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遠東 華盛頓會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表面看,和平已姍姍來到,但世界並沒有因此風平浪靜。隨之而來的,就是列強各國為角逐海上霸權所掀起的軍備競賽。美、英、日三國在這場如火如荼的競賽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美國在巴黎和會上憋了一肚子火,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軍事實力還沒有達到「會當凌絕頂」的地步。美洲大陸有大西洋和太平洋東西拱衛,在美洲又沒有誰敢打美國的壞主意,因此美國決定率先發展海軍,其仰仗的就是自己急速膨脹的工業和金融實力。早在1916年8月,美國威爾遜總統就宣布,在3年內建造10艘超級無畏艦和6艘戰列巡洋艦,打造一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軍」,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快的造艦計畫。此舉也等於向世界海軍霸主大英帝國發出了挑戰書。威爾遜曾經這樣說:「我想再去參加和平會議時,往口袋裡塞進所有能裝下的武器以贏得公正。」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受到重大消耗的大英帝國,此時已經是力不從心。面對咄咄逼人的美國,世界老大當然丟不起面子,英國立即不甘示弱地提出,要建造4艘超級戰列艦。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表示:「大不列顛寧願花盡最後一分錢,也要保持海軍對美國或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優勢。」話說得似乎鏗鏘有力,但底氣已明顯不足。此時的英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昔日的日不落帝國輝煌不再,再也不敢提保持海軍的「兩強」(即海軍力量要超過排名第二、第三之和)優勢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同樣發了橫財的日本為了與美、英一爭高下,也雄心勃勃地大力推進早已制訂的「八八艦隊」計畫,即建立以八艘戰列艦和八艘裝甲巡洋艦(後改為戰列巡洋艦)為核心的強大艦隊,還提出主力艦每八年要更新一次。

有紅花也就會有綠葉,緊接著法國和義大利也興緻勃勃地加入了競賽行列。一時間,各大海軍強國的造船廠內叮叮噹噹、人聲鼎沸,好一派繁忙景象。大家你造一艘,我造兩艘,從大西洋、地中海到太平洋,一場看不見硝煙的軍備大戰悄然興起並愈演愈烈。

牛好吹,活難干。海軍不像陸軍那樣發桿槍就能上陣,水兵的腳下是甲板不是陸地。一定程度上說,打造海軍跟燒錢差不多。時隔不久,大家都逐漸嘗到了軍備競賽的苦頭。伴隨著一艘艘戰艦的下水,各國的軍費開支陡然大增,財政紛紛捉襟見肘。

被第一次世界大戰折騰得財力匱乏的英國首先就奉陪不起,現在硬撐著加入軍備競賽真是苦不堪言。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了橫財,但國力最弱的日本也逐漸感到力不從心。為了實施「八八艦隊」計畫,對海軍的撥款已佔到了整個國家預算的1/3以上。美國雖然財大氣粗一點,但要真正壓倒英、日也絕非易事。況且作為民主國家,來自國內民眾的反軍備壓力巨大。列強的軍備競賽逐漸陷入了困境。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1921年7月,美國總統沃倫·哈定正式向英、日、法、意、比、荷、葡、中等國發出了召開華盛頓會議的邀請,會議主要議題有兩個:一是限制海軍軍備;二是討論遠東和太平洋的秩序問題。為此,除由九國代表參加的大會外,還設立了由美、英、日、法、意五國組成的「縮減軍備委員會」和由九國組成的「遠東和太平洋問題委員會」。看上去,來的國家不少,真正說了算的不多。會議實際上是在美、英、日三國的操縱下進行的。

參會各國為了在會議上爭得對己有利的條件,可謂煞費苦心。前文提到,日本1907年出台的「帝國國防方針」中,除了將美國作為假想敵和打造「八八艦隊」兩項主要內容,還有一項就是:在戰略上按照美國海軍70%的標準保持實力。

有關日本海軍必須保持在美國水平70%這一數據,是1907年由日本海軍兩大戰略家秋山真之和佐藤鐵太郎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得出的結論。這一計算的前提是,入侵的敵軍艦隊需要比日軍的防守艦隊擁有至少50%的優勢,才有可能打贏戰爭。如果日本海軍有美國70%的實力,相應地也就是美國有日本143%的實力,美國就不能確保對日本進行一次成功的進攻。如果日本只有美國60%的實力,則相應地,美國就有對日本166%的優勢。日軍如果按照70%的比例和美國開戰,秋山認為日軍獲勝的概率在50%左右。佐藤則稍稍樂觀一些,他認為日軍稍佔上風。綜合結論是沒有70%就沒有絕對的安全。也就是說,60%和70%之間,僅僅是10%的差異將決定未來戰爭的最後勝負。

這一理念逐漸成為日本海軍的共識:70%是最低安全指標,攻不足則守有餘。為了驗證這一數據,日本在隨後的幾十年里進行了無數次的兵棋推演和海上操練。我們之後多次要提到兵棋推演。1902年,秋山真之到海軍大學任教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入美國先進的「兵棋推演」。可以說,70%這個數字折磨了日本海軍足足30年之久,直至珍珠港事件爆發。

但這個70%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美軍的進攻必須從珍珠港出發。如果美國在關島和菲律賓建成了大型海軍基地的話,這個70%對於日本就變得毫無實際意義。

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大洋彼岸那個最偉大的海軍戰略家、秋山真之的恩師馬漢也認為,菲律賓距離珍珠港是3000英里,如果美國艦隊從珍珠港出發,途中受到磨損、船底污泥、沿途敵人的侵擾、官兵士氣不斷下降等因素的影響,每前進1000英里,戰鬥力就會下降10%。等到了西太平洋,美國海軍就只剩下70%的戰鬥力和日本交鋒,只能有「成敗參半的機會」。高手不愧為高手,師徒也可謂是心靈相通,隔那麼遠都能想到一起。

日本對於華盛頓會議的準備,從1919年6月就已經開始,其主導者就是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海軍大將。大家可能還有印象,他就是日俄戰爭時聯合艦隊的參謀長,關鍵時候曾經帶領參謀把受傷的東鄉平八郎抬進司令塔內。我們之後稱為「大加藤」。從第二次大隈重信內閣開始,直到他擔任首相的5屆內閣,共7年10個月的時間裡,他一直擔任或兼任海軍大臣,時間之長,在歷史上居第二位,僅次於齋藤實海軍大將。難得的是,大加藤被譽為日本海軍中最傑出的「將軍政治家」,後來甚至被日本史學家稱為海軍中唯一的政治家。英國人也稱他為「一個領先於世界的政治家」。

大加藤深知日本國力與美國的巨大差距。作為「八八艦隊」的主要倡導者,視野開闊的大加藤綜合考慮了經濟、政治、外交關係等諸多因素以及與美國改善關係的現實需要,希望能夠停止危險的軍備競賽,以此避免將來可能與美國的戰爭。作為一名溫和派的海軍官員,在接到美國邀請參加華盛頓會議的通知時,頭腦清醒的大加藤認為這不啻一個「天賜良機」。

大加藤是幸運的,他得到了內閣首相的全力支持。當時任首相的就是日本歷史上第一位正式政黨內閣的「平民首相」原敬。原敬成功地以政黨政治取代之前的藩閥政治,他主政的年代成為日本「大正民主」的象徵。原敬認為在戰後國際社會中,與英、美特別是美國建立良好關係,對日本來說至關重要。他甚至在日記中寫道,「日、美、英三國進行合作對國家的將來極為有利。反之,如果日本與美國關係疏遠那將是十分危險的」。為了減少與歐美各國間的摩擦,他把日中友好作為對華的基本政策,甚至表露出歸還山東權益的意願。考慮到日本的財政狀況,始終堅持「政治應高于軍事」的原敬認為大規模擴軍是無益的,美國總統哈定呼籲召開裁軍會議,正好給了原敬一個很好的台階。

原敬當即對美國提出的裁軍提案表示歡迎,同時認為,只有從海軍實力派人物加藤友三郎出馬才能說服海軍方面接受可能簽訂的條約。由於具有相同或類似的觀點,原敬首相肯定會無條件地支持大加藤。會前,原敬曾經向大加藤承諾,讓他不要受任何國內政治派別的影響。可惜的是,在華盛頓會議召開前一周的11月4日下午19點多,原敬在東京火車站被鐵路搬岔工中岡艮一刺殺,成為明治維新之後第一位被暗殺的首相。不辱使命的大加藤最後頂著巨大的壓力完成了條約的簽訂,出色地完成了原敬交給的任務,也算告慰了原敬的在天之靈。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原敬和大加藤那樣的覺悟。日本代表團的首席海軍顧問就是海軍大學校長加藤寬治海軍中將,我們之後稱之為「小加藤」。小加藤是「海兵」第十六期的首席,日本海軍中首屈一指的炮術專家。作為一個純粹的海軍軍官,小加藤強烈反對縮減軍備。儘管當時職位並不太高,但小加藤代表的卻是海軍內部人數眾多的反裁軍隊伍。在隨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大加藤、小加藤分別代表了日本海軍內部的兩大派別。

純粹從軍事角度看待日本國防問題的小加藤素以強硬著稱。曾經有人這樣形容他,「他不是那種會耐心等柿子熟透掉下來,而是等不到柿子成熟就會一竿子打下來的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海上武士」。與大加藤的理性和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