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張獻忠起義軍的進軍湖廣、江西 第一節 張獻忠部的轉戰豫皖

張獻忠部義軍的攻克襄陽,是明末農民戰爭進入高潮的重要標誌之一,但這個勝利是通過奇襲方式取得的,當時義軍的實力仍然比較有限。因此,儘管在襄陽得手,但張獻忠和羅汝才對西據鄖陽、興安一帶的左良玉部官軍還有所顧忌。他們搶在左部回援之前就渡過漢水向東轉移了。崇禎十四年二月,起義軍佔領河南光州(今潢川縣),四月間一度折入湖北,攻克了隨州。不久又北上河南,攻南陽不下,轉破信陽、泌陽。明廷急調左良玉部官軍入豫追剿,張獻忠則乘虛突至鄖陽地區,七月間攻克鄖西縣。這時,羅汝才部留在河南,改同李自成軍聯合作戰。張獻忠部失去了一支有力的同盟軍,力量頓形單薄。這年八月在河南信陽同左良玉部官軍作戰中,張獻忠大敗,部將沙黑戰死,兵員、馬匹損失甚多。

信陽失利之後,張獻忠就謀求同其他義軍匯合。開初,他打算北上同李自成、羅汝才部一道合攻開封。後來卻改變主意,由豫東轉入安徽,同革、左五營靠攏了。有的史籍記載說,崇禎十四年九月張獻忠敗於信陽以後,「所從不過數十騎,自成欲以部曲遇之。不肯曲。自成將殺之,汝才力止曰:『留之擾漢東,以分官軍之勢,可乎?』資以五百騎,揮曰:『亟引而東,合革左,此非若所當留也。』獻忠乃東奔。……」 。從現在查考所得,可以判定這一記載是虛假的。崇禎十四年九月初九日明太和知縣王瑋在題為《為飛報緊急賊情事》的報告中說,「據撥兵報稱,本月初八日突有西來流賊偽號八大王圍困沈丘縣,口稱要攻汴城,需索糧料攻城之物。離縣(指太和縣)不滿九十里,哨馬已入縣界,等情。」 這個原始材料證明,當時張獻忠部下的兵力還很不少,足以圍困沈丘縣城。所謂只剩下數十騎去投靠李自成的說法,顯然是一種訛傳。封建史籍中往往誇大李自成同張獻忠之間的矛盾,一會兒說李自成兵敗去投靠張獻忠,幾乎被張獻忠殺掉;一會兒又說張獻忠受挫去依傍李自成,又有性命之憂。其實都是靠不住的。這類傳說的由來,反映了封建統治者依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把農民起義鎮壓下去,就希冀農民軍內部出現火併的僥倖心理。崇禎十五年以前,明王朝雖然已呈現日薄西山的跡象,但手中還有若干實力,外面架子也還沒有倒。各部起義軍「是時憂在亡秦」,內部的矛盾尚未激化,客觀形勢需要他們互相配合作戰。大約從崇禎十六年起,隨著明王朝的急劇沒落,李自成和張獻忠之間才出現兩雄不並立的局面,關係日呈惡化。

在崇禎十五年里,張獻忠部義軍一直活動於安徽 ,有時配合在這一地區的革、左五營作戰,但沒有實行穩固的聯營。這年四月,張獻忠進攻舒城,守將孔廷訓投降,遂克舒城。獻忠改舒城為得勝州,採取了一些保護生產和正常生活的措施,比如招農民回鄉割麥子,得到當地居民的擁護。「三河寨民刳羊豕迎賊。獻忠犒以牛八頭、銀五十兩。」 張獻忠還任命明鄉紳、原任太僕寺卿濮中玉為禮部尚書,「余戶、兵、工三部各有偽官,惟吏、刑則獻忠自領之,不欲以爵人、刑人之柄畀之他賊也。」 這是張獻忠設立官職的開始。當時他所領導的起義軍仍然處於流動作戰的階段,在地方上停留的時間比較短暫,設立官職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五月初七日,張獻忠部義軍攻克廬州,殺明兵備道蔡如蘅。次日,革里眼賀一龍部也攻克了無為州 。六月,獻忠克廬江縣,義軍奪得雙檣大船三百艘,又添造了大批舟艦,募集水手,在巢湖中訓練水師。獻忠又匯合革、左五營於皖口,有眾老哨三十二營、小哨二十四營,「聲言渡江出蕪湖,犯南都。」 七月,義軍同黃得功、劉良佐部官軍作戰於六安夾山,官軍被擊敗,「江南大震」 。明廷下令把鳳陽總督高斗光、安廬池太巡撫鄭二陽革職逮問,以馬士英、黃配玄分別接任 。獻忠得到官軍正在整頓兵馬準備捲土重來的消息,革、左五營為了同李自成、羅汝才聯營又已向河南移動。張獻忠不願步革、左的後塵,打算另創局面。然而,五營開拔之後,他獨臂難支,對付不了聚集在東南的官軍。經過周密考慮之後,他決定率部西入湖北,事先派軍師潘獨鰲潛入武昌「為內應」。九月二十七日,張獻忠部已經進至同湖北接界的安徽太湖、宿松地區,「聯營二十餘里」。十月初,派出部分軍隊進攻湖北黃梅,為全師入鄂作準備。明政府察覺了張獻忠的意圖,匆忙集結軍隊,在黃梅地區堵擊義軍西進。由於作戰失利,獻忠被迫退返潛山縣天堂寨山區,依險待戰。潛伏在武昌的潘獨鰲也因為沈會霖告密,被明政府擒殺。張獻忠進軍湖北的計畫暫時受阻 。十月間,明將黃得功、劉良佐等帶領士卒偃旗息鼓疾趨潛山,半夜縱火焚燒樹林,偷襲義軍營盤。義軍因變起倉猝,山區地形阻格,一時部伍大亂,被官軍擊敗。這以後張獻忠部還曾一度圍攻桐城,由於黃得功部官軍火急來援,沒有攻克 。正當張獻忠進退維谷之際,湖廣方面傳來了令人鼓舞的消息,於是他帶著隊伍向西馳進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