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現在學術界還在爭論,有許多不同的意見。有的人認為資本主義萌芽很早,有的人認為很晚。所提供的史料的時間性都很不肯定,從8世紀到16、17世紀都有。特別是關於《紅樓夢》的社會背景的討論,展開以後更是如此。是在什麼情況下產生了《紅樓夢》這部作品?它的社會基礎是什麼?《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反對科舉、尊重婦女的思想是從哪裡來的?他罵念書人,罵那些舉人、秀才都是祿蠹,說女孩子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這樣的思想認識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對於這一系列的問題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看法,各有各的論據。而且關於「萌芽」這個詞的意義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種樹,種子種下去以後,慢慢地露出了頭,這叫萌芽;又如泡豆芽菜,把豆子放在水裡,長出一點東西,這也叫萌芽。既然只是萌芽,它就不是已經成熟了的東西,還只是那麼一點點。假如是整棵的菜,那就不是萌芽;至於開了花、結了果的東西,就更不是萌芽了。所以要把這些情況區別開。可是現在某些討論中存在這樣的問題:將萌芽看成是已經開花結果的東西。這實際上就不是資本主義萌芽,而是資本主義的成熟階段了,還有人認為中國資本主義早已經成熟了,中國社會早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這樣一來就發生了一系列的大問題:中國既然早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那麼,怎麼解釋1840年以後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一百年來我們反對封建主義、反對帝國主義的問題怎麼解釋?
關於這個問題,我自己有些看法,也不一定成熟,提出來大家討論。我想,要說明某個時期有某個事物萌芽,必須要有一個界限。這個界限是什麼呢?就是要具體地指出一些事實,這些事實是以往的時期所不可能發生和沒有發生過的,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能發生的。沒有這個界限,就會把歷史一般化了。試問:這個時期發生過,一百年以前發生過,五百年以前也發生過,這怎麼能說明問題?而且這些新發生的東西不應該是個別的。僅僅只在某個時期、某個地區出現的個別的東西能不能說明問題呢?不能說明問題。因為我們的國家這樣大,經濟發展不平衡,有先進的,有落後的,沿海和內地不同,平原和山區也不同。不要說別的地方,就說北京吧,全市面積有一萬七千平方公里,市內和郊區就不同,因此,個別時期所發生的個別的事情也會有所不同。所以作為一個事物的萌芽,必須是這個東西過去沒有發生過;現在發生了,而且不是個別的。只有這樣看,才比較科學。現在我們根據這個精神來看資本主義萌芽問題。我想把問題局限在14世紀到16世紀所發生的主要事件上面,特別是16世紀中葉這個明朝人自己已感覺到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著重提出那些在這個時期以前所沒有發生,或雖已發生而很不顯著,這個時期以後成為比較普遍、比較顯著的一些問題。
第一,關於手工工場。在明朝初年的時候,有一個人叫徐一夔,他寫了一本書叫《始豐稿》。這本書裡面有一篇文章叫《織工對》。這篇文章講到元末明初,在浙江杭州有許多手工業紡織工場。這些紡織工場的經營方式是怎樣的呢?有若干間房子和若干部織機,工人都是僱工,他們不佔有生產工具。生產工具是誰的呢?是工場老闆的。老闆出房子、出機器、出原料,工人出勞動力。工人在勞動以後可以取得若干計日工資,工資隨著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不同而有高有低,其中有一些技術水平比較高的,可以得到比一般工人加倍的工資,假如這家工場不能滿足他的要求,別的工場可以拿更高的工資把他請去,勞動強度很高,把工人弄得面黃肌瘦。這是元末明初(14世紀)的情況,當時這樣的工場在杭州不止一個。但是能不能說在14世紀時就已經普遍地有了資本主義萌芽呢?因為只有這一個地區的資料,我看不能。但是從這裡可以看出,在14世紀中期,個別地區已經有了這樣相當大的手工工場,老闆通過這樣的生產手段來剝削僱傭工人的歷史事實。這說明當時已經有一部分農村勞動力轉化為城市僱傭勞動者。這種情況在14世紀以前是沒有的。
第二,新的商業城市興起。在討論中有不少文章籠統地提到明朝有南京、北京、蘇州等三十三個新的商業城市,來說明這個時期商業的發展。有三十三個商業城市是不錯的,但是時間有問題。因為並不是整個明朝都是這樣的情況。事實上,這些城市之所以成為商業城市是在明成祖以後。當明成祖建都北京以後,為了解決糧食的運輸問題,把運河挖深、加寬了。這樣,通過水運不僅保證了糧食的運輸,其他商品的運輸也暢通了,因而促進了南北物資的交流。這樣,到了宣宗時期(15世紀中期),沿運河一帶的許多城市開始繁榮起來。這時候,由於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國內市場擴大了。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當時為了保證貨物的流通,沿長江、運河及布政使司所在地建立了三十三個鈔關。明朝用的貨幣叫寶鈔(紙幣)。關於紙幣的情況這裡不能詳細說了,只說明一條,明朝的紙幣很不合理,它不兌現,開始拿一張鈔票還能換到一些物資,後來就不行了。政府只發鈔票,越發越多,超過了實際物資的幾百倍。在這種情況下,鈔票就貶值了。明朝政府為了提高鈔票的信用,採取收回鈔票的政策。怎樣收回呢?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增加稅額。因此,就在各個商業城市設立了一個機構,叫作「鈔關」。一共設立了三十三個鈔關。鈔關幹什麼呢?就是向往來的貨物收稅。納稅時就用鈔票交納。鈔關設在商業城市,有三十三個鈔關就有三十三個商業城市,這是不錯的。但有些人就根據這個數字說整個明朝只有三十三個商業城市,這就不確切了。因為設立鈔關是明宣宗時候的事情,宣宗以前沒有。而就商業城市來說,在明成祖的時候就不止三十三個,後來又有所增加。因此,不標明確切的時間,以一個時期的情況來概括整個明朝,是不符合當時存在的客觀事實的。隨著商業城市的增加,商人、手工業工人也增加了,這就形成了一個市民階層(這個階層主要是指手工業者、中小商人)。這些人為了保衛他們自己的利益,建立了很多行會,有事情共同商量,採取一致的行動。在這種情況下就發生了明朝末年的市民暴動。這裡應該指出:所謂「市民」,這個概念不能亂用。有些人把當時的進士、舉人、秀才等官僚都算作市民,這就模糊了階級界限。這些人都是當時的統治者,不是被統治者。把市民階層擴大化,混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界限,這是不對的。
第三,倭寇、葡萄牙海盜和沿海通商問題。明朝中葉,以朱紈為中心的一派人反對對外通商,對海盜採取鎮壓的政策,因而引起沿海地主階級的反對,形成一個政治上的鬥爭。在這個鬥爭中,朱紈最後失敗了。這種性質的鬥爭在以往的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漢朝、唐朝、宋朝、元朝都有過對外通商,有時還很繁盛,大量的中國人到海外去經商;不但如此,國內有不少地方還住有許多外國商人。在唐朝的時候,廣州就有數量眾多的蕃商。其中主要是阿拉伯人,他們住的地方叫蕃坊。其他如揚州、長安等地方也住了不少的外國商人,對外通商也很頻繁。但是像明朝那樣,代表通商利益的官僚地主在政治上形成一種力量,和內地一些反對通商的地主進行鬥爭,這種鬥爭並影響到政府的政策,這種情況卻是以往的歷史上所沒有的。為什麼明朝會出現這種新的情況呢?因為明朝國內、國外的市場日益擴大,商業資本日益發展,商人地主在政府里有了自己的代言人。商人地主在政治上有了地位,這在歷史上是個新問題。關於這個問題,近年來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見。北京大學有個學生寫了一篇文章,說朱紈鎮壓海盜是愛國的行為。朱紈是個愛國者,這觀點是沒有問題的,朱紈確實是愛國者,可是不能拿這個來否認當時在政治上存在著不同的意見。當時已經出現了代表沿海通商地主利益的政治活動家,這和朱紈是否愛國是兩回事。我們並沒有說朱紈不愛國。這點不必爭論。問題在於這個時期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主張通商,一種意見反對通商,這是歷史事實,是過去所沒有的。
第四,內地的某些官僚地主也參加商業活動和經營手工工場。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大家所熟悉的《游龍戲鳳》中的正德皇帝(明武宗),他就開了許多皇店。這是16世紀初期的事情。嘉靖時有個貴族叫郭勛(《三國演義》最早的刻本是他搞的),在北京開了許多店鋪。另外有個外戚叫周瑛,在河西務開店肆做買賣。現在這個地方已經很蕭條了。可是在明朝的時候,由於南方的糧食、物資運到北方來都要經過這裡,因此是個很繁華的地方。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在地方上,明朝四品以上的官到處經商。四品有多大呢?知府就是四品。知縣是七品。原來明朝有一條規定,禁止四品以上的官員做買賣。但是行不通。事實上官做得越大,買賣也做得越多越大。特別是像蘇州這樣的地方,很多退休官員開各種各樣的鋪子,有的發了大財,成了百萬富翁。官員經商過去也有,但是在明初還多半是武官,到了明朝中葉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