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偷襲珍珠港 神秘的第十四部分電文

南雲和草鹿忙得腳不沾甲板,東京那邊也沒有閑著。這段時間裡,稍微輕鬆一點的反而變成了位於華盛頓的野村和來棲。12月1日,東京外務省致電野村:形勢日益惡化,為了不使美國產生過多疑慮,美日談判表面上要繼續進行。12月2日,東京又致電野村,指令他「除特別指定保存的東西外,銷毀密碼機、密碼本和密碼略語」。

東京也在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著最後的準備。在12月4日召開的內閣和大本營聯絡會議上,外相東鄉茂德提出,應在開始進攻之前向美國提出最後備忘錄,通知停止外交談判。對於東鄉茂德的提議,與會的杉山元和永野修身均略有難色,因為對珍珠港和馬來亞的進攻行動都要在隱秘的前提下突然發起。東鄉認為,違反國際慣例的不宣而戰,將給日本帶來最大的恥辱,也與日本的大國地位不符。會議最後決定,在進攻開始之前儘可能短的時間裡,由野村通知美國停止談判,使對方根本來不及做出及時反應,而照會則交由東鄉茂德草擬。備忘錄的發出和面交時間由東鄉茂德會同陸海軍統帥部共同協商決定。會議還確定了準備向美國遞交最後照會的主要內容。

隨後,伊藤根據具體的作戰計畫提出,應在華盛頓時間12月7日中午12時30分向美國遞交照會。東條和東鄉擔心,如果時間卡得太緊,照會可能會在進攻發起之後才遞交出去,那樣就完全失去了意義。在永野和伊藤拍胸脯雙雙做出保證後,時間問題也算是通過了。

在海軍內部,儘管一些軍官強烈反對在戰爭爆發前給對方警告,但山本堅持在開戰之前向美國遞交文件。他在不久前進京拜見裕仁之際,特意向永野、伊藤建議,務必在攻擊珍珠港之前向美方遞交停止談判的最後通告。

12月5日,正當外務省官員字斟句酌地起草遞交美國的照會時,伊藤突然不請而至。陸軍由於參謀次長田邊盛武不在東京,陪同伊藤前來的是作戰部長田中新一。

伊藤告訴東鄉茂德,遞交照會的時間必須再推遲半小時,改為13時整。華盛頓時間13時,恰好是夏威夷時間的早晨7時30分,也就是山本襲擊珍珠港預定開始時間前的30分鐘。

東鄉:「為什麼要推遲時間?」

伊藤:「永野總長之前的計算有誤。」

東鄉:「照會提交的時間和具體進攻時間相差多少?」

伊藤:「此乃作戰機密,恕暫不能奉告。」

看著臉被氣成豬肝一樣的東鄉茂德,伊藤也覺著實在有點不夠意思,似乎有點太殘忍了。但他向東鄉茂德保證,留出來的時間足夠將照會遞交對方——誰也沒想到,最後恰恰是時間不夠,惹出了大笑話。臨走時,伊藤再三告誡東鄉茂德,切勿過早通知對方,這事關日本的生死命運。伊藤沒有活到戰後,他在最後的瀕死出擊中成了「大和」號的陪葬品。但是,珍珠港事件之後,他曾經說,「很抱歉,我們的時間摳得太緊了」。

東鄉把發給赫爾照會的定稿連同給駐美使館的指示,一併交給了外務省電信課課長龜山一二,同時指示:在華盛頓時間12月6日上午8時先把指示內容發到日本駐美使館,在指示抵達一小時後再發去照會的前十三部分內容。為了保密,照會的最後一部分即宣布終止會談的第十四部分,要在12月6日16時或17時才發送。

龜山課長認為,東京和華盛頓之間的通信聯絡一直運行良好。但為了防止出現可能從未發生過的故障,他還是決定留出一些寬裕時間。6日上午8時30分,他先把給使館的指示發了出去,一小時後發出了正式通知的前十三部分。到了下午,他發出了關鍵的第十四部分,並在半小時後發出了給來棲和野村的最後指示:命令他們把全部十四部分內容於華盛頓時間12月7日13時準確遞交給美國政府。最後這句話就是著名的「13時通知電」。

野村和來棲最早收到的是龜山課長發來的作為指示的第九百零一號電報:

一、日本政府對美國方面11月26日提出的建議(即《赫爾備忘錄》),決定以另電第九百零二號對美備忘錄的形式答覆美國。

二、由於第九百零二號電文很長,將分十四部分拍發。先拍發十三部分,最後一部分單發。

三、關於向美國遞交備忘錄的時間,將另電通知。

隨後,他們就收到了提交給赫爾照會的前十三部分內容。這一重要的文件開頭指出,「確保東亞安定,促進世界和平,從而使一切國家能在這個世界上各得其所,是日本政府永遠不變的政策」。然後就是對美、英、中等國一系列指責和謾罵,主要內容包括:

一、自從「中國事件」發生以來,「由於中國方面未能領會日本的真正意圖」,日本政府一直在為恢複和平而努力並設法不讓戰爭擴大,而美國和英國「不擇手段地支持重慶政府」,助紂為虐,干涉日本「在安定亞洲方面所做出的建設性努力」。

二、美英對日本在法屬印度支那的行動蓄意進行曲解,並同日本斷絕經濟關係。在採取這種敵視態度的同時,還加強了備戰工作,完成了對日本的戰略包圍,造成了威脅日本生存安全的不利局面。在整個日美談判過程中,日本一直抱著「公正而節制的態度」,並且「不管有多大困難,均做出了一切可能的讓步」,然而,美國政府從未表現出一點點的和解精神。

三、美國的《赫爾備忘錄》簡直是「空想」,想在美國參加歐洲戰爭時阻止日本履行三國公約的義務,對此日本政府斷然不能同意。

四、美國政府標榜反對以武力來解決國際爭端,但它正在採用經濟手段逼迫日本,這一手段「有時比軍事壓力更為殘忍」。歷史事實證明,在過去幾百年或者更長時間內,東亞一些國家一直被迫遵循英美帝國主義剝削政策控制下的現狀,一直在為這兩個國家的繁榮而犧牲自己。

五、美國忽視了日本在「中國事件」4年間做出的犧牲,美國的建議威脅著日本本身的生存,敗壞了它的榮譽與威望,純粹是迎合了重慶政權的願望。

傍晚,密碼員下班後,都去參加為使館一名調往南美的官員舉行的告別宴會。他們只譯出了電文的前八部分。由於電報是極其機密的,不宜由打字員來打,奧村決定親自動手列印。打完這份電文,他來到地下室的娛樂廳休息,在那裡和正打乒乓球的記者加藤萬壽男就「龍田丸」能否抵達美國下了1美元的賭注。

美國「魔術」系統很快破譯了東京外務省給野村的指示,也就是第九百零一號電文,並馬不停蹄地於14時呈送給陸軍部。15時,這份極其重要的電報就到了赫爾國務卿手中。赫爾立即意識到,日本人馬上要攤牌了。

12月6日20時30分,「魔術」系統再次發威,美國陸軍部和海軍部都收到並破譯了提交給美國照會的第一部分至第十三部分電文。

經常看到一些資料說日軍對情報工作不夠重視,這樣的說法不完全準確,只是相對美軍而言重視程度不夠而已。戰前美國僅海軍情報局就有230人,個個都是從海軍軍官中選拔出來的精英。而日本海軍軍令部情報部只有79人,這些人員在海軍中備受歧視,連他們都自嘲說,他們部門是「三流軍官的垃圾堆」。誰被調進情報部誰哭喪臉,因為這往往預示前途無望。還有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在日本海軍軍官成長的搖籃「海兵」和「海大」,都沒有設立類似的情報訓練課程,情報人員大部分是從外語專家、信號兵和醫務人員中招募來的。除了從外調任的部長等少數人,大多數人都沒有炮術、雷擊、航海或航空的經驗。還有一個特殊現象是,1930年之後,日本情報部門的頭頭無一例外,全是親德反美分子,這些人包括野村直邦、阿部勝雄、岡敬純、前田稔等。個人憎惡肯定影響他們對獲得的信息做出的判斷。太平洋戰爭中美國在情報戰中佔盡上風。不過這次例外,美國那230個科班出身的職業選手,還真敗給了日本那79個半路出家的。

蓄著濃密絡腮鬍的魯弗斯·布拉頓上校就非常精明能幹,他是陸軍部情報局遠東處處長。1941年擔任處長以來,他主要的職責就是負責日本的事務,對於所有與日本有關的東西,他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的這種興趣在於,作為一名學者和士兵,他曾在日本度過三個很長的學期。他潛心鑽研過日本歷史和習俗,日語的聽、寫、說都非常出色。

事關重大,來不得半點猶豫和拖延。為了向陸軍情報局局長謝爾曼·邁爾斯准將報告情況,布拉頓馬上打通了邁爾斯家裡的電話。邁爾斯此時正在海軍情報局局長迪奧多爾·威爾金森上校家裡參加晚宴——邁爾斯和威爾金森都是「十二使徒」成員之一,有權看到「魔術」系統破譯的外交電報。邁爾斯家裡接電話的人回答說,不知道將軍到哪裡去了。於是布拉頓便要求接電話的人一定要記住轉告將軍,不論他多晚回到家裡,一定要給布拉頓家裡掛一個電話,切記切記。——看來,沒有手機也真是耽誤事呀!

布拉頓接著又給作戰計畫局局長傑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