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

首先說明西洋是指什麼地方。明朝時候把現在的南洋地區統稱為東洋和西洋。西洋指的是現在的印度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婆羅洲等地區;東洋指的菲律賓、日本等地區。在元朝以前已經有了東、西洋之分,為什麼有這樣的分法呢?因為當時在海上航行要靠針路(指南針),針路分東洋指針和西洋指針,因此在地理名詞上就有「東洋」和「西洋」。鄭和下西洋指的是什麼地方呢?主要是指現在的南洋群島。

中國人到南洋去的歷史很早,並不是從鄭和開始的。遠在公元以前,秦朝的政治力量已經達到現在的越南地區。到了漢武帝的時候,現在的南洋群島許多地區已經同漢朝有很多往來。這種往來分兩類:一類是官方的,即政府派遣的商船隊;一類是民間的商人。可是像鄭和這樣由國家派遣的船隊,一次出去幾萬人、幾十條大船(這些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也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軍),不但到了現在南洋群島的主要國家,而且一直到了非洲。其規模之大,人數之多,範圍之廣,那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後也沒有。這樣大規模的航海,在當時世界歷史上也沒有過。鄭和下西洋比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早87年,比迪亞士發現好望角早83年,比達·伽馬發現新航路早93年,比麥哲倫到達菲律賓早116年。比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航海家的航海活動都早。可以說鄭和是歷史上最早的、最偉大的、最有成績的航海家。

問題是為什麼在15世紀的前期中國能派出這樣大規模的航海艦隊,而不是別的時候?這個問題歷史記載上有一種說法,說鄭和下西洋僅僅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上次我們講到,明成祖從北京打到南京,奪取了他的侄子建文帝的帝位。建文帝是明太祖的孫子,他做了皇帝以後,聽信了齊泰、黃子澄等人的意見,要把他的一些叔叔——明太祖封的親王的力量消滅掉,以加強中央集權。他解除了一些親王的軍事權力,有的被關起來,有的被廢為庶人。於是燕王便起兵反抗,打了幾年,最後打到南京。歷史記載說燕王軍隊打到南京後,「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帝不知所終」這句話是經過了認真研究的,因為當時宮裡起了火,把宮裡的人都燒死了,燒死的屍首分不清到底是誰。於是就發生了一個建文帝到底死了沒有的疑案。假如沒有死,他跑出去了的話,那麼,他就有可能重新組織軍隊來推翻明成祖的統治。從當時全國的形勢來看是存在這個問題的。因為建文帝是繼承他祖父明太祖的,全國各個地方都服從他的指揮。明成祖雖然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但是並沒有把建文帝的整個軍事力量摧毀,他的軍事力量只是在今天從北京到南京的鐵路沿線上,其他地方還是建文帝原來的勢力範圍。因此明成祖就得考慮建文帝到底還在不在?如果是逃出去了,又逃到了什麼地方?他得想辦法把建文帝逮住。於是他派了禮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內務部長)胡濙,名義上是到全國各地去找神仙(當時傳說有一個神仙叫張三丰),實際上是去尋找建文帝。前後找了二三十年。《明史·胡濙傳》說胡濙每次找了回來都向明成祖報告。最後一次向皇帝報告時,成祖正在軍中,胡濙講的什麼別人都聽不到,只見他講了以後明成祖很高興。歷史學家們認為,最後這一次報告,可能是說建文帝已經死了。另外,明成祖又怕建文帝不在國內,跑到國外去了。所以他在派鄭和下西洋的時候,要鄭和在國外也留心這件事。這是可能的,但這不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鄭和下西洋主要是由於經濟上的原因。

這裡插一個問題,講講明成祖和建文帝之間的鬥爭說明什麼問題。明成祖以後的各代對建文帝的下落一事也非常重視。萬曆皇帝就曾經同他的老師談起這個問題,問建文帝到底到哪裡去了,為什麼經過一百多年還搞不清楚。當時出現了很多有關建文帝的書,這些書講建文帝是怎麼逃出南京的,經過些什麼地方,逃到了什麼地方。有的書說他到了雲南,當了和尚,跟他一起逃走的那些人也都當了和尚。諸如此類的傳說越來越多。此外,記載建文帝事迹的書也越來越多。這說明什麼問題呢?說明一個政治問題。建文帝在位期間,改變了他祖父明太祖的一些做法。他認為明太祖所定下來的一些制度,現在經過了幾十年,應該改變。當時建文帝周圍的一些人都是些儒生,缺乏實際鬥爭經驗,他們自己出的一些辦法也並不高明。儘管如此,建文帝的這種舉動還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是明成祖起兵反對他。在明成祖看來,明太祖所規定的一切制度都是盡善盡美的。他不容許建文帝改變祖先的東西。因此,明成祖和建文帝之間的鬥爭就是保持還是改變明太祖所定的舊制度的鬥爭。在這個鬥爭中建文帝失敗了。明成祖做了皇帝以後,把建文帝改變了的一些東西又全部恢複過來。一直到明朝滅亡,兩百多年都沒有變動。

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少的知識分子對明成祖的政治感到不滿,不滿意他的統治。他們通過什麼方式來表達這種不滿呢?公開反對不行,於是通過對建文帝的懷念來表達。他們肯定建文帝,讚揚建文帝,實際上就是反對明成祖。因此,關於建文帝的傳說就越來越多了。現在我們到四川、雲南這些地方旅行,到處可以發現所謂建文帝的遺址。這裡有一個廟說是建文帝住過的;那裡有一個寺院,裡頭有幾棵樹,說是建文帝栽的。有沒有這樣的事情呢?沒有。明末清初有個文人叫錢謙益(這個人政治上很糟糕)寫了文章專門研究這個問題。當時許多書上都說:當南京被燕兵包圍時,城門打不開,建文帝便剃了頭髮,跟著幾個隨從的人從下水道的水門跑出去了。錢謙益說這靠不住,南京下水道的水門根本不能通出城去。他當時做南京禮部尚書,對宮殿里的情況是很熟悉的。此外,還有很多不合事實的傳說,他都逐條駁斥了。最後他作了這樣的解釋:假如建文帝真的跑出去了,當時明成祖所統治的地區只是從北京到南京的交通線附近,只要建文帝一號召,全國各地都會響應他,他還可以繼續進行鬥爭。但結果沒有這樣。這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建文帝是死在宮裡了。但當時不能肯定,萬一他跑了怎麼辦?所以就派人去找。我認為這樣解釋比較說得通。

現在我們繼續講鄭和下西洋的問題。如果說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找建文帝,那是不合事實的;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動機。因為當時的懷疑不能解決,通過他出去訪問,讓他注意這個問題是可能的。那麼,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到底是什麼呢?這就是上次所說的,是國內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經過1348年到1368年二十年的戰爭,經濟上受到了很大的破壞。但是經過洪武時期採取的恢複生產、發展生產的措施以後,人口增加了,耕地面積擴大了,糧食、棉花、油料的產量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有了改善,政府的財政稅收比以前多了。隨之而來,對國外物資的需要也增加了。這種對國外物資需要的增加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人民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物資,主要是香料、染料。香料主要是用在飲食方面作調料,就是把菜做得更好一些,或者使某種菜能收藏得更久。像胡椒就是人民所需要的東西。胡椒從哪裡來呢?是從印度來的,一直到現在還是如此。還有其他許多香料也大多是從南洋各島來的。在南洋有個香料島,專門出產香料。另一種是染料,為什麼對染料的需要這樣迫切呢?明朝以前,我們的祖先常用的染料都是草木染料,譬如藍色是草藍;或者是礦物染料。這樣的染料一方面價錢貴,另一方面又容易退色。進口染料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朝鮮族喜歡穿白衣服,我們國內有些人也喜歡穿白衣服,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買不起染料。封建社會裡,皇帝穿黃衣服,最高級的官穿紅衣服,再下一級的官穿紫衣服、穿藍衣服,最下等的穿綠衣服。為什麼用衣服的顏色來區別呢?也很簡單,染料貴。老百姓買不起染料,只好穿白衣服。所以古人說「白衣」、「白丁」,指的是平民。這些封建禮節都是由物質基礎決定的。因此就有向國外去尋找染料的要求。這一類,是人民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另外一類是毫無意義的消費品,主要是珠寶。這是專門供貴族社會特別是宮廷里享受的。有一種寶石叫「貓兒眼」,還有一種叫「祖母綠」,過去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樣子,只知道是寶石。最近我們在萬曆皇帝的定陵里發現了這兩種東西。這些東西都是從外國買來的。除了珠寶以外,還有一些珍禽異獸。當時的人把一種獸叫作麒麟,實際上就是動物園裡的長頸鹿。與對外物資需要增加的同時,由於國內經濟的發展,一些可供出口的物資,如綢緞、瓷器(主要是江西瓷,其他地區也有一些)、鐵器(主要生產工具)的產量也增加了。

除了經濟上的條件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當時中國對外的航海通商已有悠久的歷史。從秦朝開始,經過唐朝、南宋到元朝,在這個漫長的時期內,政府的商船隊、私人的商船隊不斷出去。有些私人商船隊發了財。到了明朝,由於長期的積累,已經具備了豐富的航海知識和有經驗的航海人員。有了這些條件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