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虜」南倭問題

這裡談談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對待明朝和蒙古族的關係問題。明朝和蒙古的關係始終是敵對的。從1368年之後,一直到明朝滅亡,幾百年間始終是敵對的關係。我們今天來研究過去的歷史,應該實事求是地處理這個問題。在歷史上是敵對的關係,你就不能說那個時候我們已經貫徹了民族政策,漢族和兄弟民族都是友好相處的。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今天我們國家是各民族團結的大家庭,實行民族團結的政策,各民族互相尊重,友好相處。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怎麼來看待歷史上的民族關係?譬如明朝和蒙古的關係,北宋和契丹的關係,清朝滿族和漢族的關係,等等。對這些問題,有不少人感到難以處理。其實很簡單,從今天學習歷史的角度來說,從幾千年各個民族發展的歷史來說,我們應該把我們國家歷史上的民族關係當作內部矛盾來處理。無論是蒙古或者契丹,無論是西夏或者女真,都是這樣。經過幾年的研究,我們得出這樣的看法:就是凡是今天在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疆域之內的各民族,不論是哪一個民族,歷史上的關係,都是我們自己內部的問題,不能當作敵我矛盾來處理,不能把它們當作外國。要是當作外國,那問題就嚴重了。我們不能繼承解放以前那些歷史書、教科書和某些論文中的帶有民族偏見的錯誤觀點。總之,我們今天的看法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必須實事求是,歷史是怎麼樣就怎麼樣寫。明朝和蒙古是打了幾百年的仗,這個歷史事實不能改,在當時是敵對關係,這一點不能隱諱,也不能歪曲。另一方面,凡是我國疆域以內的各民族,不管它在歷史上是什麼關係,今天我們看都是內部問題、內部矛盾。兩個兄弟吵架,不能作為侵略和被侵略來處理。今天,蒙古族是我們五十幾個兄弟民族裡面的一個,我們今天來講這段歷史的時候,就不能像當時那樣對蒙古族採取誣衊、謾罵、攻擊的語言。要互相尊重。明朝是罵蒙古的,蒙古也罵明朝,這是歷史事實。但這是他們在罵,不是我們在罵,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地記錄。如果我們也用自己的話來罵就不對了。你有什麼道理罵蒙古族?你根據什麼事情罵?所以要正確處理歷史上的民族關係。

至於區別戰爭的性質問題,是正義戰爭還是非正義戰爭的問題,我們不能把少數民族打漢族的戰爭不加區別地都說成是正義的,也不能把漢族為了自衛而進行的戰爭都說成是非正義的。應該就事論事,就戰爭發生的原因、經過情況、是非來判斷戰爭的性質。比如說,漢朝和匈奴的關係。匈奴來打漢朝,他搶人家的東西,屠殺人畜;漢朝為了自衛,就應該還擊,這當然是正義的。唐朝和突厥的關係也是一樣。突厥經常來打,唐朝為了自衛進行還擊,也是正義的。明朝和蒙古的關係。蒙古人要南下,明朝組織力量反抗,這同樣也是正義的。但是,歷史上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也不是正義都在漢族的一邊,這需要根據當時的歷史情況作出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漢族經常欺侮一些小民族,打人家,這是非正義的。少數民族中的一些統治階級為了自己的階級利益,鬧分裂,鬧割據,打漢族,也同樣是非正義的。所以要具體分析,不能籠統地對待。不是哪個民族大、哪個民族小的問題,也不是簡單的誰打誰的問題,而是要根據戰爭的情況、雙方人民的利益來判斷戰爭的正義性與非正義性。

明朝和蒙古的關係始終是敵對的關係,這個問題以後到清朝才解決。清朝打明朝經過了長期的戰爭,在這個戰爭中,清朝採取聯合蒙古的政策,取得了蒙古的支持。在入關之後,清朝對待蒙古的政策是通過婚姻關係來保持滿、蒙兩個民族之間的和平,清朝皇帝總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蒙古的酋長。乾隆過生日時,來拜壽的一些蒙古族酋長都是他的女婿、孫女婿、曾孫女婿。所以,萬里長城在清朝失去了意義。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在歷史上是起了作用的。早在戰國時代,北方一些國家,像燕國、趙國為了抗拒外族的侵略,已經修築了一些城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把這些國家所修的城牆連結起來加以擴展,就成為萬里長城。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是經過許多朝代修建的,特別是青龍橋八達嶺這一段不是秦始皇修的,而是明朝後期修的。我們在評論歷史上某一件事情的好壞時,應該用辯證的方法。秦始皇修萬里長城花了很大的力量,死了不少人,這是壞的一方面;可是另一方面,長城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也的確起了作用。雖然它不能完全堵住北方各民族向南發動戰爭,但是,無論如何,它起了一部分作用,至少因為有了這樣一個防禦工事,使得長城以南眾多的人口可以從事和平的生產。把長城的作用估計過高,認為有了這一條防線,北方的少數民族就進不來了,這是錯誤的。它們還是進來了,而且進來不止一次。但是,由於有了這個防禦工事,使得北方一些少數民族的軍事進攻受到阻礙,這種作用,直到明朝還是存在的。所以明朝還繼續修繕長城。只有到了清朝,這樣的作用才不再存在了。當然,清朝和蒙古也有幾次戰爭,不過跟明朝的情況比較起來就不同了。明朝和蒙古始終是敵對的關係。清朝不是這樣,清朝和蒙古只是個別時候發生過戰爭。今天情況就更不同了,國家性質改變了,我們採取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組成部分之一,現在長城只是作為一個歷史文物而保留著。世界上有七大奇蹟,長城是其中之一,是世界上最偉大、最古老的工程之一。

明朝和蒙古的關係,是明朝歷史上的一個特徵,跟過去的情況不一樣,跟以後的情況也不一樣。此外,明朝和倭寇的關係,即所謂南倭問題,也是這個時代很突出的一個問題。明朝以前沒有這樣的情況,明朝以後也沒有這樣的情況。

研究明朝和倭寇的關係,光從中國的情況、中國的材料出發,還不可能得到全面的理解,還必須研究日本的歷史。不研究日本的歷史,就很難理解當時為什麼會有那麼一些人專門從事搶劫,進行海盜活動,而且時間是如此之長,破壞是如此之嚴重。但是看看當時日本國內的情況,問題就很容易理解了。所以我們先講講日本的情況。

明朝的歷史是從1368年開始的。而日本從1336年起,內部分裂為南朝、北朝。京都是北朝的政治中心,吉野是南朝的政治中心。這個分裂的局面,長達六十年之久。一直到1392年南朝站不住了,才投降了北朝。分裂期間,日本有兩個天皇:京都有一個天皇,吉野有一個天皇。正當日本南北朝分裂的時候(1336—1396),明朝建立起來了。明朝建立初年,正是日本南北朝分裂的後期。

當時日本的政治形勢怎麼樣呢?日本有天皇,可是那個天皇是虛的、無權的,是一個傀儡。不只是那個時候的天皇是傀儡,凡是明治維新以前的天皇都是傀儡,地位很高,可是政治上沒有實際權力。掌握實權的是誰呢?是將軍。當時的將軍稱為征夷大將軍。將軍有幕府,當時的幕府叫室町幕府,也叫足利幕府。那時日本處在封建社會,有很多封建領主,這些封建領主有很多莊園,佔有很多土地,有自己的軍事力量,他們不完全服從幕府的命令,各自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實行封建割據。足利幕府建立之後,由於它的經濟基礎很薄弱,不能完全控制他們。所以,在足利幕府時代,由於地方經濟的發展,封建領主勢力強大,在幕府控制下的中央財政發生了困難。怎麼辦呢?它就要求和明朝通商,做買賣。足利幕府的第三代叫足利義滿,他派人到明朝來,要求和明朝通商。明朝政府當然歡迎,但是對日本的情況不了解,對國際形勢缺乏知識,不知道日本國內已經有了天皇,糊裡糊塗地就封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足利義滿希望通過和明朝通商來加強自己的經濟地位,減少財政困難。但是,由於當時日本是處在一種分裂割據的狀態,那些大封建領主並不聽他的話。而在那些大封建領主下面有一批武士,由於得不到土地,生活困難,於是他們就到海上去搶劫,成為倭寇。這就是倭寇的來源。所以當時的情況是,一方面幕府和明朝有交往;另一方面幕府下面那些封建領主一批批地來破壞這種交往,到處搶劫。幕府不能控制那些諸侯、封建領主,最後發生了內戰。從1467年到1573年這個時期,是日本歷史上的「戰國時期」。這個時期延續了一百多年,日本國內到處打來打去,戰爭頻繁,人民不能正常地進行生產,因而土地荒廢,糧食不夠。這樣,就使更多的人參加到倭寇的隊伍中來。這就是日本在「戰國時代」,也就是明朝中期(1467—1573)之後,倭寇侵略更加嚴重的原因。

從中國的情況來說,中國遭受倭寇的侵犯從明朝一開始就發生了。在明朝建國以前,倭寇已經侵略高麗。那時候,高麗王朝的政治很腐敗,沒有能力抵抗。接著倭寇南下騷擾我國沿海各地,從遼東半島到山東半島,到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到處侵犯。洪武二年(1369)明朝政府派海軍去抵抗倭寇。1384年之後又派了一個大將在山東、江蘇、浙江沿海地區修了五十九個軍事據點防禦倭寇。1387年又在福建沿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