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九一八事變 大帥命喪皇姑屯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已經有年頭沒有對外進行大規模戰爭了,這對於以軍事立國,習慣於對外侵略擴張的日本來說很難得。20世紀20年代的兩次經濟危機以及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給日本經濟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國內的嚴重危機導致日本急於通過對外擴張來尋找出路。這次他們的目光瞄上了那片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飽歷了無數次苦難、戰火、掙扎的黑土地——中國東北(滿洲)。從一定程度上說,這裡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正起源地。

1926年12月25日,日本大正天皇去世,25歲的裕仁皇太子結束了5年攝政,正式走上前台,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百二十四位天皇。新天皇以《尚書》中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取年號為「昭和」。名字聽起來無比光明和諧,但正是這位裕仁,在不久的將來給亞洲尤其是中國人民帶來無窮無盡的災難。即位當天,裕仁就雄心勃勃地昭告天下:「明治天皇以其文武兼備的卓越素質,於內廣泛施教,於外屢建戰功,建立了豐功偉業。我將不忘祖訓,繼承遺志。」其欲對外侵略擴張之心昭然若揭。

裕仁即位之後不久,1927年4月,推行對華「強硬外交」的田中義一內閣上台。同年6月27日到7月7日,田中在東京召開了專門討論中國局勢問題的「東方會議」。會議認為,中國當前的混亂局面使得日本的在華權益遭到了嚴重威脅,特別是中國東北地區。此地關乎日本生命線的安全,必須刻不容緩地採取「自衛」措施。會議結束之後不久,7月25日,一篇洋洋洒洒4萬言的密奏《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呈送給天皇,這就是《田中奏摺》。

其核心內容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那幾句話:「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其實後邊還有,那就是「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國征服,則其他如中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於我,是世界知東亞為我國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其志真不在小也。

這個名聞天下的《田中奏摺》,一直以來是真偽難辨。對於這樣一份重要的奏摺中國是如何得到的,坊間有三種不同的說法。第一種是說張學良部下王家楨和旅日華僑蔡智堪從日本得來的,其盜取奏摺的驚險細節堪稱原始版的「諜中諜」。第二種是說諢名叫「洋和尚」的余日章花錢從日本買來的,這位余日章就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當年結婚時的證婚人。第三種是說蘇軍情報機關從日本得到的,後來由托洛茨基交給中國人翻譯公開。

日本人從頭到尾就沒承認有過這麼一份文件,中日雙方各自提出了一系列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這一持續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公案,至今仍無定論。借用北平市市長、第二十九軍副軍長秦德純在東京審判時候的一句話就是:「不管它到底是真是假,關鍵日本之後的行動就是按照那個說法一步一步實施的。」秦德純是個粗人,但這句說得還算有點道理。這篇文章肯定不會是田中義一親自寫的,但也肯定不是中國人寫的,它必定出自日本人之手,這一事實倒是連後來的松岡洋右和重光葵都不否認。

現今日本學術界一般認為這篇文章出自甲級戰犯鈴木貞一之手。當時東方會議的參與者外務次長森絡曾委託時任參謀本部作戰課參謀的鈴木貞一中佐寫一份關於「滿蒙政策」的秘密報告,鈴木就找了兩個人一起商量。這兩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河本大作和石原莞爾,其中河本更是以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隨員的身份列席了「東方會議」。

對於如何蠶食並最終佔有中國滿洲,日本國內存在兩大不同的派別。以田中為首的政治家、外交官、商界人員組成的穩健派認為,應該通過商租權、興辦企業、修築鐵路等手段實現蠶食,最終將東北從中國逐步分離出來,實現和平侵佔東北的目的。但以軍部和關東軍為主的激進派的觀點則更加簡單明了,那就是武裝佔領,不聽話的統統幹掉,又簡單又快!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極具爭議性人物,張作霖的確是依靠日本人的支持才控制了東三省。特別是在1925年11月,奉系著名將領郭松齡因為張作霖對南方革命軍用兵不滿而與馮玉祥約定起兵反張。當時奉軍的精銳都在郭松齡手上,情急之下,張作霖只好向日本人求援,後在關東軍的幫助下成功平定郭松齡。此舉使自認為對其「有恩」的日本人更覺得張作霖應該聽命於他們,對張作霖的所作所為更是處處指手畫腳。

其實張作霖並不甘心去做日本人的傀儡,他一反日本人「滿洲保全」的主張,開始積极參与關內的軍閥混戰,其勢力最大的時候甚至擴張到上海一帶。1927年6月,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北洋軍閥政權最後一任統治者。

羽翼漸豐的張作霖愈來愈對日本的橫加干涉表現不滿。明裡不敢反對,暗地裡卻小動作不斷,也就是俗話所說的「陽奉陰違」。更讓日本人生氣的是,這個土老帽張大帥竟然試圖逐漸擺脫日本的控制,做出自建鐵路,與英、美親近等一系列的「不法」舉動,在土地權等關鍵問題上更是裝聾賣傻,毫不讓步。日本對張作霖逐漸由希望變成不滿乃至失望。

1927年4月,田中義一內閣上台後,就開始多次向張作霖強索滿洲地區的鐵路權,逼張解決所謂的「滿蒙懸案」。田中的威逼激起了東北民眾的反日怒潮。1927年9月4日,瀋陽有兩萬人參加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高呼「打倒田中內閣」。在此情況下,張作霖未能答應日本在「滿蒙」築路、開礦、租地、移民等全部要求並有所抵制,這更為日本所不能容忍。日本關東軍則斷定,東北民眾的反日活動均系張作霖幕後指使,對他恨之入骨的關東軍從此開始密謀除掉張作霖。

在此之前,一直不顯山露水的關東軍開始逐漸走上歷史前台。關東軍被日本人驕傲地稱為「皇軍之花」,這支部隊的歷史要追溯到1905年。日俄戰爭中,日本取勝之後,中國東北成了日本的勢力範圍,俄國被迫把南滿鐵路的權益交割給日本。這麼長一段鐵路,沒人保護怎麼行?日本馬上以保護南滿鐵路權益為借口,成立了一支所謂的「滿鐵」守備隊,這就是後來關東軍的前身。由此看來,這關東軍起初不過就是個車站派出所,最多也就是個鐵路公安處的貨色而已。當時日本在其控制的東北地區設置了「關東州」,所以這支部隊才叫作「關東軍」。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關東軍便開始了盤踞中國東北長達40年之久的罪惡歷史。

最初,這支部隊歸關東都督府指揮。1919年,為了提升關東軍的地位,日本撤銷關東都督府,設立了許可權較小的關東廳,並在關東都督府陸軍部的基礎上組建了關東軍司令部,統帥駐紮在中國東北的日軍各部。關東軍從此直接受日本天皇指揮,與當時日本的朝鮮軍、中國台灣軍、中國駐屯軍並列,其獨立性也大大增強。由於當時的朝鮮、中國台灣相對穩定,只有東北最有可能鬧出事來,在此工作可謂「前途遠大」,因此致力於「解決滿蒙問題」的許多日本少壯派軍官就紛紛加入這支部隊中。

文人做事,瞻前顧後,說了不做;武人做事,雷厲風行,做了再說。針對張作霖所策劃的暗殺事件,其組織者就是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大佐。名字念起來拗口,但這個河本大作確實也就是大佐的命。抗戰結束後,逃脫了審判的河本跑到閻錫山手下效力,太原解放之後被解放軍俘虜,一直到病死在戰犯管理所軍銜還是大佐,20多年一點「進步」都沒有。

早在1928年初,河本便開始密謀刺殺張作霖。河本曾經說:「貫徹基本國策解決滿蒙問題是我一生的夙願,對於親日的中國軍閥能利用的時候就利用,不能利用的時候就設法消滅。」在4月18日寫給摯友磯谷廉介的密信中,河本就直言不諱地透露了「幹掉」張作霖的計畫和決心。為此,他精心選擇了京奉、南滿兩鐵路交會處的皇姑屯,並安排獨立守備隊第四中隊中隊長東宮鐵男大尉、第二大隊隊長神田泰之助中尉和朝鮮軍桐原貞壽工兵中尉負責實施,以200公斤烈性炸藥為張作霖布下了「必死之陣」。

1928年,北伐軍蔣、馮、閻、李對奉系發起進攻,張作霖所部奉軍全線崩潰。1928年6月2日,張作霖聲言退出北京。6月4日晨5時許,當張作霖乘坐曾經屬於慈禧太后的豪華列車返回東北,行駛至皇姑屯時,關東軍引爆了預先埋好的炸藥。張作霖這位亂世梟雄被炸成重傷,史稱「皇姑屯事件」。

事發之後,東宮大尉等人將幾具事先準備好的中國人屍體拋棄在鐵路現場附近,偽裝成「蔣介石派來的便衣特工」,試圖藉此掩蓋事實真相。

張作霖被送到奉天的「大帥府」時已奄奄一息,經搶救無效於6月4日上午9時30分死去,時年53歲。老張死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叫小六子快回瀋陽。」

這個小六子何許人也?他就是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有著重大影響,集英雄、狗熊於一身,褒貶不一、備受爭議的張作霖的大兒子張學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