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張獻忠、羅汝才重舉義旗和楊嗣昌督師的慘敗 第二節 張獻忠、羅汝才等部再次起義

明廷的殘酷榨取,使社會矛盾迅速激化,客觀上的革命形勢正在不斷成熟。到崇禎十二年春天,張獻忠、羅汝才等部農民軍同明政府之間的關係已經相當緊張,雙方暫時維持著的「撫局」,象飄蕩在風雨中的蜘蛛網一般隨時可能破裂。農民軍在嚴密地戒備、仔細地觀察著四方的動靜。明谷城知縣阮之鈿在四月間寫下了絕命辭,房縣知縣郝景春拚命向上司請求援兵。這時,明廷正策劃著一場陰險毒辣的反革命圍剿。四月下旬,兵部尚書楊嗣昌和五省軍務總理熊文燦密謀,準備趁「邊氛暫斂」的時機,抽調大批軍隊秘密向鄖陽、襄陽地區集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殲滅張獻忠起義軍。為了實現這個骯髒計畫,他們一面派人摸清「獻忠營內人眾若干,強弱、虛實、向背情形」 ,一面檄調入衛京師的甘鎮總兵柴時華部、寧鎮總兵祖大弼部以及京營禁旅南下湖廣,同時命新任陝西三邊總督鄭崇儉「出師關、洛,趨會鄖襄,與理臣合兵夾擊」;四川巡撫傅宗龍統川兵入鄖;配合熊文燦標下的總兵左良玉、張任學、陳洪範、龍在田等部齊頭並進 。

就在明廷計謀已定,忙於調兵籌餉之時,張獻忠或許得到了密報,或許從跡象中感到了迫近的危險。他果斷地決定先發制人,在崇禎十二年五月初九日率部重新起義 。起義軍輕而易舉地佔領了谷城縣城,阮之鈾服毒自盡。張獻忠把曾向他勒索金錢的明政府官僚的名單和得錢數目,逐一寫在牆上,公之於眾,既揭露了明朝反動統治的黑暗,也從一個角度申述了重新起義的正義性。為了避免被明政府軍包圍,張獻忠決定西進房縣,同羅汝才等部會合。五月二十三日,張獻忠部義軍到達房縣,羅汝才、白貴、黑雲祥等三部立即響應,從二十四日起聯合圍攻房縣縣城。明知縣郝景春等負隅頑抗,到二十八日,城上已經沒有招架之力了,明鄖陽衛指揮張三錫打開北門投降,起義軍遂佔領房縣,郝景春被處死。

谷城、房縣起義之後,在均州一帶「受撫」的王光恩、王國寧,惠登相、常國安、楊友賢五營首領聚集在一起商議何去何從。王光恩說:「大丈夫各立門戶,今獻忠反,吾輩亦反,是出其褲下,吾不為也。」當場咬破手指,歃血定盟,並上書熊文燦表明他的反動立場,請求明政府「分順逆」 。王光恩大言不慚地說什麼「大丈夫各立門戶」,拒絕同張獻忠、羅汝才等一道重舉義旗,實際上他並沒有立什麼門戶,不過是鑽在豪門犬竇當中充當一隻看家狗罷了。後來,被王光恩挾持的一些「受撫」首領降叛無常,而王光恩卻始終沒有回頭,在保衛明王朝搖搖欲墜的反動統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到崇禎十六年,李自成起義軍由河南南下湖廣,他盤踞鄖陽,抵死抗拒,博得了地主階級的齊聲喝采。

谷城再起,象一聲春雷宣告了明政府招撫政策和偷襲計畫的破產。熊文燦感到大禍臨頭,慌忙下令給總兵左良玉,叫他率兵進剿。左良玉認為這一帶儘是大山,路途險阻,運糧不易,難以追趕。熊文燦自知無法向朝廷交代,希冀僥倖取勝可以減輕罪責,堅持要進兵。左良玉只好同河南副將羅岱率領部眾冒著炎暑進兵。他讓羅岱打前鋒,自己跟在後面。七月十五日從襄陽起程,只走了兩天糧食就接濟不上,士兵飢腸轆轆,沿途採摘山中野桃、棗子為食,有的把軍馬殺了吃,有的甚至吃樹葉,直至七月二十五日才趕到房縣。張獻忠、羅汝才在播箕寨兩山之間設下埋伏,故意「佯敗二陣」,誘敵深入。官軍進入埋伏圈後,義軍一聲令下,把官軍全部包圍。官軍情知中計,亂成一團,副將羅岱被殺,左良玉拚命突圍,大敗而回,連總兵官的關防也不知道丟到哪裡去了,士卒死者一萬多人,喪失軍資器械不計其數。左良玉逃回房縣清點人數,剩下的還不到一千人 。

張獻忠、羅汝才重新起義的消息剛剛傳到北京,左良玉的敗訊就接踵而至。崇禎皇帝氣急敗壞,下令把總理熊文燦、河南總兵張任學革職 ,左良玉降三級圖功自贖。隨令各督、理分任責成,合力掃除,「立限十二月成功,延違一體參處。」

谷城和房縣的再度起義,對明朝廷是個沉重的打擊,而對其他各支農民軍則是個有力的鼓舞。特別是在這以後約一年半的時間裡,張獻忠和羅汝才部是反抗明王朝的主力,吸引和拖住了明政府的大批官軍,這就為其他農民軍的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崇禎十四年以後明末農民戰爭的進入高潮同他們的鬥爭業績是分不開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