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夏東西說 四、諸夷姓

諸夏所在既如上章所述,與之對峙之諸夷,乃並不如諸夏之簡單,所謂「夷」之一號,實包括若干族類,其中是否為一族之各宗,或是不同之族,今已不可詳考,然各夷姓有一相同之處,即皆在東方,淮濟下流一帶。現將古來為人稱為夷者各族,或其子孫列為東夷者,或其地望正所謂夷地者,分別疏解如下。

(一)太皞之族

太皞與太昊為一辭,古經籍多謂即是伏羲氏,或作包犧氏。關於太皞之記載見於早年經籍者如下:

《左傳》僖二十一:「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大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邾人滅須句,須句子來奔,因成風也。成風為之言於公曰:『崇明祀,保小寡,周禮也;蠻夷猾夏,周禍也。若封須句,是崇皞、濟而修祀,紓禍也。』」杜云:「四國,伏羲之後。任,今任城縣也。顓臾,在泰山南,武陽縣東北。須句在東平須昌縣西北。四國封近於濟,故世祀之。」按,杜釋有濟誤。有濟正如有夏有殷,乃是古國名,四國其後,或其同姓耳。又昭十七:「太皞氏以龍紀官,故為龍師而龍名。」

又同年:「陳,太皞之虛也。」

《論語》:「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按,此足證顓臾本為魯之附國。

《易·繫辭》下:「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按,《御覽》七百二十引《帝王世紀》與此大同,惟「作結繩」作「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與此異。

《帝王世紀》:「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蛇身人首,有聖德,都陳。作瑟三十六弦。燧人氏沒,庖犧代之,繼天而王。首德於木,為百王先。帝出於震,未有所因,故位在東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稱太昊。制嫁娶之禮,取犧牲以充庖廚,故號庖犧氏,後世音謬,故或謂之宓犧。」(《御覽》七十八引作《皇王本紀》。自此以下皆據宋翔鳳輯本。)

又:「太皞帝庖犧氏,風姓也。母曰華胥。燧人之世,有大人之跡,出於雷澤之中,華胥履之,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盛德,為百王先。帝出於震,未有所因,故位在東,主春,象日之明,是以稱太皞。」(《禮記·月令正義》引)

又:「女媧氏亦風姓也,承庖犧制度,亦蛇身人首。一號女希,是為女皇。其末,有諸侯共工氏,任知刑,以強伯,而不王,以水承木,非行次,故《易》不載。及女媧氏沒,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凡十五,皆襲庖犧之號。」(《御覽》七十八)

又:「庖犧氏作八卦。神農重之為六十四卦。黃帝堯舜引而伸之,分為二《易》。至夏人因炎帝曰《連山》,殷人因黃帝曰《歸藏》。文王廣六十四卦,著九六之爻,謂之周易。」

《古史考》:「伏羲作瑟。」(《毛詩譜序正義》引)

又:「庖犧作易,弘開大道。」(《書鈔·帝王部》引)

綜合上列諸說,歸納之可得下之二事。

一、太皞族姓之國部之分配,西至陳,東括魯,北臨濟水,大致當今河南東隅,山東西南部之平原,兼包蒙嶧山境,空桑在其中,雷澤在其域。古代共認太皞為東方之部族,乃分配於淮濟間之族姓。

二、太皞繼燧人而有此土,在古代之禮樂系統上,頗有相當之供獻,在生活狀態上,頗能作一大進步。當是已進於較高文化之民族,其後世並不為人所賤。在周代雖居采衛,而為「小寡」,世人猶以為「明祀」也。

(二)少皞之族

關於少昊之記載,見於早年經籍者如下:

《左》昭十七:「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皞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鴡鳩氏,司馬也;鳲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寇也;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為九農正,扈民無淫者也。自顓頊以來,不能紀遠,乃紀於近,為民師而命以民事,則不能故也。』仲尼聞之,見於郯子而學之,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在四夷,猶信。』」(按,此乃古代之圖騰制。古代稱圖騰曰「物」,別說詳。)

昭二十九:「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實能金木及水。使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及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此其三祀也。」(杜雲,窮桑地在魯北。按,即空桑。)

定四年:「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於少皞之虛。(據此,知曲阜為少皞氏之本邑。)」

《楚語》:「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

《帝王世紀》:「少昊帝,名摯,字青陽,姬姓也。母曰女節。黃帝時,有大星如虹,下流華渚,女節夢接,意感生少昊。是為玄囂,降居江水。有聖德,邑於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或謂之窮桑。帝以金承上……故稱少昊,號金天氏。」(引見《御覽》七十九)

《古史考》曰:「窮桑氏,贏姓也。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或曰宗師太昊之道,故曰少昊。」(《太平御覽·帝王部》引)

《海內經》:「少皞生般,般是始為弓矢,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

綜合以上所記,除其矛盾處以外,其地望大致與太皞同,而位於空桑之野之曲阜,尤為少皞之本邑。太皞少皞皆是部族名號,不是個人私名,在古代記載上本甚明白。所謂伏犧氏、金天氏者,亦非能名之於一人者。至戰國末漢初年之易系,始有「堯舜氏」一類的名詞。然「堯舜氏」亦是統指一派,而非單指一人。氏本為部類家族之義,《左傳》及其他古籍皆如此用。至於太少二字,金文中本即大小,大小可以地域大小及人數眾寡論,如大月氏、小月氏。然亦可以先後論,如大康、少康。今觀太皞、少皞,既同處一地,當是先後有別。且太皞之後今可得而考見者,只風姓三四小國,而少皞之後今可考見者,竟有嬴、己、偃、允四著姓,當是少皞之族代太皞之族而居陳魯一帶。大皞族之孑遺,僅存大山之南,為零數小部落,而少皞一族,種姓蕃衍。春秋所謂淮夷,每從其姓,商末所謂奄人,亦是嬴姓。且秦趙之祖,皆稱嬴姓,比起太皞來,真是有後福的了。今分述少皞四姓於下。

嬴。嬴姓國今可考者有商末之奄,淮夷之徐,西方之秦、趙、梁。(《左傳》僖十七年,「梁嬴孕過期」)中原之葛,(僖十七,「葛嬴」)東南之江、黃。(《史記索隱》引《世本》)據《史記》,伯翳(按,即伯益,詳下)為秦趙之祖,嬴姓之所宗。(《世本》同)秦趙以西方之國,而用東方之姓者,蓋商代西向拓土,嬴姓東夷在商人旗幟下人於西戎。《秦本紀》說此事本甚明白。少皞在月令系統中為西方之帝者,當由於秦趙先祖移其傳說於西士,久而成土著,後世作系統論者,遂忘其非本土所生。《史記》載嬴氏之西封如下:

《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按,顓頊在古帝系統中應屬東系,說別詳。)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此東夷之傳說,辨詳上文)。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專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咨爾費,贊禹工,其賜爾皁游,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按,此即皋陶謨之伯益故事)。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氐(按,此即所謂少嗥以鳥紀官)。二曰若木,實費氏(按,魯有費邑,見《左傳》《論語》,當即費氏之故居。曲阜為少皞之墟,費氏之居去之不遠也)。其玄孫曰費昌,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費昌當夏桀之時,去夏歸商,為湯御,以敗桀於鳴條(此蓋湯創業時,先服東夷,後克夏後,故費昌在湯部隊中)。大廉玄孫曰孟戲,中衍,鳥身人言。帝太戊聞雨卜之使御,吉,遂致使御而妻之。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後,遂世有功,以佐殷國,故嬴姓多顯,遂為諸侯。其玄孫中潏,在西戎,保西垂(此蓋殷人拓土西陲,東夷之費氏為之守戍,遂建部隊於西陲)。生蜚廉,蜚廉生惡來,惡來有力,蜚廉善走,父子懼以材為事殷紂。周武王之伐紂,並殺惡來。是時蜚廉為紂石北方,還無所報,壇霍大山而救。得石棺,銘曰:『帝令處父不與股亂,賜爾石棺。』以華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