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和?戰! 東條英機橫空出世

三度出任首相,三次帶領日本深入邁向戰爭的近衛文麿,終於偃旗息鼓,退居幕後。國不可一日無主,況且是在內外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之下。雖有天皇高高在上,但裕仁除了研究海洋生物之外,對具體政務並不很感興趣,當務之急是儘快選出新的內閣首相。

對於繼任首相的人選,陸海軍統帥部頗感憂慮。他們擔心內閣的更迭會出現國策執行上的空白狀態,導致預定的作戰準備搖擺不定。但是有一點他們是相信的,那就是不管誰出來組閣,都必須接受軍部提出的開戰要求。儘管這一點毋庸置疑,可萬一選出來一個死活都不想打仗的內閣,那不還要耽誤工夫把它推翻嗎?後來的事實證明,軍部的擔心純屬多餘。

按照慣例,產生新任內閣首相的順序是首先召開重臣會議產生候選人,然後把候選人上奏天皇,如獲批,則候選人入宮覲見接受天皇勉勵撫慰,聽一些冠冕堂皇的話,然後任命下達,新首相開始組閣成立新一屆政府。從過往的經歷來看,第一步產生候選人是最重要的。

在首相推選過程中,內大臣是一個關鍵的角色。內大臣是天皇的代言人,其責任範圍幾乎無限大,又不能過多拋頭露面。國家事務主要由內閣總理大臣負責,內大臣雖然只是向天皇提出建議,但實際上發揮著決策者的作用,他的意見將直接影響天皇。

以前向天皇提出候選首相人選的是四世重臣,德高望重的西園寺公望。自1940年11月西園寺去世之後,這一任務就落到了內大臣木戶幸一頭上。木戶幸一是著名的「明治維新三傑」木戶孝允的孫子。孝允輔佐睦仁,幸一輔佐裕仁,「爺爺對爺爺,孫子對孫子」,也算專業對口。木戶還是長州軍閥的核心人物,有明治第一智將之稱的兒玉源太郎的女婿,他的妹妹也嫁給了兒玉的兒子,可謂親上加親。他和近衛都是最後的元老西園寺公望的弟子。身材矮小的木戶留著兩撇小鬍子,戴著金絲邊眼鏡,總是穿著無可挑剔的深色西裝,看起來就是一個完美的侍臣。躲在天皇背影里的木戶,實際上是操縱木偶的人。和東條英機一樣,木戶對天皇無比忠誠,以皇室守衛者自居並引以為豪。正如木戶自己說的:「我之對於天皇,就猶如哈里·霍普金斯對於羅斯福總統一樣。」

近衛在向木戶提出辭職的同時,推薦皇族的東久邇宮稔彥王出任新首相,還說這一建議東條英機也贊同。木戶對此並不同意,他認為在這一敏感時刻讓天皇的叔叔參與政治是不明智的。如果陸海軍不能協調一致而避免戰爭,皇族成員就不能出面組閣。現在看來選擇戰爭的可能性很大,戰爭就有失敗的可能,皇族成員組閣就很可能牽連天皇。對木戶來說,皇室永遠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

木戶心中此時並沒有首相的合適人選,但近衛所說東條也同意東久邇宮的話,讓他突然想到了東條。他忽然覺得這個人就挺合適——這真是一個好主意。木戶心血來潮,馬上向近衛提議由東條英機繼任首相。近衛對此頗感意外,這個人選,他以前和木戶一樣,想都沒想過。

人想干一件事時,總會馬上找到一大堆理由。在木戶眼中,東條「有骨氣,沒有政治野心,直率,不耍陰謀」,幾乎全身都是優點。木戶緊接著對這一提議進行了解釋:「就目前來看,9月6日御前會議的決定看來是必須取消的,這簡直就是一個毒瘤。取消這一決定應該在熟悉時局的人領導下進行,因此新首相不能是局外人,而必須是之前參與過辯論的人,這樣可供選擇的就只有及川和東條了。既然目前的危機是東條一手造成的,而及川又曾對戰爭結果表示懷疑,看來應該選及川才是。但實際主宰陸軍的少壯派軍官是不可能接受及川的,如果及川組閣,陸軍很可能會拒絕派出陸軍大臣,甚至可能釀成叛亂。」

木戶接著解釋,「東條拘泥於9月6日御前會議的決定,正是出於對天皇的忠誠。因此索性起用東條,利用他的忠誠就可以貫徹陛下極力避戰的意圖,同時也可以壓制陸軍的主戰派,一旦開戰,還可以不連累天皇」。木戶忽然對自己一石三鳥的天才想法感到非常得意。事實表明,他與他爺爺看起來很類似,缺少的就是政治眼光。他只是一個對政治似懂非懂的小人物,見識也不過比老酒高出一點而已。

木戶認為文官和武官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軍人最終成為傑出的政治家,也有不少偉大的政治家最終成為傑出的軍事將領,比如拿破崙、格蘭特。在這乾坤一擲的關鍵時刻,實際上是木戶決定了日本的命運。他任內的最大「貢獻」,就是推薦了兩個把日本帶向戰爭的首相——近衛文麿和東條英機。30年後,木戶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時說,他推薦東條也是出於無奈。按照當時的形勢,戰爭已不可避免,要制止戰爭,也只有鼓吹戰爭的東條能夠做到,就是俗話說的「以毒攻毒」。

「東條內閣……」聽了木戶的解釋,近衛頓時覺得木戶的主意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他對木戶的建議表示了認同:「我想他不至於一當上首相就推動戰爭。如果能得到天皇的勸導,他將會更為謹慎。那就召開重臣會議討論一下吧。」

10月17日13時10分,決定繼任首相候選人的重臣會議在皇宮西備用間召開。所謂的重臣,基本上就是那些曾經出任過首相的人。參加會議的7個人分別是:第二十三任首相清浦奎吾、第二十五任和二十八任首相若禮次郎、第三十一任首相岡田啟介、第三十二任首相廣田弘毅、第三十三任首相林銑十郎、第三十六任首相阿部信行、第三十七任首相米內光政。其中阿部是陸軍大將、岡田和米內是海軍大將,軍人出身的前首相超過半數。由此可以看出軍人地位的顯赫。

除此之外,參加會議的自然不能少了擔任會議主持的內大臣木戶幸一,另外一個就是樞密院議長原嘉道。本來三次出任首相的近衛文麿也應該參加,他此時已經由首相變成重臣。他還必須向會議解釋辭職的原因。

近衛以身體狀況不佳為由拒絕參加會議,只是派人送來解釋辭職的文件,由木戶在會上代為宣讀。這似乎對已經91歲,從遙遠的熱海被夫人、主治醫生和護士抬到會場的老爺爺清浦奎吾有點不敬。大家對近衛也有些不滿,都下台了,還擺什麼臭架子?只有木戶清楚其中的原因。近衛之前已經接受木戶讓東條出面組閣的建議,而他的內閣恰恰是被東條打倒的。要親自去讚美那個剛剛打倒自己的人,對於剛剛卸任的近衛來說,也實在有點難。

相比於聯絡會議和御前會議的莊嚴肅穆(那些會議的發言順序和會議決議往往是事先擬定好的),重臣會議就顯得輕鬆許多,畢竟參加會議的都是一幫離退休幹部,發言也相對自由。大家先是瞎扯,諸如美日是否會開戰,最近的經濟形勢,石油不夠用,等等,聊了半天,才逐漸轉到正題上。

「我經過多方認真考慮,認為最合適的人選是海軍的伏見宮大人。」最先表態的是九一八事變中著名的「越境將軍」林銑十郎。伏見宮4月剛剛從當了8年的軍令部總長位置上退下來,是絕對的強硬派。林大將指出,「如果真要和美國開戰,海軍才是戰鬥的主力。如果決定不開戰,也只有伏見宮大人才能壓制住陸海軍中的少壯派軍人」。

木戶當即表示反對,理由和之前反對東久邇宮親王一樣。「我不贊成。拋開伏見宮大人作為海軍將領對政治一無所知不說,在此決定戰與和的關鍵時刻不能讓皇室的人參與,這可能會影響到天皇。」最後他補充道,「皇室成員只能在和平時期參政。」

「那內大臣的意見呢?」說話的是若禮次郎。

「我覺得東條英機就是合適的人選。」木戶拋出了自己事先和近衛商量的結果,「東條充分了解時局的來龍去脈,同時是絕對忠誠於天皇陛下的人。目前這種狀況,只有他能夠壓制和控制主戰的陸軍,並使陸軍、海軍之間能相互協作。」停頓了一下,木戶接著說:「華盛頓那邊也一直說,由一個文官出身的日本首相做出的任何保證都是毫無用處的,因為日本陸軍會阻止他遵守這種保證,東條也是一位善於處理日美談判的人物。」老酒真不知道木戶最後這句話的理由是什麼。

木戶提出的是大家之前誰都沒有想到的人選,會場一下子靜了下來。

眼看冷了場,木戶只好補充道:「東條具有很強的執行力,在此非常時期足以肩負重任。」

「我曾經聽說有人要推薦東久邇宮大人,但我認為東條也是不錯的人選,他畢竟是現役的軍人。」清浦奎吾第一個表示贊成。

若禮次郎卻不這麼認為:「我覺著宇垣一成比東條更合適一些。不過這樣的話陸軍一定不會同意吧?」宇垣一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曾主持過著名的「宇垣軍縮」,裁減過陸軍的4個師團,把娘家徹底得罪了。在陸軍眼中,宇垣是個吃裡爬外的傢伙,讓他組閣的話,陸軍鐵定反對。陸軍要是不派出大臣,他連閣都組不起來,以前他已經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了。

「我反對東條繼任,他必須承擔近衛內閣倒台的責任。」說話的是在「二二六事件」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