出錯。

一幅畫富士山雪景圖,逐漸出爐。

呼……

文倉健鬆了口氣,身上的氣息衰弱了大半,但是依舊凝神靜氣,神情緊繃,沒有放鬆下來,毛筆迅速在旁邊筆走龍蛇,卻是寫下了一行行文字,乃是一首詩。

一首五言絕句,對富士山雪景的讚美!

詩的水準不算上佳,但是也是當代難得的好作品,尤其是在這幅畫上,相得益彰,給這幅畫添色不少。

最後,文倉健在最下面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文倉健,三個字,又和上面寫五言絕句的大師級行書字體不同,有一點歪歪斜斜,看起來好像剛學書法的新手所寫。

但是,這三個字卻是讓在場的幾位國學大師都眼睛一亮,暗暗讚歎。

這是返璞歸真的境界。

每個書法大師,練習書法的時間都是數十年的時間,早就形成了固有的習慣和意境,也早就擺脫了初學者的習慣。

所以,讓一位書法大師寫出一位初學者的字體,是非常難的,強行臨摹是可以的,卻沒有那種初學者的稚氣。

而現在文倉健的這三個字,是真正的和初學者所寫的字體一樣,含有初學者的稚氣和懵懂。

這是極其難得的,當代能寫出這樣意境書法達到返璞歸真的書法大師,可能只有兩三個,如果能在進一步,就是真正的能和歷史上那些書法大師比肩的境界了……

不過,可惜的是,即便文倉健的書法境界如此之高,但是在王謙面前依舊要低一頭,因為,王謙是當代唯一的書法宗師,足以和歷史上那僅有的幾位書法宗師比肩的存在,只要不是同樣開宗立派的宗師,在王謙面前都要低一頭。

但是,在場的幾位對文倉健都是肅然起敬。

國畫大師,返璞歸真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