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明廷在覆滅前的掙扎 第二節 調吳三桂部進關之議

孫傳庭統率的陝西三邊官軍覆沒後,朱由檢感到手頭可以用來抵擋農民軍東進的兵力十分單薄,除了抽調駐守寧遠的遼東總兵吳三桂部以外,再也沒有其他選擇了。於是在正月十九日召對大臣時,正式指示調吳三桂部進關。在調兵的問題上,又一次表現了明廷的內部矛盾。朱由檢非常清楚,吳三桂部入關,無異是放棄寧遠,使山海關外的土地、漢民落入滿洲貴族手裡。為了避免使自己承擔「棄地」的惡名,他一方面指示只抽調五千名精兵隨吳三桂前往山西助剿,說什麼關外「余兵尚多」,未嘗不可以支撐局面;另一方面又示意大臣們主動承擔責任,說「此等重大軍機應行與否,原應先生每(們)主持擔任,未可推諉延緩誤事。」

然而,實際情況是,吳三桂的五千精兵一撤,剩下濫竽充數的明軍,根本無法抵擋滿州貴族軍隊的進逼。而且隨著吳三桂主力的進關,勢必出現人心不固,關外軍民蜂擁入關避難的局面。大臣們深知朱由檢的為人,唯恐招來殺身之禍,竭力避免自己承擔風險。首輔陳演首先打出「一寸山河一寸金」的旗號,堅決反對「棄地」 。在回奏揭帖里,陳演等大臣先把朱由檢恭維一番,說調吳部精兵入關「誠為滅寇勝著」,接著筆鋒一轉:「第關寧迫切神京,所系尤重。三桂兵五千為奴(指滿洲貴族)所畏,不獨寧遠恃之,關門亦恃之。雖緩急未必能相救,而有精兵在彼,人心自壯。倘一旦調去,其餘皆分守各城堡之兵,未必可用也。……萬一差錯,臣等之肉其足食乎?此真安危大機,臣等促膝密商,意旨如此,實未敢輕議也。……臣等迂愚無當,誠不敢以封疆嘗試,伏乞聖裁!」 兵部尚書張縉彥乾脆把問題挑明,說:「三桂之調不調,視寧遠之棄不棄,兩言而決耳。」 朱由檢卸責於下的算盤落了空,只好自己決策放棄寧遠。他說,「收守關(指退守山海關)之效,成蕩寇之功,雖屬下策,誠亦不得已之思。」 表面看來,調吳三桂部入關的方針在正月下旬總算確定了下來,實際上仍然在扯皮。首輔陳演為了把責任推個一乾二淨,再次召集大臣合議,意在分擔責任。廷議通過後,他又千方百計地拖延時間,「具揭以為外邊督撫未必來,亦當僉同」 ,「請行督、撫、鎮再議寧遠棄後關門作何守法?軍民作何安頓?總欲完其不敢任之局也。」 朱由檢被弄得心煩意亂,只好下「聖諭一道,差官前去,及取回奏。」 經過這樣反覆協商,遷延了一個多月,直到二月底,吳三桂入關之議仍然沒有付諸實踐。

三月初,大順軍已經逼近畿輔。明廷才在初四日詔封吳三桂為平西伯、薊鎮總兵唐通為定西伯、掛平賊將軍印援剿總兵左良玉為寧南伯、鳳廬總兵黃得功為靖南伯(不久又補封劉澤清為平東伯);同時命令吳三桂、唐通等統兵入衛京師。吳三桂部因為距離較遠,直到大順軍佔領了大同、宣化,兵鋒直指京師時,才在三月十三日進關 。首輔陳演眼看大廈將傾,就告病回家,陛辭時口稱「贊理無效,臣罪當死。」朱由檢明知正是陳演等人的油滑才使自己吃了大虧,不禁火冒三丈,大罵道:「汝一死不足盡其辜。」 就這樣,原來策劃調吳三桂部入晉抵擋大順軍的計畫由於上下推諉,終於全部落空。

按當時的形勢和雙方兵力對比來分析,即便吳三桂部在正月下旬開始進關,也無法實現朱由檢的戰略意圖,挽救不了明王朝覆滅的命運。因為大順軍不僅在東征的兵力上遠遠超過明政府所能抽調的兵員,而且大順軍除了主力由大同、宣化進軍居庸關,從北面攻取北京以外,還有兩路偏師分別由大將劉芳亮等率領經懷慶、長治、畿南取道河間府北上及大將任繼榮、馬重禧率部由山西出固關,取真定,形成三路包抄京師的態勢。相形之下,吳三桂部區區數千官軍,不過是杯水車薪,根本無法分頭迎敵這三路大軍。但是,抽調吳三桂部進關所經歷的周折,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明王朝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重重,加速了它自身的滅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