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經的典故,由於吳承恩的《西遊記》的渲染,已經成為我國人民盡人皆知的故事了。作為一個虔誠的宗教徒,作為一個著名的旅行家,唐僧的聲名是無需介紹的。但是,作為一個勤勉努力,用畢生的力量追求知識,在哲學領域內達到很高成就的學者,一般人就比較生疏了。神話小說的《西遊記》特出地描寫了唐僧的宗教熱誠和旅行艱苦方面,至於學術成就方面,根本沒有提到(也無需提到),我看,這就是作為一個傑出的學者的唐僧,不甚為人所知的原因。
不只如此,唐僧的性格,如《西遊記》所描寫的,忠厚老實,耳朵有些軟,打不定主意,容易偏聽偏信,有時也會發一點牛脾氣,就小說的人物性格塑造來說是很成功的。但和歷史人物的唐僧則恰好相反,歷史人物的唐僧是非常堅強的,勇敢的,不怕困難,不怕艱險,百折不回,是個仁慈、厚道、博學多能、辯才無礙的英雄人物。
「取經」這一個大家熟悉的名詞,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常被引用。一般的理解是對某一方面的知識不懂或不夠,去向懂的人或知道較多的人學習。這樣理解當然不錯,但還不夠確切。從唐僧的歷史看來,應該是已經對某一方面知識作了專門的研究,學得越多,積累的問題便越多,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豐富和提高知識、學術水平,才下決心去取經。相反,沒有進行充分的準備工作,不了解這一問題的研究所已經達到的廣度和深度,應該和必需解決的問題,遇到困難,一開口便是取經,無的放矢,這是種懶漢態度,是取不到經的,即使取到了,也會驢頭不對馬嘴,沒有用處。同樣,取了經以後,放在一邊,或者沒有研究、消化,囫圇一口吞下去,像豬八戒吃人蔘果那樣,也是無益的。唐僧把取來的經用半生的精力把其中主要的譯為漢文,成為自己的東西,豐富了祖國的文化,在我國學術史上是一個光輝的典範。
不談宗教徒和旅行家的唐僧,談學者的唐僧。
玄奘法師(公元602—664)俗姓陳,名褘,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縣)人。少年時家庭貧困,二哥長捷法師在洛陽凈土寺出家,把他帶在身邊,誦習經典。十三歲這一年隋朝政府在洛陽度僧,名額很少,學的經多來考試的有好幾百人,他學的經少,站在門外很羨慕,剛巧被考試官看見,一談話,發現他有志氣,聰敏,便錄取了,出了家。
凈土寺有位景法師講《涅槃經》,玄奘跟著學習,連吃飯睡眠都忘記了。又跟嚴法師學《攝大乘論》,越學越喜歡,聽一遍就差不多記得,再讀一遍,就完全掌握了。老師們叫他上講台復講,講得抑揚流暢,大家都很佩服。
隋末戰亂,玄奘和長捷離洛陽到長安,經子午谷到成都,從道基、寶暹二法師學《攝論》《毗曇》,從震法師學《迦延》。他愛惜寸陰,努力學習,在兩三年時間裡,掌握了佛教哲學的基本知識。
二十一歲時在成都學《律》。這地方的著名經師他都已經受過教了,有些問題得不到解決,便想再到長安訪師求友,但哥哥不答應,他便偷偷和商人結伴,逃出成都,乘船過三峽到荊州,在天皇寺講《攝論》《毗曇》各三次,很受歡迎。北游到相州,從休法師學《雜心》《攝論》,質難問疑。到趙州,從深法師學《成實論》。到長安,從岳法師學《俱舍論》,都是聽了一遍就完全懂得,讀了一遍完全記得。那時候我國的雕版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研究學問的方法一是聽講,二是抄寫,其他的辦法是沒有的。玄奘不但勤聽勤抄,還能夠在領會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自己的見解。
接著他又從當時最有名的法常、僧辯二大師學《俱舍》《攝大乘論》,從玄會法師學《涅槃經》,學問日益精進,名譽日漸傳開了。
貞觀元年(公元627),他學得越多,便越不滿足。因為所學經論,不同的經師有不同的理解,傳抄的經典也有講不清楚的,他要「分條析理,廣彼前聞,截偽續真,開茲後學」,便決心到印度遊學,解決疑難,求得《十七地論》(即《瑜伽師地論》),提高學術水平。困難是語言、文字的隔閡,一個窮和尚到外國去,怎麼可能有翻譯人員幫助工作呢?下定決心學習梵文,當時長安有很多外國人遊學、經商,他跟著學習語文,專心致志,不久就學會了。
貞觀三年,玄奘二十九歲,約了幾個同伴,寫信給皇帝請求出國。這時,國內經濟還未恢複,邊境也還不十分安定,政府命令禁止百姓出國。請求被拒絕以後,別的人都放棄了,玄奘奮勇不回,政府不許就私逃,同伴沒有就一個人走。他知道路上是十分艱險的,十分困難的,便假想種種苦難,自問自答有把握一定可以克服,下定決心出發。
他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經秦州、蘭州、涼州、瓜州,過玉門關,渡莫賀延磧(沙漠),到高昌,歷經西域諸國,遊歷了今阿富汗、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諸國,經過一百幾十個地方,歷時前後廿七年,到貞觀十九年(公元645)才回到長安,這年他已經四十四歲了。
途中的困難,正如他所預料,是數說不完的。到涼州時,涼州都督要強迫他回長安,便連夜逃走,晝伏夜行,到了瓜州。好容易找到一個引路的,在玉門關上流偷渡過去後,引路的怕艱險,又跑掉了。剩下孤身一人,偷渡邊界五個烽火台,騎馬通過沙漠。在沙漠中看到回光反影的幻象,千奇百怪,他雖然錯認為妖鬼,卻毫不動搖。莫賀延磧長八百多里,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也沒有水草,一人一馬走了一百多里,找不到泉水,喝帶來的水,不料一失手,皮袋掉在地下,水全倒掉了,前面還有七百里沙漠,沒有水是走不過的,只好折回取水,走了十幾里,又一轉念,立下誓不到印度,終不東歸一步,如今一遇挫折,便走回頭路,怎麼可以呢?又折回來,繼續前進。在途中晚上看到的是幻影的火光,白天呢,驚風擁沙,口眼難開,四五天沒有水喝,人馬都睏乏不堪,走到第五夜半,實在不行了,躺在地下,天快亮時,忽然有涼風吹來,通身輕快,馬也能起來了,勉強前進,走了十幾里,發現有青草、泉水,人馬大吃大喝一頓,休息了一天,裝滿了水,又走了兩天,才走出沙漠。
經過高昌(今新疆吐魯番),得到高昌王麴文泰資助盤費、隨從和馬匹,還寫了許多介紹信,要求所經諸國給以方便。但不久又遇到困難,過蔥嶺時,高山冰雪皚皚,風雪雜飛,蹊徑崎嶇,寒冷徹骨,懸釜而炊,席冰而睡,走了七天才出山,隨從的人員凍餓死了將近一半,牛馬死得更多。又過大雪山,凝雲飛雪,途路艱危,比蔥嶺更險。
入北印度境波羅奢大林中,碰著五十幾個強盜,一行人的衣服資財全被劫奪,被趕到一個乾枯的池子中,要加殺害,玄奘和一小沙彌從水穴逃出,奔告村人齊來解救,同伴才倖免於死。
在殑伽河船行時,又被十餘賊船搶劫,這些強盜是信奉邪神的,每年秋天要殺一個相貌端美的人祭神,看見玄奘儀容偉麗,便在樹林中闢地設壇,兩人拔刀牽玄奘上壇要殺,忽然黑風四起,折樹飛沙,河流涌浪,船隻漂覆,強盜很迷信,問玄奘從何處來,眾人說是從中國來求法的,大吃一驚,連忙把玄奘放掉,把搶走的東西也都還給本主。自然氣候的變化,救了玄奘的命。
玄奘經歷了無數艱險,百折不回。同樣,對於安樂的環境,也不肯久留,過高昌時,高昌王要留他住下,勸其不必西行,願以一國供養,玄奘堅決不肯。高昌王威脅要麼留下,否則就送回長安,玄奘痛哭辭謝,絕食三天,到第四天還不肯進食,高昌王才許他西行,請他復食,玄奘不相信,高昌王和他約為兄弟,要求回來時留住三年,才資送玄奘西行(640年唐滅高昌,玄奘回來時,高昌已滅,不能踐約了)。
在印度那爛陀寺(今印度比哈爾邦伽雅城的西北)兩次留學七年,學問成就以後,準備回國,寺中同學反覆勸說,要他就住在印度,不要回國了。玄奘堅決不肯,最後同學鬧到長老戒賢法師面前,戒賢問玄奘意見,玄奘說:「這個地方我並非不喜歡。只是我的來意是為求得學問,從到寺以後,蒙法師講授《瑜伽師地論》,解決了疑難,和各學派深奧的道理。私心非常高興,沒有虛此一行。現在我要把學到的東西,回去翻譯,讓別的有疑難的人,也能夠得到學習,報答老師的教誨,以此不願留在此地。」戒賢聽了很高興,說:很對,這也就是我所期望於你的。叫諸人不要苦留,讓他回國。
在十七年的旅行中,他隨時隨地訪求著名學者,虛心學習。
在那爛陀寺,請戒賢法師講《瑜伽論》《順正理》《顯揚》《對法》《因明》《聲明》《集量》《中論》《百論》等論,學婆羅門書,鑽研各學派經典和學梵文,歷時五年;
又到伊爛拿國,從怛他揭多鞠多、羼底僧訶二師學《毗婆沙》《順正理》等論;
到南憍薩羅國,有婆羅門善解《因明》,從讀《集量論》;
到馱那磔迦國,從蘇部底、蘇利耶學《大眾部根本阿毗達磨》等論,他們也從玄奘學《大乘》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