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鍾和周忱

一 從《十五貫》說起

1956年浙江崑蘇劇團上演了改編的崑曲《十五貫》之後,各地其他劇種也紛紛改編上演,況鍾這個封建時代的好官,逐漸為成千上萬的觀眾所熟識了。這戲中另一個好官周忱,是況鐘的上司和同鄉,也被賦予和況鐘不同的性格,成為舞台上的人物。

《十五貫》成功地塑造了況鍾這個歷史人物,刻畫了他的性格、思想感情。他通過具體分析,進行現場調查研究,得出正確結論,終於糾正了主觀主義、官僚主義的錯誤判斷,平反了冤獄,為人民辦了好事。這個戲形象地突出了反對主觀主義、反對官僚主義這個主題,是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的,是個好戲。

但是,《十五貫》這個故事,其實和況鍾並不相干。

《十五貫》的故事出自《宋元話本》的《錯斬崔寧》,大概是宋朝的故事。明朝末年,有人把這故事編在一部書里,題名為《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清初的戲劇家朱素臣又把它改編為《十五貫傳奇》。現在上演的本子,是根據朱素臣的本子改編的。從故事改編的發展來說,一次比一次好,迷信成分去掉了,複雜的頭緒減少了,人物的形象更典型了,深刻了,也就更生動了;藝術感染力量更強烈了;教育主觀主義、官僚主義者的效果也就更好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十五貫》既然是宋朝的故事,況鍾卻是明朝人,從宋末到明前期,相差有一百幾十年,為什麼戲劇家一定要把這故事算在況鍾名下呢?

這是因為況鐘的確是歷史上的好官,也的確替當時負屈的老百姓申過冤,救活了不少人命,在當時人民中威信很高。其次,朱素臣是蘇州人,對《十五貫》的故事和況鍾這個人物的傳說都比較熟悉。戲劇家為了集中地突出故事情節,集中地突出歷史人物,把民間流傳已久的《十五貫》故事,和當時民間極有威望的好官況鍾結合起來,一方面符合人民對於清官好官的迫切要求,一方面也反映了一定時期的歷史情況,是完全可以允許的藝術處理。

正因為如此,這故事不但得到廣大人民的喜愛,連況鐘的子孫也認為確有其事了。況鍾九世孫況延秀編的《太守列傳編年》上說:

折獄明斷,民有奇冤,無不昭雪。有熊友蘭、友惠兄弟冤獄,公為雪之,闔郡有包龍圖之頌,為作傳奇,以演其事。惜一切讞斷,不能盡傳於世。

二 況青天

封建時代的官僚,被人民表揚為青天,是很不容易的事。

由於封建統治階級一貫剝削、虐待人民,和人民對立,老百姓在平常時候,是怕官的。老百姓和官的關係是,一要完糧,二要當差,三呢,遭到冤枉要打官司。這三件事都使老百姓怕官,一有差錯,就得挨板子、上夾板,受到種種非刑,關進班房,以至充軍、殺頭等,老百姓怎能不怕?

但是,一到了階級矛盾十分尖銳,老百姓忍無可忍,團結起來暴動的時候,情況就完全改變了。人民自己已有了武裝,也有了班房,那時候,老百姓就不再怕官了,害怕發抖的是官。以此,歷史上每次農民起義,矛頭總是首先針對著本地的官員,口號總有殺盡貪官污吏這一條。

由於封建統治階級的統治基礎是建立在對廣大農民的剝削、掠奪上面的,封建官僚是為了地主階級利益服務的;一切政治設施的最後目的,都是為了鞏固和加強封建統治。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在封建官僚的壓迫、奴役下,廣大人民對於比較清明、寬大、廉潔政治的嚮往,對於能夠採取一些措施,減輕人民負擔,申雪人民冤枉的好官的擁護了。對於這樣的好官,人民作了鑒定,叫作青天。

也正由於封建時代的青天極少,所以歷史上屈指可數的幾個青天,也就成為箭垛式的人物,許多人民理想中的好事都被堆砌到他們身上了。像宋朝的包拯,明朝的況鍾和海瑞,都是著名的例子。

也還必須指出,儘管歷史上出現了幾個青天,是當時人民給的稱號。但是,也絕不可以由此得出結論,以為青天就是站在人民立場的政治家。不是的,恰恰相反,他們都是為封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的官僚,在這一點上,也和當時其他封建官僚一樣,是和人民對立的。不過,由於他們的出身和其他關係,比較接近人民,了解人民的痛苦,比較正直,有遠見,為了維持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緩和階級矛盾,在不損害封建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前提下,有意識地辦了一些好事。這些好事是和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一致的,也是和被壓迫被剝削的廣大人民當前利益一致的,對當時的生產發展,對歷史的進展有好處的。因此,他們在當時被人民叫作青天,在歷史上也就應該是被肯定的,值得紀念的,在某些方面,還是值得今天學習的人物。

況鍾(1383—1442),江西靖安人。從1430年起任蘇州知府,一直到1442年死在任上,連任蘇州知府十三年。

蘇州地方殷富,人口稠密,土地集中,人民貧困,階級關係比較緊張。在況鍾以前,做知府的不要說久任,連稱職能夠做滿任期的也沒有一個。況鍾以後,也還出過幾個好官,不過都比不上他這樣有名,為人民所愛戴歌頌。

從唐宋以來,封建王朝任命官僚,主要是用科舉出身的人,上過學,會寫一定格式的詩、文,通過考試,成為叫作進士或者舉人的知識分子。一般在衙門裡辦事的吏(科員),地位很低,只能一輩子做吏,是做不了官的。明朝初期,科舉出身的人還不夠多,官和吏的區別還不十分嚴格,以後就不同了。況鐘的父親是一家地主的養子。況鍾從小也念過一點書,但沒有考上學校。到成年以後,1406年被選作靖安縣的禮曹(管禮儀、祭祀一類事務),一直做了九年的吏。他為人幹練精明,通達事務,廉介無私,為縣官所重視。也正因為他做了多年的吏,直接和人民打交道,不但了解民間痛苦,也深知吏的貪污害民行徑,到後來做了官,便有辦法來制裁這些惡吏了。

靖安知縣和當朝的禮部尚書(管禮儀、祭祀、考試的部長)是好朋友,當況鍾做滿九年的吏,照例要到吏部(管任免、考核官員的部)去考績的時候,靖安知縣便寫信給這個朋友,推薦況鐘的才能。禮部尚書和況鍾談了話,也很器重,便特別向皇帝推薦。明成祖召見況鍾,特任為禮部儀制司主事,以後升為郎中,一連做了十五年京官。

在這十五年中,況鍾和當時許多有名的政治家來往,成為朋友,交換了對政治上的許多看法。其中主要的是江西同鄉的京官。在封建時代,交通很不方便,官僚們對同鄉是很看重的,來往較多,政治上也互相影響,這種關係稱為鄉誼,是一種封建關係。況鐘的同鄉中有許多是當權的大官,有聲名的政治家,況鍾深受他們的影響,在況鍾以後的政治活動中,也得到他們的支持。

明成祖在打到南京,做了皇帝以後,任命七個官員替他管理機密事務,叫作「入閣」,後來叫作「拜相」。這七個人中有五個是江西人,其中泰和人楊士奇和況鐘關系最深,南昌人胡儼、湖北石首人楊溥也是況鐘的朋友。此外,江西吉水人周忱和況鍾也很要好。

明成祖死後,三楊當國,三楊就是原來七人內閣中的三個,是楊士奇、楊溥和楊榮。這三人都是有能力的政治家,在他們當國時期,政治是比較清明的。

1430年,明封建王朝經過討論,為了進一步加強統治,增加財政收入,認為全國有九個大府,人眾事多,沒有管好,其中特別是蘇州府,交的稅糧比任何一省都多,政治情況卻十分不好,官吏奸貪,人民困苦,欠糧最多,百姓逃亡。要百官保舉京官中有能力而又廉潔的外任做知府,來加強控制。禮部和吏部都推薦況鍾,首相楊士奇也特薦況鍾做蘇州知府。為了加重況鐘的權力,明宣宗還特別給以「敕書」(書面命令),許以便宜行事,並特許他可以直接向皇帝寫報告,提建議。

我國在過去漫長時期是農業國,封建王朝的經濟基礎是農業。王朝的全部收入百分之九十以上出自農民交納的糧食,服兵役和無償勞役的也主要是農民。要是農民交不起糧或者少交糧了,農民大量逃亡外地,不當差役了,便會發生嚴重的政治危機,危害封建王朝的統治地位。

由於宋元以來的歷史發展,東南地區的農業經濟大大發展了,顯出一片繁榮氣象。況鍾所處的十五世紀前期,正是明王朝的全盛時期。但是,這個地區的繁榮,這個時期的全盛都只是表面上的,內部卻包含著嚴重的危機。

危機是農民負擔過重。

就東南一帶而說,農民負擔之重居全國第一。這時全國的實物收入,夏稅秋糧總數約三千萬石,其中浙江一省佔二百七十五萬多石,約佔全國收入十分之一弱。蘇州一府七個縣卻佔二百八十一萬石,比浙江一省交的糧還多。松江府一百二十一萬石,也很重。以蘇州而論,墾田數只有九萬六千五百零六頃,佔全國墾田數百分之一點一,交納稅糧呢,卻佔全國稅收的百分之九點五。

為什麼江南地區的農民負擔特別重呢?這是因為從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