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皇宮之後的新首相東條英機沒有立即返回自己的陸相官邸,他第一站去了明治神宮,第二站是東鄉神社。在追憶了東鄉平八郎海軍大將的豐功偉績之後,最後一站東條到了靖國神社進行拜祭,為自己的「不妥」之處表示「歉意」。
1941年10月18日15時,日本第四十任首相東條英機向天皇呈交了新內閣的成員名單,改變日本歷史命運的東條內閣就此誕生。此時,距太平洋戰爭爆發僅僅剩下51天。
時局緊迫,之前的陸軍三長官會議決定由東條繼續兼任陸軍大臣。杉山參謀總長起初考慮長期兼任似乎不妥,但後來覺得暫時可以試一試。按照日本陸海軍的規定,現役軍官必須服役「定年」後才能晉陞,規定的「定年」是中將四年、少將三年、佐官兩年。1936年12月1日,才晉陞陸軍中將的東條,離五年還差40多天,不具備晉陞大將的基本條件。但杉山參謀總長提議特殊時期要辦特殊之事,對於東條應作為特例予以晉級,如果當上首相,連個大將都弄不上,也實在不夠意思。都是陸軍自己人,大家紛紛表示贊成。這樣,東條四喜臨門,以陸軍大將身份同時身領首相、陸相、內相之職。
即使在之前曾經無比強硬,也曾對近衛說過「眼睛一閉跳下去」的話,但真輪到自己跳的時候,東條還是把眼睛睜開了。他也清楚,日本一旦與美國開戰,勝算甚微,裕仁也要求東條想盡辦法「避免與美國的戰爭」,重新為和平做出努力。對天皇無比忠誠的東條下決心按裕仁的要求去做,在有限的時間內迅速扭轉局面。目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儘快恢複早已陷入僵局的美日會談。
新內閣的海軍大臣變成了島田繁太郎海軍大將。選擇島田,除了他和伏見宮博恭王關係密切之外,還在於相比前任及川古志郎來說,島田更加老實聽話。在海軍中,島田以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著稱。在大家眼裡,他似乎一點脾氣都沒有。伏見宮當軍令部總長的時候,島田在他手下當過多年的軍令部次長和作戰部部長,對伏見宮可謂言聽計從。出任海軍大臣之前,島田離開東京已達4年之久,以前也從未接觸過政治,說實話,根本就不是海軍大臣的料。海軍省千早正隆中佐對此曾說:「島田大將是一個具有東方式英雄特徵的人,十分粗糙,缺乏周密的思考和明確的責任感。」戰後,日本的海軍參謀們曾有這樣的說法:「山本五十六和島田繁太郎安反了位置。」意思是說,島田應該去當聯合艦隊司令官,而山本則應該來當海軍大臣,這樣才適得其所。個人沒什麼主見的島田是一個隨大溜的附和者,一遇到問題就會立即去找同樣毫無見識卻積極主戰的伏見宮。島田和及川的更替,驗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老鼠下崽,一個不如一個。
裕仁曾經指示陸軍出身的東條要努力搞好與海軍的關係,東條也認為保持陸軍與海軍的團結非常重要,因此上任伊始就邀請島田海相一起去參拜靖國神社,以便在國民面前表示出陸軍與海軍之間的「親密關係」。這樣明顯作秀的活動當然不會少了記者隨行,很快,兩人共同參拜的照片就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島田顧慮到東條是首相兼任陸軍大臣,在參拜時故意向後退了一步,沒有敢和東條並列,因此在照片上就給人一種海軍大臣追隨陸軍大臣的印象,島田也由此得了一個「東條副官」的雅號。海軍對陸軍本來就是一肚子意見,現在自己的領導又成了人家領導的副官,心裡是說多難受就有多難受。此舉傷害了海軍的感情,也進一步加深了陸軍與海軍的矛盾,算是弄巧成拙。
本來水平就有限,整天閉著嘴不說話的前海相及川還沒有好好跟島田交接。他告訴島田,所有的文件都在柜子里,想看自己看去,然後就揮揮手,飄然而逝,回家研究《論語》去了。島田翻看了那些文件,才了解了7月2日和9月6日兩次御前會議的內容,異常震驚。就在這時,他接到了「海兵」同班同學山本五十六大將的一封信件。山本請求老同學,不能像他的前任及川那樣隨波逐流,必須擔起海軍大臣的責任,盡一切可能避免與美國進行一場毫無勝利希望的戰爭。信的結尾說,「當然做出這樣的努力需要忍受難以言表的苦衷,還需要非凡的勇氣和信心」。山本此舉純屬死馬當活馬醫,他非常清楚他的同學缺少的恰恰正是這些。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島田內心是反對與英美開戰的,至少還不至於跳出來主戰。
新內閣中,外相東鄉茂德和藏相賀屋興宣也都屬於反戰派人士。本來如果決心對英美開戰的話,就是讓老酒去當外相也不耽誤事,但東條還想遵從聖意,通過外交來打開局面,至少也要將外交作為掩蓋戰爭的手段,所以還是選擇了外交經驗豐富的東鄉茂德。
新外務大臣兼拓務大臣東鄉茂德,大家並不陌生,之前已經多次露臉,儘管大多是跑龍套的角色。比起前任豐田貞次郎來說,滿頭白髮的東鄉擔任外相的確是合適和明智的選擇。東鄉是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經驗豐富的職業外交家,在任駐蘇大使期間,曾強力協調蘇聯停止對蔣介石的援助未果。他在日本終戰投降前還要再次出場,恰好又構成了一個「圓滿」。
在美國駐日大使格魯看來,東鄉屬於冷酷的「超緘默型」。他不同於大多數外交家善於隱瞞自己的真實觀點,而是坦率直白、直言不諱,給人有粗魯之感。東鄉娶了一個德國寡婦,也曾經研究過德國文學,但他不喜歡納粹,不親美也不親德。和山本五十六與日本海軍之父山本權兵衛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一樣,東鄉茂德和東鄉平八郎也是八竿子打不著。他的先祖是姓朴的朝鮮人,作為陶工在16世紀被劫掠到日本。接到東條的邀請時,東鄉一開始堅辭不就,坦率表示,「如果陸軍方面繼續對中國駐軍問題採取強硬態度,外交交涉難以進行」,他認為陸軍必須在中國駐軍以及其他問題上「做出真正的讓步」。東條表示,這些都不是問題,「包括中國駐兵問題,將就日美交涉的諸問題予以重新考慮」。得到承諾的東鄉才答應重出江湖。
選擇東鄉茂德出任外相,等於同時釋放出一種信號,因為東鄉始終如一地致力於改善日蘇關係,他的任命顯然是為了向蘇聯表示和解的一種姿態,也是日本不打算聯合德國進攻蘇聯的一種暗示,這是華盛頓十分關注的問題。不僅如此,連新外務次官西春彥也是日蘇問題專家,曾經在蘇聯待過多年。
在「二二六事件」中被刺殺的高橋是清,曾經8次出任大藏大臣,但他遇到經濟難題時都會以大臣之身屈尊去找手下一個年輕的小會計商量對策,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賀屋興宣。有「理財聖手」之稱的新藏相賀屋前邊也露過臉。雖然並不是海軍軍官,賀屋卻贊成海軍中「條約派」的基本觀點。倫敦裁軍會議上代表大藏省參加會議的賀屋,因為贊成裁軍差點被代表海軍省的山本五十六打耳光。近衛第一次內閣時賀屋就是大藏大臣,他成功打造了中日戰爭時期的日本戰時經濟。
10月17日夜,東條打電話力邀賀屋再度出山。賀屋知道,日本一旦對美開戰,經濟肯定陷入崩潰,此時出任大藏大臣無疑充滿風險。他開門見山地問東條:「我是反對與美國開戰的,你是否打算對美開戰?政府經常以不擴大戰爭為方針,但軍部總是一意孤行,不斷擴大戰爭,如何控制軍部我行我素的做法?」東條毫不含糊地回答:「我奉皇命組閣迴避戰爭,作為日本軍人,我絕對不會違背聖意。我發誓一定儘力壓制軍部的主戰勢力,力爭和平,只要我兼任陸軍大臣,就一定能夠控制住軍部。」賀屋還是不相信:「當初『滿洲事變』和『中國事變』的時候,政府開始都是不贊成擴大的。但統帥權是獨立的,軍部當時聽政府的嗎?最後不照樣都擴大了嗎?」東條再次向賀屋承諾:「不允許陸軍違反內閣的意願來發動戰爭。」可惜說到的不一定能做到,東條顯然小覷了軍部的力量。在戰後東京審判中,東條坦承,「最高統帥部的獨立性是日本毀滅的主要原因」。
賀屋還不放心。儘管放下電話時已經是仲夜,他還是給剛剛下台的近衛文麿打了電話。近衛勸他接受邀請,鼓勵他為實現和平而努力。賀屋這才最終答應入閣,管理國家的經濟。
儘管主觀上並不贊成戰爭,但之後賀屋獨創的一系列財政政策使日本避免了戰時經濟的崩潰,可謂是日本的「蕭何」或「李善長」。一直到了戰後的1963年,賀屋還擔任過日本的內閣法務大臣。一件小事可以說明賀屋的牛×。戰後,東京巢鴨監獄被美軍交還日本管理,戰犯的伙食一下子差了下來,提抗議得到的回答是「沒有錢,大藏省不給預算」。賀屋作為甲級戰犯被關押在這裡,親自找他原來管的大藏省交涉,回答還是「真沒錢,做不出來預算」。賀屋興宣大怒:「八嘎!把預算拿來讓老子做給你看。」結果大藏省還就把預算草案拿到監獄讓老長官過目,這位也真就在牢房裡穿著犯人服幫大藏省做起預算來——敬業呀。
10月23日16時,東條內閣召開了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政府與大本營聯絡會議。從此時開始一直到11月2日,除了東條和島田作秀去參拜靖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