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靖難之役與國都北遷

一 明太祖的折中政策

自稱為淮右布衣,出身於流氓而做天子的朱元璋,在得了勢力稱王建國之後,最惹他操心的問題:第一是怎樣建立一個有力的政治中心,建立在何處。第二是用什麼方法來維持他的統治權。

明太祖在初渡江克太平時(至正十五年六月,1355),當塗學者陶安出迎:

太祖問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撫形勝以臨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

至正十八年(1358)葉兌獻書論取天下規模:

今之規模,宜北絕李察罕(元將察罕帖木兒),南並張九四(吳張士誠),撫溫、台,取閩、越,定都建康,拓地江、廣,進則越兩淮以北征,退則畫長江而自守。夫金陵古稱龍蟠虎踞,帝王之都,藉其兵力資財,以攻則克,以守則固。

部將中馮國用亦早主定都金陵之說:

洪武初定淮甸,得馮國用,問以天下大計。國用對曰:「金陵龍蟠虎踞,真帝王之都,願先渡江取金陵,置都於此。然後命將出師,掃除群寇,倡仁義以收人心,天下不難定也。」

上曰:「吾意正如此。」

參酌諸謀士的意見,經過了長期的考慮後,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六月拓應天城,做新宮於鐘山之陽,至次年九月新宮成。這是吳王時代的都城。同月滅吳張士誠,十月遣徐達等北伐。十二月取溫、台,降方國珍,定山東諸郡縣。

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吳王稱帝,改元洪武,湯和平福建,四月平廣東、河南。七月廣西平。八月徐達率師入大都,元帝北走。十二月山西平。二年八月陝西平,南北一統。四年夏明升降,四川平。十五年平定雲南。二十年元納哈出降,遼東歸附,天下大定。在這一長時期中,個人的地位由王而帝,所統轄的疆域由東南一隅而擴為全國。元人雖已北走,仍保有不可侮的實力,時刻有南下恢複的企圖。同時沿海倭寇的侵襲也成為國防上的重大問題。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帝都的重建和國防的設計是當時朝野所最矚目的兩大問題。

基於天然環境的限制,東南方面沿海數千里時時處處有被倭寇侵犯的危險,東北方面長城外即是蒙古人的勢力,如不在險要處屯駐重兵,則黃河以北便非我有。防邊須用重兵,如以兵權付諸將,則恐尾大不掉,有形成藩鎮跋扈的危險。如以重兵直隸中央,則國都必須扼駐邊界,以收統轄指揮之效。東南是全國的經濟中心,東北為國防關係,又必須成為全國的軍事中心。國都如建設在東南,則北邊空虛,不能防禦蒙古人的南侵;如建設在北邊,則國用仍須仰給東南,轉運勞費,極不合算。

在政治制度方面,郡縣制和封建制的選擇,也成為當前的難題。秦、漢、唐、宋之亡,沒有強藩屏衛是許多原因中之一。周代封建藩國,則又枝強幹弱,中央威令不施。這兩者中的折中辦法,是西漢初期的郡國制。一面設官分治集大權於中央,一面又分封子弟,使為國家捍禦。這樣一來,設國都於東南財賦之區,封子弟於東北邊防之地,在經濟上、在軍事上、在統治權的永久維持上都得到一個完滿的解決。這就是明太祖所採用的折中政策。

二 定都南京

明太祖定都南京的重要理由是受經濟環境的限制。第一是因為江、浙富饒為全國冠,所謂「財賦出於東南,而金陵為其會」。 第二是因為吳王時代所奠定的宮闕,不願輕易棄去。且若另建都邑,則又須重加一層勞費。第三是因為從龍將相都是江、淮子弟,不願輕去鄉土。洪武元年四月取汴梁後,他曾親到汴梁去視察,覺得雖然地位適中,可是四面受敵,形勢還不及南京。 在事實上,則西北未定,為轉餉屯軍計,不能不有一個軍事上的後方重地,以便策應。於是仿成周兩京之制以應天(金陵)為南京,開封為北京。二年八月陝西平。九月以臨濠(安徽鳳陽)為中都,事前曾和廷臣集議建都之地:

上召諸老臣問以建都之地,或言關中險固,金陵天府之國。或言洛陽天地之中,四方朝貢道里適均。汴梁亦宋之舊京。又言北平元之宮室完備,就之可省民力。上曰:「所言皆善,唯時有不同耳。長安、洛陽、汴京實周、秦、漢、魏、唐、宋所建國。但平定之初,民力未蘇息,朕若建都於彼,供給力役悉資江南,重勞其民。若就北平,要之宮室不能無更,亦未易也。今建業長江天塹,龍蟠虎踞,江南形勝之地,真足以立國。臨濠則前江後淮,以險可恃,以水可漕,朕欲以為中都。何如?」群臣稱善。至是始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焉。

在營建中都時,劉基曾持反對的論調,以為「鳳陽雖帝鄉,非建都地」。 八年四月罷營中都。

洪武十一年(1378)以南京為京師。 太祖對於建都問題已經躊躇了十年,到這時才決定。可是為了控制北邊,仍時時有遷都的雄心。選定的地點仍是長安、洛陽和北平。當時獻議遷都長安的有鬍子祺:

洪武三年以文學選為御史,上書請都關中。帝稱善,遣太子巡視陝西。後以太子薨,不果。

他的理由是:

天下形勝地可都者四。河東地勢高,控制西北,堯嘗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帶河、淮,宋嘗都之,然其地平曠,無險可憑。洛陽周公卜之,周、漢遷之,然嵩、邙非有崤函、終南之阻,澗、瀍、伊、洛非有涇、渭、灞滻之雄。夫據百二河山之勝,可以聳諸侯之望,舉天下莫關中若也。

皇太子巡視陝西在洪武二十四年。則太祖在十一年定都南京以後仍有都長安之意。皇太子巡視的結果,主張定都洛陽:

太祖以江南地薄,頗有遷都之意。八月命皇太子往視關、洛。皇太子志欲定都洛陽,歸而獻地圖。明年四月以疾薨。

鄭曉記此事始末,指出遷都的用意在控制西北:

國朝定鼎金陵,本興王之地。然江南形勢終不能控制西北,故高皇時已有都汴、都關中之意,以東宮薨而中止。

《明史》記:

太子還,獻陝西地圖,遂病。病中上言經略建都事。

是則假使太子不早死,也許在洪武時已遷都到洛陽或長安了。又議建都北平:

逮平陝西,欲置都關中。後以西北重地非自將不可,議建都於燕,以鮑頻力諫而止。

何孟春記鮑頻諫都北平事說:

太祖平一天下,有北都意。嘗御謹身殿親策問延臣曰:「北平建都可以控制邊塞,比南京何如?」修撰鮑頻對曰:「元主起自沙漠,立國在燕今百年,地氣天運已盡,不可因也。南京興王之地,宮殿已完,不必改圖。傳曰:『在德不在險也。』」

明太祖晚年之想遷都,次要的原因是南京新宮風水不好。顧炎武記:

南京新宮吳元年作。初大內填燕尾湖為之,地勢中下南高而北卑。高皇帝後悔之。二十五年祭光祿寺灶神文曰:「朕經營天下數十年,事事按古有緒。維宮城前昂後窪,形勢不稱,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新定,不欲勞民,且興廢有數,只得聽天。惟願鑒朕此心,福其子孫。」

由此看來,從洪武初年到二十四年這一時期中,明太祖雖然以南京作國都,可是為了控制北邊的關係,仍時時有遷都的企圖。遷都到北邊最大的困難是漕運艱難,北邊磽瘠,如一遷都,則人口必驟然增加,本地的糧食不能自給,必須仰給東南,煩費不資。次之重新創建城地宮闕,財力和人力耗費過多。懿文太子死後,這老皇帝失去勇氣,就從此不再談遷都了。

三 封建諸王

洪武二年四月編《祖訓錄》,定封建諸王之制。 在沿邊要塞,均置王國:

明興,高皇帝以宋為懲,內域削弱,邊圉勿威,使胡人得逞中原而居閏位。於是大封諸子,連亘邊陲。北平天險,為元故都,以王燕。東歷漁陽、盧龍、出喜峰,包大寧,控塞葆山戎,以王寧。東渡榆關,跨遼東,西並海被朝鮮,聯開原,交市東北諸夷,以王遼。西按古北口,瀕於雍河,中更上谷、雲中,鞏居庸,蔽雁門,以王谷代。雁門之南,太原其都會也,表裡河山,以王晉。逾河而西,歷延、慶、韋、靈,又逾河北,保寧夏,倚賀蘭,以王慶。兼殽、隴之險,周、秦都圻之地,牧垧之野,直走金城,以王秦。西渡河領張掖、酒泉諸郡,西扃嘉峪,護西域諸國,以王肅。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敷險陿,控要害,佐以元戎宿將,權崇制命,勢匹撫軍,肅清沙漠,壘帳相望。

在內地則有:

周、齊、楚、潭、魯、蜀諸王,護衛精兵萬六千餘人,牧馬數千匹,亦皆部兵耀武,並列內郡。

洪武五年置親王護衛指揮使司,每府設三護衛。 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一萬九千人。 王國中央所派守鎮兵亦得歸王調遣:

凡王國有守鎮兵,有護衛兵。其守鎮兵有常選指揮掌之。其護衛兵從王調遣。如本國是險要之地,遇有警急,其守鎮兵、護衛兵並從王調遣。

守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