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孫傳庭部的覆滅和李自成西安建國 第七節 寧武之戰和勢如破竹的進軍

寧武之戰是大順軍渡河東征以後,佔領北京以前進行的唯一戰役。這裡的守將明總兵周遇吉十分頑固,驅使士卒據城抵抗,最後落得個兵敗身死。正是由於周遇吉逆潮流而動,在一片倒戈聲中敢於負隅頑抗,博得了反動統治階級的讚揚。他們抓住寧武戰役編造了許多謊言,後來的史家不察,往往輕信盲從。這些謊言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渲染寧武戰役的激烈程度,把這次戰役持續的時間說得很長;二是誣衊大順軍攻克寧武以後,把城裡的老百姓都殺光了;三是誇大戰役的後果,把大順軍的勝利描繪成慘勝,甚至毫無根據地說李自成等人,由於士卒損失過多曾一度打算退回關中。下面就依據可靠史實,對以上三點進行必要的考辨。

一、《明季北略》卷二十《周遇吉寧武大戰》條中說,「遇吉設奇制勝,每戰必勝」,相持半月,至三月初一日才被大順軍攻克城池。這是不真實的。據康熙二十一年《山西通志》卷三十《雜誌》載,李自成是在「二月十六日自太原起身,數日至寧武」;崇禎十七年三月《兵部為賊勢已壓雲境等事》行稿說,大順軍「二十日過雁門關,二十一日攻寧武」 ;據乾隆十五年《寧武府志》卷十一,大順軍攻克寧武的時間是二月二十二日。這就清楚地表明,整個寧武戰役首尾不過兩天。就官軍而言,當時已經是強弩之末,士氣不揚,只是在周遇吉的逼迫下才勉強迎敵,根本就沒有「相持半月」之事。

二、大順軍攻取寧武時,周遇吉被擒處死。但是,大順軍並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地殺戮平民。乾隆《寧武府志》記載:

「賊初破寧武,亦不甚殺戮,旋引兵而東。明日,賊別部在城中者忽樹藍旗,遂肆戕虐,被禍者數千人,其偽總兵尤世祿所為也。王珻作《節錄補》而謂『賊恨其久不下,屠殺一盡,血流成波。』亦失其實,蓋但得諸傳聞耳。」

這裡說的偽總兵尤世祿,是義軍攻佔榆林時投誠過來的將領。他曾經任過明朝山西總兵,革職後居住在寧武,同山西官紳結下了宿怨,被攆回原籍榆林 。大順軍進攻寧武之前,尤世祿奉李自成之命,以過去曾與共事的關係,到城下去招降周遇吉。周遇吉翻臉無情,彎弓相向,雖然沒有射中,卻又結下了新仇。可見,攻克寧武以後殺了幾千人,也還是剛剛投降過來的明朝將領尤世祿的個人報復行動。《平寇志》等書說,「賊屠寧武,嬰穉不迴」,完全是地主階級文人別有用心的捏造。

三、這次戰役持續的時間不長,規模也比較有限,大順軍在攻城過程中的傷亡自然不會太大。可是,《明季北略》卷二十《周遇吉傳》中,卻煞有介事地說:「廿五日,賊(指李自成)集頭目計曰:『寧武雖破,受創已深。自此達京,尚有大同兵十萬,宣府兵十萬,居庸兵二十萬,陽和等鎮兵合二十萬。盡如寧武,詎有孑遺哉!不若回陝休息,另走他途。』已刻期明早班師」,云云。根據可信史料的考核,這裡所列出的大同至居庸關官軍數目,完全是信口開河。我們知道,在明末農民戰爭中,各部義軍都非常注意偵察敵情,李自成對官軍的實力肯定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作者借李自成之口誇耀官軍實力,妄稱大順軍已刻期班師,「回陝休息」,無異是痴人說夢。

寧武戰役以後,李自成、劉宗敏率大軍繼續北上,三月初一日到達大同 。這裡的兵民早就要求歸順,明朝代王朱傳火齊卻責令守城。大同總兵姜瓖自知力量單薄,難以抵敵,遂開門投降 。大同巡撫衛景瑗被俘,由於他薄有令名,李自成懇切地開導他:「我米脂一民耳,今日至此,天命可知,爾真好官,爾降仍用爾撫大同。」過了三天,李自成見他不肯投降,爽朗地說,「爾真忠臣,我且驛乘送爾還家。」衛景瑗卻死心塌地要為明王朝「殺身成仁」,請求速死。李自成說:「我必不殺爾。」衛景瑗唯恐做不成忠臣孝子,自己跑到海會寺自經而死。李自成得報後仍然給了五十兩銀子,派人把衛的喪柩送回韓城老家 。對於明朝代藩,李自成卻毫不手軟,下令殺了朱傳火齊全家。義軍離開大同之前,派制將軍張天琳留守。

大同的投順,在敵人的營壘里引起了連鎖反應。明宣大(宣府、大同地區)總督王繼謨駐地為陽和(今山西陽高縣),義軍還未到,軍民就紛紛準備迎接。王繼謨在一六四四年舊曆三月上旬給朝廷的題本中說:「該臣見得陽和將士人民俱欲迎賊,出示嚴戒,惕以軍法,而犯迷終不可解。」為了給部下鼓氣,王繼謨在關帝廟召集全城文武官員歃血盟誓,自己「大聲激烈,灑淚傾肝」,而「諸人但默默虛應而已」。屬部各標將領「俱密寫稟迎賊」,使他感到「一時已如異世」。王繼謨於無可奈何之中,打算帶領親丁百餘人護送庫銀一萬餘兩逃回京師。不料剛走到天城衛,「眾兵吶喊震天,又將其好馬及餉銀盡奪,挾去投賊矣!」這位總督一方的明朝大員不勝感慨,哀鳴道:「看此時候,無一兵一將一民不反面向賊。」「臣煢煢孤身,止有歸命於皇上而已。」朱由檢閱報後氣急敗壞地批示道:「王繼謨奉旨援雲(指大同),此時正當推誠鼓眾,奮勵圖功。據奏兵將潰散,不服調遣,平日料理安在?姑著戴罪收拾兵將,立解雲圍。不得飾詞規避,以干大法。」此時大同已投降數日,王繼謨成了光桿司令,叫他「收拾兵將,立解雲圍」,只能表明朱由檢已經急得發昏了 降了,見趙士錦《甲申紀事》。">。

大順軍到達陽和時,明陽和兵備道於重華,「郊迎十里,士民牛酒塞道。」 宣府(今河北宣化)總兵王承胤也先期派人到大同遞表投降,接應大順軍先頭部隊千人潛入宣化。民間早已喧傳大順軍「所過秋毫無犯,發帑賑貧,赦糧蘇困,真若沛上亭長、太原公子復出矣。」 均急不可待地盼望義軍早日到來。三月初六日,大順軍主力到達宣化 ,宣府巡撫朱之馮妄圖負隅頑抗,在城頭勒令軍士同義軍作戰,「軍士抱手默然無動者。蓋一切大炮之火線已絕其火,門已俱塞實,不能發矣。」朱之馮見大勢已去,急得仰天大哭。王承胤分守南城,當即大開城門迎接義軍入城。「滿城結綵,或帛或布,無者繼以紙。百姓胸前皆粘『順民』二字,焚香跪接。」 朱之馮自縊而死。李自成巡視全城時,王承胤「跪之前稱賀」,面有德色。李自成對他這種自矜功伐頗不以為然,當面問道:「此誰家城?」王承胤滿面惶恐,無言以對 。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