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小東說 ——兼論魯燕齊初封在成周東南後乃東遷 三、周公之事功

周公之在周,猶多爾袞之在後金。原武王雖能平殷,而不能奠定其國。武王初崩之歲,管、蔡流言,武庚以淮夷叛,此其形勢之危急,有超過玄燁既親政後,吳三桂等之倒戈而北。蓋三藩之叛,只是外部問題,周公時之困難,不僅奄淮,兼有三叔。此時周公在何處用兵,宜為考求。《詩》《書》所記,只言居東,未指何地為東。然武王渡河,實由盟津,牧野之戰,在商北郊。是周人用兵商都,先自南渡河而北,又自西北壓之向東南也。後來康叔既封於衛 ,衛在今黃河北,微子猶得保宋。宋在今黃河南。衛域實殷商之舊都,宋域乃臨於淮夷,則周公用兵當經衛之一路。其成功後乃能東南行,而驅商人服象於東夷也, 且周公之胤所封國中,凡胙邢三國皆鄰於衛。據此可知周公東向戡定所及。奄在今山東境,當春秋時介於齊魯,此當為今泰山南境。周兵力自衛逼奄,當居今河北省濮陽、大名等縣,山東省茌博聊濮等縣境,此即秦漢以來所謂東郡者也。東郡之名原於何時,不可考。《史記》以為秦設,然秦開東土,此非最先,獨以此名東,或其地本有東之專名,秦承之耳,此一區域必為周公屯兵向奄之所,按之衛邢胙封建之跡,及山川形勢而信然。且此地後來又有東郡之號,則此為周初專名之東,實可成立之一說也。余又考之《逸周書·作雒解》,然後知周公所居之東為專名,更無疑義。《作雒解》曰:「周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東徐奄及熊盈以略。周公召公內弭父兄,外撫諸侯……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國。俘維九邑。俘殷獻民,遷於九畢。俾康叔宇於殷,俾中旄父宇東。」此則東為國名,必襲殷商之舊。所謂東者,正指殷商都邑而言,猶邶伯之北,指殷商都邑而言也。大小之別,每分後先,羅馬人名希臘本土曰哥里西,而名其西向之殖民地一大區域曰大哥里西(Magna Grecia)。名今法公西西境曰不列顛,而名其渡海之大島曰大不列顛(Magna Britannia)。則後來居上,人情之常。小東在先,大東在後,亦固其宜。據《魯頌》之詞,荒大東者周公之孫,地乃龜蒙,則周公戡定之東,當是小東,地則秦漢以來所謂東郡者也。茲更表以明之:

中華民國十九年二月北平

(原載1930年5月《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