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遠東 倫敦裁軍會議

前文說到,華盛頓會議規定了「海軍五強」主力艦的比例,但並沒有解決輔助艦的比例問題,這給各國加劇軍備競爭留下了巨大的空間。會後,各國立即劍走偏鋒,競相投入到建造輔助艦的軍備競賽當中。到1927年,各國已經建成和正在建造的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包括英國289艘合計610000噸、美國350艘513000噸、日本179艘347000噸、法國113艘225000噸、義大利75艘131000噸。不讓養老虎,那養一群狼也行,關鍵時候也管用。輔助艦的無序擴張增加了各國海軍軍費在預算中的比例,加重了各國的財政負擔。

正是在這樣的大形勢下,1927年2月10日,美國總統柯立芝邀請日本、英國、法國、義大利到日內瓦再次召開海軍會議,商討限制輔助艦的軍控問題。由於法國和義大利拒絕參加,只派出觀察員列席了會議,使得原來的「五魁首」變成了實際上的「三國演義」。

此時的日本首相是若禮次郎,若內閣任命海軍大將齋藤實為全權代表率團出席日內瓦會議。會議上,日本仍然堅持的70%原則當然遭到了美國和英國的聯合反對。可笑的是,日本的問題還沒解決,美國、英國倆親兄弟先打起來了。英國在全球擁有眾多的殖民地,海軍基地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只需要大量的輕巡洋艦就能滿足實際需要。而美國海外基地很少,需要能夠做長距離跨洋航行的重巡洋艦,美、英就此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吵。由於雙方都拒絕妥協,最終不歡而散,會議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對於日本來說,在日內瓦至少勉強堅持了加藤友三郎的思想。

1929年,西方世界爆發了資本主義歷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大危機從美國迅速蔓延到整個歐洲和全世界。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生產下降37.2%,企業大批破產導致失業工人超過3000萬人,主要國家的生產退回到20世紀初或19世紀末的水平,經濟損失高達2600億美元,超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損失。

1929年3月,赫伯特·胡佛就任美國第三十一任總統,在其就職演說中就強調了軍備縮減的必要性。同年6月,英國也由以親美政策與實現軍備縮減為選舉綱領的麥克唐納組閣。在日內瓦互不相讓吵得一塌糊塗的英、美,決定重新回到談判桌前。有著共同美好願望的兩國很快就達成了雙方均等的協定。在此基礎上,英國政府於10月7日由外交大臣亨德森向日、美、法、意四國發出關於在倫敦召開限制海軍軍備裁軍會議的邀請函。接到邀請函之後,各國相繼表示願意參加倫敦海軍會議。

1929年11月,日本參加倫敦會議的代表團正式宣告成立,帶隊的就是剛才提到的前首相若禮次郎。這個代表團中已經開始出現一些我們熟悉的名字,如山本五十六、豐田貞次郎、山口多聞、木村兵太郎、賀屋興宣等人。儘管此時他們還只是跑龍套的匪兵甲,但都會在正場的太平洋戰爭中成為主角。

早在1929年6月28日,海軍大臣岡田啟介就得到了內閣關於倫敦談判的「三原則」:一是水面輔助艦總噸數為美國的70%;二是在10000噸級、主炮口徑203毫米的重巡洋艦上也必須達到美國的70%;三是潛艇保持現有的78000噸。正式會議開始之前,日本駐英國大使松平恆雄和駐美國大使出淵勝次就分別與美英雙方就上述「三原則」進行磋商。前線傳來的都是令人失望的消息。兩位大使說,如果堅持上述原則不動搖的話,會議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徹底決裂。

加藤寬治現在已經去掉「小」字,升級為加藤,這時候已經榮升為海軍軍令部部長,職位的升遷使得加藤比以前更為強硬。1929年11月28日,他找到了當時的首相浜口雄幸,提出即使70%的比例也是不夠的,這是事關海軍和國家生死的底線,是「經歷過無以言表的刻苦訓練的海軍士氣之維繫」,加藤強調日本即使退出條約,也比放棄70%好。之前的11月26日,加藤告訴時任參謀本部作戰部部長的畑俊六少將,「甘冒放棄軍令部部長的位置,也要堅持70%的比例要求」。加藤還抬出了一尊「神」,他告訴浜口首相和外交大臣幣原喜重郎,已經83歲的東鄉元帥是支持70%的。由於受到加藤和小笠原長生等「艦隊派」關鍵人物的影響,東鄉已經逐漸由「條約派」轉化為「艦隊派」。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世界經濟危機的大形勢下,日本經濟也同樣舉步維艱。此時的日本首相是作風雷厲風行、外號「雄獅首相」的浜口雄幸。浜口首相的首要任務就是財政緊縮和加強與英、美的合作,以圖儘快改善經濟狀況。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決心要締結一項海軍協議。浜口選擇了曾兩次擔任大藏大臣、一次擔任首相的若禮次郎擔任首席談判代表。作為強有力的文官領袖,若之前就是華盛頓條約的忠實支持者。在即將到來的倫敦會議上,他認為「毫不妥協地堅持70%的比例是不明智的」。除了若為全權代表外,海軍大臣財部彪、駐英大使松平恆雄、駐比利時大使永井松三也都是代表團的主要成員。最高海軍顧問是「艦隊派」的安保清種,排名第二的就是山本五十六,此時的山本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艦隊派」。

日本龐大的代表團懷揣著政府與海軍共同制定的原則,於1929年11月30日從橫濱啟程,應美國之邀先行赴美。12月16日,若在白宮同美國總統胡佛舉行了會談,重申了日本對美國70%的要求。由於正式會議還沒開,美國方面對此並沒有進行答覆。隨後代表團一行於1929年12月27日到達英國倫敦。

1930年1月初,美國、法國、義大利各國代表團也相繼來到。美國代表團陣容堪稱豪華,首席代表、國務卿史汀生在回憶錄中寫道:「那是我一輩子見過的美國派出參加國際會議的最大代表團。」之前在日內瓦,主要是由於海軍軍官的爭吵,會議毫無結果,胡佛總統一氣之下,沒有讓海軍軍官參加代表團,只是讓他們輔助提供諮詢,從中也可以看出美國的誠意。

用史汀生的話來形容這兩個同樣龐大的代表團的最大區別是,「日本代表團內部充滿了矛盾和爭議,而美國代表團是一個和諧一致的集體,每個人都在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工作」。

1930年1月21日,倫敦海軍裁軍會議在英國上院畫廊正式召開,當天倫敦的大霧彷彿也預示著前途的不可預測。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希望各國不以私利為重,永久消除文化發展中的障礙。隨後,英國首相麥克唐納、美國全權代表史汀生、日本全權代表若禮次郎以及法國、義大利的代表都發表了高屋建瓴、語重心長的參會感言,冠冕堂皇的語言中沒有任何實質性內容:所有人的講話中都沒帶任何數字,不過是純粹的外交辭令而已。

日本按計畫拋出的提案立即遭到英、美的強烈反對。美國堅持非主力艦的噸位比例應按照主力艦的比例執行。於是又出現了10年前在華盛頓會議上的6∶10與7∶10之爭。雙方各執己見,爭執不下,走進了死胡同的會議幾次瀕於破裂。

美國代表史汀生警告若,如果日本不接受美國60%的標準,美國將繼續擴充海軍。不僅如此,美、英還暗示,如果日本不遵守華盛頓會議確定的比例,美、英兩國將組成針對日本的軍事同盟,以施加軍事壓力的方式迫使日本就範。

2月20日,若發電報給政府,說明會議如果按這種情況繼續開下去的話,必然導致決裂。政府回覆主張絕不能使會議決裂,務必努力促使其成功。為了找到擺脫困境的辦法,日本代表松平恆雄和美國代表里德開始在會下進行協調,以期能找到新的突破口。這兩個人最後提出了非官方的「里德—松平協議」,答應給予日本總噸位69.75%的比例。在重巡洋艦方面允許美國18艘,日本12艘,也就是60.2%。為了使日本滿意,美國接受了一個複雜的安排,18艘重巡洋艦中的最後3艘,分別在1933年、1934年、1935年開工建造,也就是在1936年、1937年、1938年完工。因此,日本將在1935年達到72.2%、1936年達到67.8%、1937年達到63.8%、1938年達到62%的比例。不過日本已經擁有8艘重巡洋艦,還有4艘接近完工,也就是說,日本在之後不能再建造新的重巡洋艦,而美國還可以建造14艘。關於潛艇,雙方都可以建造52700噸,這意味著日本不能建造新的潛艇來進行更新。到1936年,日本潛艇噸位將從78000噸減少到52700噸。里德強調,這是美國的底線。

若對兩人達成的協議表示滿意,他認為已經基本滿足了日本70%的比例要求。至於潛艇,他認為美國同意和日本在數量上持平已經是「美國做了很大的讓步」。若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政府的指令和意圖,「所以我認為現在可以簽署條約」,他發給國內的電報里說。

在日本內部,以「條約派」為主的海軍省山梨勝之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