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北進?南進! 外相榮歸

在第二次近衛內閣中,外務大臣松岡洋右絕對屬於縱橫捭闔的「風雲」人物。在松岡眼裡,光簽訂《三國同盟條約》是遠遠不夠的。松岡的宏偉目標是以此為基礎,拉蘇聯入伙,組成更大規模的四國同盟。第一步先稱霸歐亞大陸,第二步就是以四國同盟的強大實力迫使美國就範,然後利用美國逼蔣介石投降,徹底解決侵華戰爭問題。真到了那個時候,世界才算真正「太平」了——松岡的計畫可謂是環環相扣。為了實施這一偉大的目標,在《三國同盟條約》簽訂後不久,松岡就多次請求允許他親自到歐洲去實施這一宏偉的「人類和平計畫」。

經過長時間的辯論之後,軍方首腦亦贊成外相的歐洲之行。軍方贊成松岡出訪歐洲,當然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軍方目前面臨的兩大問題,是促進侵華戰爭的解決和適時實施南進計畫。為了徹底解除南進的後顧之憂,就迫切需要做出進一步的外交努力,改善同蘇聯的關係,消除來自北方的威脅。如果能夠和蘇聯達成諒解,斯大林也很可能會答應日本放棄援蔣活動,對解決侵華戰爭大有裨益。

之前松岡已經就德、蘇、意、日的勢力範圍與老朋友里賓特洛甫進行過多次溝通。初步議定的範圍是:南洋屬於日本,波斯灣和印度方面屬於蘇聯,歐洲和中非屬於德國,北非屬於義大利。松岡還為未來的四國同盟起了一個時髦的名字,叫「歐亞大陸同盟」。他對秘書加瀨俊一說,「德國和蘇聯之間是有盟約的,與德國握手,就有了與蘇聯握手的最佳機會。而與蘇聯握手,也不過是下一步與美國握手的借口而已。如果大家聯合起來向美國施壓,美國就會妥協。這樣不但是日本,全世界都能生活在和平當中」。他用了這樣一句話,「整個世界都不用再動一發子彈」。喜歡驚世駭俗的松岡,儘管外形上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他確實是日本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外務大臣之一。後來有日本史學家假設,如果近衛文麿讓石原莞爾出任陸軍大臣,讓山本五十六齣任海軍大臣,又能適當地控制住松岡洋右,日本的歷史很可能會改寫。

1941年2月3日,近衛首相和陸海軍首腦舉行聯絡會議討論松岡外相的歐洲之行。松岡提出,老朋友里賓特洛甫和齊亞諾早就邀請他訪歐,去年年底又再次邀請,不去實在有點不夠意思。松岡提出,此行的目的,調整日蘇關係是關鍵,所以預定在柏林、羅馬各逗留兩三天,在莫斯科停留一周左右,總行程是3月初動身,4月中旬回日本。聯絡會議最終批准了松岡的出行計畫,這樣,陸海軍就一致把穩定北方的希望寄托在這個「口若懸河、不落俗套」的外相身上了。

在歐洲,德國與英國的戰爭進行得並不順利。不列顛空戰的僵持使得德國無法完全取得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導致希特勒的「海獅計畫」一拖再拖。為了在遠東吸引英國的注意力,之前德國多次提出由日本進攻英國遠東最重要的軍事基地新加坡。日本陸軍認為,外相訪歐的重點是調整日蘇邦交,對德意兩國的訪問只是禮節性的,串串親戚而已。如果德國提出進攻新加坡的要求,萬不可隨意答應,日本人還不想去為德國人火中取栗。松岡答應了軍方的請求。

1941年3月12日,東京車站擠滿了給松岡外相送行的人群,即將遠行的松岡也是躊躇滿志,他的歐洲之行註定會舉世矚目,受人關注是他最喜歡的事情。列車即將開動之際,松岡又匆匆來到參謀總長杉山元大將面前,問杉山什麼時候能進攻新加坡。「我現在不能告訴你。」參謀總長有點生氣地說,心裡暗想,松岡這傢伙真討厭!

松岡出發前一個月,2月,里賓特洛甫就多次約見日本駐德國大使大島浩,暢談德日兩國合作的美好前景。2月27日,里賓特洛甫又指示德國駐日本大使奧特,「採取一切可能的辦法,使日本儘快以突然襲擊的方式佔領新加坡」。

早在頭一年,1940年4月,日本政府已經起用建川美次陸軍中將出任駐蘇大使,開始了與蘇聯改善邦交的嘗試。日本迫切希望蘇聯政府能夠承認偽滿洲國並停止對蔣介石的援助,作為交換條件,日本準備承認蘇聯對外蒙古的控制權和在新疆的特殊利益。11月20日左右,建川大使寄來了關於當時正和蘇聯力爭的日蘇互不侵犯條約一案的報告,談判似乎有成功的希望,主要在於庫頁島北半部的分歧遲遲無法取得突破性進展。此前,紅色蘇聯幾乎受到各國一致的憎惡,但複雜的國際形勢使得莫斯科逐漸有了與各大國討價還價的砝碼。英國政府在積極向莫斯科獻殷勤,美國政府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如此,他們都害怕蘇聯加入德、意、日的軸心國陣營。處於如此優勢地位的蘇聯,肯定不會對日本做出輕易讓步。

松岡的第一站就是蘇聯。3月24日,松岡在莫斯科與斯大林和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進行了第一次會談。用松岡自己的話說就是,一開始他就給兩位蘇聯領導人上了一堂日本式的「道義共產主義」課。他聲稱「道義共產主義」是反對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是德國、日本和蘇聯共同的敵人。有了這一開場白,松岡開始認真地談論蘇日關係中的「一些根本性問題」。松岡的熱臉貼上了涼屁股,他發現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似乎對他的話沒什麼興趣,蘇聯人只是勉強願意討論一個中立條約,而不提他所期望的那個範圍更廣泛的互不侵犯條約和聯盟。

即使對簽訂中立條約,蘇聯人也是漫天討價,莫洛托夫告訴松岡,「蘇聯輿論認為不帶有收復失地性質的互不侵犯條約是不可想像的」。莫洛托夫所說的「失地」,就是指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群島,日俄戰爭之後,那裡割讓給了日本人,蘇聯人對此一直耿耿於懷。有點失落的松岡決定將這一問題留到訪問柏林和羅馬回來後解決。

離開蘇聯的松岡於3月26日到達柏林。在柏林火車站,站台上插滿了納粹的「卐」字旗和旭日旗,迎接松岡的是伴隨著一陣陣鼓聲的「希特勒萬歲!松岡萬歲」。松岡抬起右臂,向歡迎他的希特勒青年團頻頻致以納粹禮——這動作似乎是本能做出的,好像經過無數次訓練一般。希特勒親自接見了他。在隨後三天里,他同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進行了長時間的會談。用德國翻譯的話說,松岡是極其少見的敢與希特勒進行同輩間閑聊的人。

其間,松岡去義大利做了一次短暫的訪問,因為他是墨索里尼的「墨魚絲」。在羅馬,松岡受到了他的偶像墨索里尼、齊亞諾和羅馬教皇的熱情接待。在梵蒂岡,牛皮哄哄的松岡對十二世教皇說:「在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家中,沒有人對基督教的理解和熱情比我更高。此前沒有,以後也永遠不會再有。」真不知道教皇聽了松岡這番話是怎樣一副尷尬表情。

回到柏林後的4月4日和5日兩天,松岡又同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進行了更深入的詳談。從德國方面來說,會談的主要目的還是說服日本儘快對新加坡進行襲擊。而這是松岡離開東京時軍方告訴他絕對不能輕易答應的事。里賓特洛甫甚至告訴松岡,日本佔領新加坡,「非常可能把美國排除在戰爭之外」,他要求大島浩提供有關新加坡的各種地圖,「以便德國元首,他無疑是當代最偉大的軍事家,為日本進攻新加坡提供最佳的戰略方案」。由於之前有軍方的交代,松岡只能顧左右而言他,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都略感失望。

里賓特洛甫告訴松岡,他與莫洛托夫關於締結四國同盟的努力已經失敗。頭一年的11月12日,莫洛托夫應邀訪問了柏林。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就試圖以瓜分歐亞大陸這種令人眩目的前景來誘惑莫洛托夫,對蘇聯許以波斯灣和印度地區。里賓特洛甫在同莫洛托夫進行最後一次談話時,建議締結一項條約,由蘇聯宣布同意《三國同盟條約》的目標,願意在政治上同德、意、日三國進行合作,四個國家須尊重彼此的勢力範圍。莫洛托夫回國10天後,11月26日,對德國的建議做了答覆:可以同意,但是必須滿足蘇聯的有關要求,具體包括德國軍隊從芬蘭撤出,蘇聯與保加利亞簽訂一項互助條約,蘇聯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附近建立一個陸軍和海軍基地;在中東的巴統和巴庫以南的地區朝著波斯灣的總方向,被承認為蘇聯未來的領土願望;在遠東,日本須放棄在薩哈林島北部的煤和石油的開採特許權。

莫洛托夫的答覆說明,蘇聯的胃口太大,斯大林還在緊緊盯著巴爾幹不放,而這一地區正是希特勒下一步想要獵取的目標。希特勒對同蘇聯簽訂協定從來不抱希望,也不信任斯大林。他認為斯大林隨時會撕毀任何協定,對德國進行襲擊,他倒沒想到自己也經常那樣做。

里賓特洛甫繼續說,總的說來,蘇德關係還是正常的,但是並不友好。兩國關係將來如何演變,目前難以斷定。如果蘇聯要想在歐洲採取任何敵對行動,德國就會毫不留情地打倒它。德國已經在蘇德邊界陳兵百萬,準備隨時應付突然的事變。蘇聯如果進攻日本,德國將立即對日本實施援助。希特勒親自告訴松岡,美國和英國也正在拉攏蘇聯。危機一旦出現,德國將立即採取行動幹掉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