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來自歐洲的美國人 第五章 義大利人

來自義大利南部的移民,確實是別具一格的。遷徙美國後又大批返回故國的現象,首次發生在來自義大利南部的移民當中。

與家庭甚至與同村人的密切關係,限制了義大利移民和外界社會的有益接觸。反過來說,全體義大利移民相互缺乏強烈的認同感又使得他們不敢與其他種族發生摩擦。美籍義大利人與各式各樣的種族都能和睦為鄰(這與愛爾蘭人的經歷就形成鮮明的對照)。

隨著義大利人在整個經濟和社會方面的崛起,他們也開始了有組織的犯罪活動,並於後來在這個領域裡發展到獨霸一方的地步。

今天的美籍義大利人,多數是從義大利南部移居美國的那部分人的後裔。在義大利,高度工業化的北部和以農業為主的貧困的南部,在經濟上和地理上存在的差別,如同文化、價值觀念和傳統方面的地區性差別一樣,都是十分突出的。

當年那些到美國去的人,大多住在義大利南部地區的鄉村裡和小鎮上,一般來說,不是自耕農就是農業工人。他們開始向美國大批移民的時間,是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來自義大利的移民在1880年首次突破1萬人大關。1890年達到5萬,1900年超過10萬。在20世紀之初的移民高峰期,每年約有25萬人從義大利移居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義大利人移居美國的數量急劇下降,但從1921年起,直到美國制定新的移民法以阻止人們從世界各地大批湧入美國之前的年代裡,又回升到每年20多萬人。及至今天,仍有相當數量的移民——每年2.5萬~3萬之間——繼續從義大利來到美國,超過任何別的歐洲國家。義大利人向別的歐洲國家遷徙的數目,與穿過大西洋而移居西半球的數目,幾乎不相上下。全部加起來,義大利人離鄉背井移居異國的數目,超過任何一個國家外遷人數的紀錄。

義大利

義大利半島的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耶穌基督之前的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然而作為一個國家,義大利相對來說又是年輕的,僅始於1861年。這一年,義大利各省在歷經多少個世紀的分裂後首次統一在一個政府之下。離開這個相對年輕的國家而到達美國的那些人,當時只知自己是那不勒斯人、敘拉古人或加拉布里亞人,只是到了美國之後才明白自己是「義大利人」。就語言和地理而論,義大利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好多地方的土語,外地來的人根本聽不懂。有人說過,「不僅是每個地區,即便是每個小鎮,都覺得本身具有自成一體的獨特文化,其百姓對幾英里之外的人都感到極為陌生」。各個村莊,即使雞犬之聲相聞,語言和文化也相去甚遠。在地理上,該國被亞平寧山脈一分為二,形成了許多相互隔絕的山谷,西西里島和撒丁島是兩大島嶼。

國家

在義大利南部,可耕地少而零散,致使許多村社相互阻隔——這反過來又加劇了語言和其他文化方面的差距。此外,這裡也很少有可為貿易和交通提供舟楫之便的長江大河。在向美國進行大量移民的時代,諸如廣播、鐵路和航空這類現代旅行和通信工具,在義大利南部尚未出現,或者說尚未起到顯著的作用。及至20世紀中期,義大利南部的某些村落仍然處在與世隔絕的狀態。

如同愛爾蘭人和其他種族所走過的道路一樣,祖籍國的狀況繼續影響著在美國生活了幾代人的美籍義大利人。從20世紀美籍義大利人的居住模式,四分五裂的組織,甚至投票模式等方面,人們仍可以看到當年義大利地方主義和地區主義的影子。

義大利南部的氣候和地形造成了該地的貧困。氣溫雖說相對還算適中,但降雨量偏低而且又集中在少數幾個月份。作物生長季節恰是乾旱的——「旱情可能持續6個月或更久」。雨季到來時,往往又是傾盆而下,造成水土流失。生長季節缺雨反過來又限制肥料的使用。丘陵地帶的土質吸水性差,一旦下雨,勢必形成湍急的水流,一瀉千里;一度覆蓋著義大利南部的濃密森林被毀壞之後,既加劇了水土流失,又使溝壑、池塘積滿死水,孳生瘧疾。義大利在歐洲是瘧疾鬧得最凶的國家,而其南部又是本國受瘧疾危害最嚴重的地區。瘧疾除了直接造成痛苦和死亡之外,還帶來了經濟上的損失。因為土質最肥沃的低地同時也是瘧疾最易感染的地方,故此農民和工人就住到山坡上,以避開夜裡出來咬人的帶有瘧原蟲的蚊子。這樣一來,白天有不少時間就得花在下田和回家的路上,時常往返要走好幾英里,實際幹活的工夫沒多少。

儘管義大利南部大多屬丘陵和山巒地帶,但其間高原的高度恰恰不利於農業。一方面這些高原太高且崎嶇不平,所以不宜種莊稼,另一方面卻又嫌太低,因為無法積雪。倘能積雪,春天就可融化,形成緩慢而平穩的水流,滋潤農田。除了缺乏歐洲其他某些國家普遍存在的有利條件之外,義大利農田的土壤在冬天也得不到大自然的恩賜,因為沒有嚴寒去形成次第的結冰和解凍,從而使土質鬆軟。義大利南部的農民完全憑人力及耕畜來完成鬆土的繁重勞動。

義大利自然條件的先天不足,既表現在農業方面,也表現在工業方面。高山和丘陵佔據了該國陸地面積的75%。只有一半的國土屬可耕地,可耕地又大多集中在北部。在南部,高山一直「綿亘到海外,所以可耕地只局限在山村周圍、高原和海岸邊的平地」,而海岸邊的平地一般又都十分「狹窄」。不管是從質還是從量上來看,義大利還缺乏冶鍊鋼鐵——現代工業的支柱——所必需的煤和鐵礦石。

歷史加重了大自然造成的問題。義大利南部長期是歷代爭霸帝國和王朝的戰場。至少是從羅馬帝國的時代以來,這些帝國和王朝在義大利半島反覆較量過。在中世紀,該地曾有兩百年遭到入侵,「不時發生,甚至每年一次」。在各個不同的時代,義大利南部被形形色色的外族人征服過,包括倫巴第人、阿拉伯人和諾曼底人。當地民眾生來就是燒殺搶劫、奸淫擄掠和被奴役的對象。在義大利,「各民族的鮮血融匯在每一條河流里」,正如義大利是各個不同歷史時代在這個半島上來去匆匆的許多外族人語言的大雜燴一樣。

義大利文化復興的碩果,是義大利北部的產物,對南部的影響很小。哥倫布、但丁、米開朗基羅和羅西尼都是北義大利人。義大利南部的農民對羅馬帝國的歷史——「光榮歸於羅馬」——也絲毫不會感到驕傲,因為他們的祖先在那時長期淪為奴隸,羅馬的光榮沒他們的份。那場由斯巴達率領9萬奴隸進行的造反行動,就爆發在義大利南部。多少世紀以來,這裡還曾發生過無數次的起義和反叛,但都被殘酷地鎮壓下去,因為當地人民團結不夠,無法形成協調一致的區域性運動。

義大利北部可謂得天獨厚,輔之以人和。春天和夏天,當莊稼需要水時,這裡正值雨季。北部有「好幾條因阿爾卑斯山積雪融化而水量相對較為穩定的河流」,這些河流「為工農業提供了可觀的水源和動力」。此外,至少在義大利人大批向美國移民期間,北部還存在著「一個世界上無與倫比的灌溉體系」。說到義大利北部的農業,那是「滿田濃綠繁茂」,產出「各色作物」。南部那種森林被毀和其他自然或人為的災害,在北部不太常見。

在20世紀中期,約佔義大利人口和耕地40%的南部,其產出只佔全國的20%左右,北部人均收入高出南部大約2/3~4/5。19世紀時,義大利南北兩部分地區的文盲都很多,但南部的文盲(占人口的84%)比例大大高出北部(占人口的59%)。

在義大利的南北兩部分,人的差別可以和地理及經濟上的差別等量齊觀。下面讓我們看看這方面的情況。

人民

南義大利人不僅有著與眾不同的以及悲慘的歷史,而且其貧困的程度在西方世界也是少見的;他們還有自己一套獨特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其中不少一直體現在美籍義大利移民及其後裔的身上。

南義大利人所遭受的屈辱和蹂躪,不僅僅是有一套不公正或壓制性的法律被強加在他們頭上而已。因為缺乏強大的中央政府,地方上的貴族和領主直接主宰著百姓的命運,他們主觀武斷、剛愎自用。對民眾來說,問題不只是要遵守一般的法律,而且還要討好手中握有大權的人。此種傳統的後遺症,即便是在20世紀中期義大利南部的鄉村裡仍可觀察到:

當蒙提格拉諾的一位紳士在集市上買一個瓜或一籃西紅柿時,他連口都不張,就將之遞給離他最近的農民小孩、婦女或男子。後者也會理所當然地把瓜或西紅柿乖乖地送到他家裡。他可以讓任何一個他所認識的農民給他效勞,但雙方從未想到這種效勞要給予報酬。

農民想獻殷勤,講禮貌,因為他心裡有數,將來會有一天,這位紳士將在恩顧或加害之間作出適當的取捨。

義大利南部農民不單是貧困和無權,而且也被人看不起。當地的一位小說家曾借他書中的人物之口說道:

在萬物的頭頂上有個上帝,他是天上之王;

在上帝之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