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偷襲珍珠港 瞞天過海

早在黑島龜人第一次將「Z計畫」上呈軍令部的時候,福留繁和富岡定俊表示反對的第一條理由就是,「實施『Z計畫』成敗之關鍵在於不暴露作戰意圖,而要做到這一點相當困難」。

的確,襲擊珍珠港的軍事行動要想取得成功,其先決條件是對美軍的攻擊要做到出其不意。為了確保突然襲擊的達成,除了嚴格保密,還必須使敵方無法正確判斷日軍的作戰意圖。儘管對作戰計畫的反對聲一直持續到11月,但是在這段時間裡,上到海軍省,中到軍令部,下到聯合艦隊,大家還是同心協力,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隱蔽自己的行蹤,迷惑美軍的視線。就在南雲艦隊厲兵秣馬積極準備襲擊作戰的同時,海軍省、軍令部採取的偽裝措施也在秘密進行。

10月,大本營在日本內海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聯合登陸作戰演習,演習還煞有介事地邀請各國駐日使館的武官現場觀摩,以轉移大家的注意力。前面提到,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日軍想在珍珠港實施登陸作戰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因此演習的假想作戰區域無疑是南方地區。

11月15日前後,第一航空艦隊參加作戰的各飛行隊陸續撤出訓練基地,返回了母艦。多達400架飛機,原來在幾個不同的基地不分晝夜進行飛行訓練,它們的突然消失將很快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更不可能躲過機敏的美軍諜報機關。軍令部對此是早有安排。這些飛機後輪剛離地,九州方面第十二聯合航空隊以及各教練航空隊的飛機前輪就著陸了,迅速實現了交叉換位和無縫對接。進駐各訓練機場的飛機機型及數量與原來基本一致,所有訓練仍一如既往地進行,表面上看不出任何變化。不僅如此,連原來的無線電通信信號也一切照常,主力部隊與進駐教練部隊之間接連不斷互發假電報,保持了原來的通信量。這一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之後半個多月里,潛伏在日本的盟國諜報機關竟然沒有察覺到任何可疑的變化。

南雲機動部隊的艦艇前往單冠灣也分別選擇不同的路線,在不同的時間裡一艘、兩艘地陸續前往集結地,選擇的行駛路線同樣是遠離普通航線的特殊路線,為此,部分艦隻甚至遠遠繞道太平洋。為了防備美國潛艇可能在本土附近進行監視,艦艇出發時特別採取了反潛警戒措施。所有出征艦隻的無線電設施統統留下,按照原來的發射頻率正常收發電報,以欺騙盟軍的無線電監聽。從出發那一刻起,參戰艦艇就開始嚴格實行無線電靜默,所有電報只收不發,這種狀況一直堅持到12月8日戰鬥開始。

在此期間,龐大的機動部隊變成了一個啞巴,但不是聾子。單冠灣的對外聯繫被完全切斷,島上居民的生活用品全部由軍令部做出特別安排。所有參戰人員的對外通信,都必須經過嚴格審查,全部扣留到戰爭打響之後才能發出。其間,有新婚的士兵不間斷地給妻子寫信,等家裡收到的時候已經是厚厚一大摞了。

就在珍珠港作戰打響前三天,12月5日早晨,東京車站開來了一趟來自橫須賀的專列,從車上下來500名橫須賀海軍水雷學校的見習生。水兵帽上「海軍水雷學校」的標誌換成了「大日本帝國海軍」。這些見習生在教官岩重政義大尉的率領下,整齊列隊向皇宮前的二重橋廣場走去。一路上不停有記者和好奇的民眾在路邊拍照。隊伍不遠處,一些國家的使館人員也在好奇而警覺地觀察著。

在廣場上,他們和由教官境民藏大尉率領的戴著同樣水兵帽的500名「海軍炮術學校」見習生會合。1000名年輕人一起在二重橋參拜了皇宮,隨後各自按事先安排的路線進行參觀。水雷學校見習生的路線先是參拜明治神宮和靖國神社,之後前往有樂叮車站附近的朝日新聞社進行參觀。

下午容許自由活動,這些當然也是事先謀劃好的。那些年輕人大部分沒到過東京大都市,他們一下子擁到了鬧市區,好奇地在銀座大街上閑逛,估計不會有多少人購物。人行道上突然出現這麼多身穿鮮艷藍白相間制服和腳裹綁腿的水兵,引起了東京市民的好奇和圍觀。12月5日、6日兩天,在東京參觀遊覽的橫須賀各海軍學校見習生和「海兵」學員有3000人之多。

目睹這一情景的東京市民各有各的想法。有人皺眉說:「在目前這樣緊張的形勢下,還到東京參觀遊覽,搞的什麼名堂!未免太悠然自得了。」

也有人對此欽佩不已:「真不愧為大日本帝國海軍,在如此特殊時期還能如此瀟洒自如,從容不迫。我們的國家真是太偉大了。」

稍具頭腦的人則猜測:「這麼悠閑,看來近期不會打仗了吧?」

更有細心的人在納悶,這些水兵看起來太年輕了,像一群毛孩子學生。

倒真有記者上前採訪,這些無疑也是事先安排好的「托」。他們不去採訪那些普通「士兵」,只是偶爾去採訪帶隊的「軍官」,噼里啪啦,照片倒是拍了不少。

組織橫須賀方面各海軍學校和「海兵」大批見習生和學員以水兵裝束前往東京參觀遊覽,是根據大本營海軍部指示特別安排的一項活動,也是掩蓋南雲機動部隊駛往夏威夷採取的一種佯動。由於美英等國的諜報機關都在拚命刺探關於日本何時開戰的情報,所以大本營海軍部認為,此舉乃是偽裝開戰的一種適當方法。

媒體當然也會恰如其分地給予配合。12月6日,《朝日新聞》晚刊以「三千海軍勇士來社參觀」的大標題做了專題報道,同時刊登了水兵參觀報社的大幅照片。報道云:

「在波濤洶湧的太平洋上夜以繼日進行緊張訓練的3000名海軍勇士,於5日清晨在境、岩重兩位海軍大尉的率領下分批抵達東京。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前往二重橋廣場朝拜宮城;在他們參拜了明治神宮和靖國神社之後,於上午10時來我社參觀。

「我社編輯部野村秀雄主任在七樓禮堂致歡迎詞後,他們在報社內參觀了大約一個小時。勇士們以驚奇的眼光觀看了高速傳送機,並對屋頂上的信鴿很感興趣。隨後他們又參觀了日比谷的廣播會館。下午為自由活動,勇士們度過了愉快的一天,直至傍晚時分才歸隊。對於這些戰士來說,這真是難得的一天休閑。」

這些新聞很快就傳到英美各國,甚至連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都聽說了。對此,上將皺了皺眉頭,輕蔑地譏笑道:「玩弄這樣的低級手段,簡直讓人嗤之以鼻。不過話說回來,他們不必這樣的,想要做什麼就光明正大地做吧,假象永遠掩蓋不住真正的事實。」——金梅爾認為,這一切不過是日本為其準備進攻南方地區所做的掩護而已。

就在開戰前第六天,12月2日13時,排水量17000噸的日本豪華郵船「龍田丸」作為「第二次撤僑船」從橫濱港起航,目的地是美國西海岸重鎮洛杉磯。這天,《朝日新聞》晚刊以「第二次赴美撤僑,『龍田丸』起航駛向波瀾壯闊之太平洋」為題做了如下報道:「船上乘客共有148人。其中一等艙45人、二等艙28人、三等艙75人,其中外國乘客有:挪威駐日代辦康斯特先生夫人,今春來日後視察滿洲、華北的智利新聞記者布拉內托等一行4人,以及其他外國旅客共35人。上月29日經美國政府同意,重新入境的60餘急於返美的海外日僑,結果只有3人來得及辦理手續。他們和旅居美國54年之久的南國太郎老人一起,都是在即將開船之前才匆匆趕上船的。

「乘客人數雖然不多,但由於起航時間正是日美談判處於極其重要階段的緊要關頭,所以碼頭上擠滿了歡送的人群。從甲板上傳來了《愛國進行曲》的音樂,它與人們大聲叫喊的『再見』聲交織在一起,數不盡的手帕隨風飛舞。船徐徐駛離碼頭。」

對「龍田丸」新任船長木村莊平來說,有幾個問題是難以理解的,其一是開船日期一延再延。這艘郵船原定於11月中旬起航,後來延至20日,接著又接到延遲的命令,好不容易到27日才決定於12月2日起航,還以有關當局發表談話的形式在報紙上大肆報道該船的起航情況:「據外交當局發表的談話稱,帝國政府繼第一次派撤僑船赴美後,正在就派第二次撤僑船問題同美國政府進行談判。根據此次取得之諒解,將派『龍田丸』開往洛杉磯和巴拿馬的巴爾博亞港。該船一旦準備完畢即出航,大致定於本月內駛離橫濱。」

晚報還刊登了豪華郵船即將到達的地點和大約時間。12月2日自橫濱出發,12月14日抵達洛杉磯,12月16日自洛杉磯出發,12月24日抵達巴爾博亞港。

12月6日,即「龍田丸」駛離橫濱後的第四天,《朝日新聞》晚刊再次做出如下報道:「據外交與郵電當局5日發表談話稱:12月2日從橫濱起航開往洛杉磯和巴爾博亞港的『龍田丸』,這次又因順道前往墨西哥停靠,故決定將其航行日程更改如下:12月14日抵達洛杉磯,12月16日從洛杉磯起航,12月19日抵達墨西哥曼薩尼略,12月22日從曼薩尼略起航,12月26日抵達巴爾博亞港,12月28日從巴爾博亞港起航回國。」

一切看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