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甲午戰爭 世界第九之北洋水師

大清被西方列強欺負是早已習慣的事。趙太爺打頭咱忍了,可現今連你王胡和小D也來撒潑,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大清一貫看不起的日本竟敢貿然侵台,還藉機敲竹杠的事實,在清廷立即激起了軒然大波。於是群臣紛紛上奏,提議發展海軍加強海防,這引起了老想有所作為但又說了不算的光緒帝之高度重視。

雖然沒什麼實權,但畢竟還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由此在光緒帝的主持下,大清開展了一場關於海防戰略的大討論。在此過程中,文華殿大學士、首輔、直隸總督李鴻章高屋建「瓦」地指出:「泰西雖強,尚在七萬里之外。日本近在肘腋,伺我虛實,將永為中土之患。」

綜合各方面意見,1875年5月30日,清廷決定分別成立北洋水師和南洋水師,任命李鴻章為北洋通商事務大臣總管北洋水師,沈葆楨為南洋通商事務大臣總管南洋水師。

朝廷議定,每年從海關和厘金收入中提取400萬兩白銀作為海軍建設的軍費,由南、北二洋分配使用。當時大清海軍共分四支:北洋水師負責山東及以北之黃海,南洋水師負責山東以南及長江以外之東海,福建水師負責福建、南海,另外還有廣東水師。作為南洋大臣的沈葆楨認為,400萬兩白銀打造一支艦隊都不寬裕,「與其同創同弱」,倒不如優先發展北洋水師,因為相比較而言,北洋水師的作戰區域京畿重地更為重要。考慮到中國當時的主要假想敵是日本,清廷採納了沈葆禎的建議。初步設想是等北洋水師實力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以一化三變為三洋水師」。

1875年,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受命創設北洋水師,北洋水師的成軍之路由此開始。前面提到的原因,建軍之初的北洋水師就走上了對外購艦之路。

1879年11月,北洋水師向英國米切爾船廠訂造的第一批軍艦——「鎮東」號、「鎮西」號、「鎮南」號、「鎮北」號4艘蚊炮船——回國,兩年後回國的還有「鎮中」號和「鎮邊」號。名字聽起來那是相當嚇人,等於把四面八方全給鎮住了。一看數據就知道完全是兩碼事,這6艘船的排水量都只有440噸,航速10節。一分價錢一分貨,每艘也只花了15萬兩白銀。據說這種蚊炮船塊頭雖小,但戰鬥力不弱,能讓人像被蚊子咬那樣難受。可惜幾隻蚊子一般咬不死人,這些小船當然不能作為艦隊的主力艦隻來使用。

1881年,從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訂造的撞擊型巡洋艦「揚威」號和「超勇」號加入北洋艦隊。這兩艘艦排水量1350噸,航速15節,每艘造價65萬兩。北洋艦隊終於有了像樣的主力艦。也就在這一年,李鴻章的親信,以勇猛著稱的淮軍提督丁汝昌入主北洋艦隊。

在此期間,李鴻章發現從英國訂造的軍艦價錢偏高,還存在不少缺陷,因而轉向造艦質量更高、價格更加低廉的德國訂造軍艦。1880年12月,大清與德國伏爾鏘船廠簽訂了一個大合同:斥巨資340萬兩打造兩艘巨型鐵甲艦,這就是後來威震遠東的「定遠」號和「鎮遠」號。同時花費68萬兩白銀訂造了一艘巡洋艦「濟遠」號。難得的是,這次大清還派出了由後來北洋艦隊副司令劉步蟾帶隊的監理隊伍,全程監督造艦,防止偷工減料,附帶還派出一個學習隊伍隨艦實習,看起來真像是那麼一回事。

1881年11月,第一艘鐵甲艦「定遠」號順利下水。第二年11月,「鎮遠」號下水。再一年的12月,「濟遠」號下水。本來這些艦隻1884年就應該交付大清使用,但當時由於中法戰爭爆發,而德國是中立國,不能交付戰艦,所以一直到中法戰爭結束之後的1885年11月,三艘主力艦才一起回到天津大沽港。

1885年,李鴻章再次以170萬兩白銀向英國訂購「致遠」號和「靖遠」號,以174萬兩向德國訂購「經遠」號和「來遠」號。1887年,北洋水師將領鄧世昌、林永升、葉祖珪、邱寶仁出洋接艦,秋天回國。至此外購軍艦全部到位。

戰艦有了,人才也不能缺。早在1887年,大清就先後派出38人去英、法等海軍強國學習。可以說,除了丁汝昌之外,北洋水師的主要軍官、主力艦艦長是清一色福建船政學堂畢業生,其中大部分還是從英、法回來的海歸派,操一口流利的英語,純粹的國際化人才。更有不少人還在當時最牛的英國艦隊實習過,也算是有知識見過大世面的人了。來看一下這些後來下場凄慘的悲劇性人物。

丁汝昌,52歲出任北洋水師提督,相當於艦隊司令,對應西方的軍銜相當于海軍中將。

劉步蟾,右翼總兵,也就是艦隊副司令,相當于海軍少將軍銜,「定遠」號艦長(當時大清叫管帶),海歸。

林泰曾,左翼總兵,相當于海軍少將軍銜,「鎮遠」號艦長,海歸。

鄧世昌,「致遠」號艦長。

葉祖珪,「靖遠」號艦長,海歸。

方伯謙,「濟遠」號艦長,海歸。

林永升,「經遠」號艦長,海歸。

邱寶仁,「來遠」號艦長。

黃建勛,「超勇」號艦長,海歸。

林履中,「揚威」號艦長。

楊用霖,「鎮遠」號繼任艦長。

林穎啟,「威遠」號艦長,海歸。

李和,「平遠」號艦長。

薩鎮冰,「康濟」號艦長,海歸。

主力艦「八大遠」中除了「平遠」號由福建船廠建造之外,其餘全是英、德建造的新型艦隻。

在大力購艦的同時,大清還斥巨資在黃海附近修建了三大海軍基地:威海衛、旅順和大沽口,這三個基地也在1890年前後陸續完工,可謂萬事俱備東風也來了。一切看起來都順風順水,形勢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

1885年10月,清廷下令設立海軍衙門,醇親王奕總理海軍衙門事務。這個奕來頭可不小,他是當今皇上光緒帝他親爹,當權派慈禧太后的小叔子。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師頒布《北洋水師章程》正式宣告,艦隊司令部設在威海衛軍港之內只有3.15平方公里的劉公島。

粗看起來大清的這種定位非常高明。威海衛與旅順「勢成掎角,互為聲援」,扼守渤海通道,拱衛京畿重地,其目標是「收海口、保津沽、衛京師」。但是仔細一思量,就知道這是一群沒出息的貨色。從戰略定位上看,這樣強大的艦隊一開始就定位在了看家護院之上,任務就是防守型的看大門,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李鴻章曾自豪地形容他的北洋艦隊:「以之攻人尚不足,以之自守則有餘。」相反,基本同期建軍的日本海軍崇尚進攻,追求的是制海權。仗還沒打,北洋水師在氣勢上已經輸了不止一籌。

遠東的大清和日本都在花大力氣建設海軍,這不能不引起西方各國的關注。1888年,《美國海軍年鑒》破天荒地將北洋艦隊排在了世界第九位,前八名分別為「英、法、俄、普、西、奧、意、美」。1891年,英國《武備報》評選大清海軍裝備實力為世界第八、亞洲第一,而日本海軍排名世界第十六。美國同時認定大清陸軍穩居世界前三,不清楚是不是在故意忽悠人。面對這些言不由衷的讚譽,清廷大員也是得意揚揚,有關奏報中甚至出現了這樣的豪言壯語:「吾大清快槍快炮之多,甲乎天下!」

這樣的虛名同樣使李鴻章意氣風發。可俗話說,「槍打出頭鳥」,李鴻章權傾朝野,還受到當權派慈禧老太的信任,因此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彈劾之聲不絕於耳。他的北洋艦隊同樣很快就成為眾矢之的。當時普遍的說法是,打擊北洋艦隊,就是打擊李鴻章。

和明治天皇麾下群臣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相反,大清國朝廷內部可謂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光緒皇帝雖沒有實權,但屁股還佔著皇帝的位置。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帝師翁同龢與李鴻章的關係,那就叫「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當年大清鎮壓太平天國時期,曾國藩曾經參過時任安徽巡撫翁同書一本,一看名字就知道這個翁同書和翁同龢有關係。不錯,就是他親哥。這一本,導致翁同書被免職流放,一下子氣死了翁同龢他老爺子翁心存。執筆寫出奏章的就是當時還在曾國藩手下當差的李鴻章。對於翁同龢來說,和李鴻章那是有殺父欺兄之仇,不共戴天之恨。加上光緒和慈禧之間的矛盾,後黨首領李鴻章和帝黨掌門翁同龢簡直到了家仇國恨一起算,見面就想掐脖子的地步。1888年,時任戶部尚書,也就是財政部長的翁同龢,藉機以籌備慈禧大壽慶典為名,大幅度削減北洋水師經費,嚴禁北洋水師再添加新的「艦、炮、軍火」。

相對於陸軍的發條槍就能打仗,打造海軍基本跟燒錢差不多。經費的大幅度削減,令北洋水師處境尷尬,舉步維艱。首先是燃煤問題。北洋水師的用煤來自開平煤礦,開平煤礦最好的是第五工作面所生產的五槽煤,「質量最好,西人有用其煤者,謂此乃上品,煙少火白,為他國所罕有」。但開平煤礦總辦張翼只給北洋水師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