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回歸親密行為

我們一降生就與母親親密接觸,形成了親密的關係。稍長,我們步入世界去探索,而不是回到母親懷抱去尋求庇護和安全感。最後,我們斬斷臍帶,自立於成人世界。不久,我們開始謀求新的紐帶,並回歸一種親密關係,與戀人締結親密紐帶,結婚安家。我們重新獲得一個安穩的基地,藉以繼續我們的探索。

在整個過程的任何階段,如果我們享受不到親密關係,我們就難以應對生活的壓力。於是,我們就尋找替代親密關係的辦法來解決問題。我們熱衷於社交活動,以彌補身體接觸的匱乏,還可以用寵物來替代朋友的親密接觸。如果沒有親密朋友,我們可以用無生命的物體來扮演替代的角色,我們甚至走向極端,與自己的身體親密接觸,撫摸自己,擁抱自己,彷彿我們一個人成了兩個人。

當然,這些替代真實親密關係的變通辦法可以是親密接觸基礎上令人愉快的錦上添花,然而遺憾的是,它們成了許多人不可或缺的替代手段。解決辦法看來是明顯的。如果一位成人強烈需要親密接觸,他就必須放寬防範的心態,如此,他就能比較容易地接受他人友好的態度,對「多獨處、保持距離、不與他人身體接觸、不要袒露心聲、不要感情外露」等清規戒律置之不理。遺憾的是,幾種有力的因素堵塞了這一簡單的解決辦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們生活其間的社會規模太大,過分擁擠,使他感覺不自然。周圍全是陌生人和幾乎不認識的人,而且都是難以信賴的。陌生人太多,他只能和其中很少一部分人締結情感紐帶,至於其他人,他必須要將親密接觸控制到最低限度。因為在日常事務中,陌生人和他的空間距離太近,他的自我控制就到了不自然的程度。如果他善於自製,他的一切親密接觸都可能過分抑制,即使和親人的接觸都可能如此。

在這種身體隔膜、抑制親密行為的狀態下,現代都市人面對的危險就可能是「成為不稱職的父母」。如果他們把這種抑制身體接觸的習慣用到年幼子女的身上,他們就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使孩子以後不能形成強大的依戀紐帶。如果他們能找到一些冠冕堂皇的理論來為自己不稱職的父母行為辯護,那當然可以舒緩內心的愧疚。遺憾的是,這樣的支持偶爾真能找到,就真的會對家人的親密關係造成損害。

這種忠告有一個極端的例子,值得特別予以評述。在20世紀初,以傑出的美國心理學家華生 命名的華生育兒理論受到許多人的追捧。為了充分體會他對父母忠告的原汁原味,有必要大段引述他的文字。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觀點。

母親們不知道,當她們親吻、抱起、搖晃、撫摸、在膝頭上抖動孩子時,他們養育的孩子在後來的生活中會全然不知所措……有一種養育孩子的理性方式,那就是把他們當作年輕的成人……不要擁抱他們,也不要親吻他們,絕不要讓他們坐在你的膝頭上。如果你不得不親吻他們,那就在他們道晚安時在他們的額頭上輕輕地吻一下,點到即止……在和孩子的交往中,難道母親不能訓練自己,學會用一句慈愛的話、用微笑來代替親吻、擁抱、摟抱和撫摸嗎?……如果你沒有保姆幫忙,又不能離開孩子,那就大部分時間把孩子放在院子里。在院子周圍築起籬笆,確保他們不會受到傷害。孩子一降生就這樣做……如果你不忍心,一定要看著他們,那你就在院子門上鑿一個孔,你能看見孩子,而孩子看不見你;也可以用一個潛望鏡……最後的注意事項是,你要學會不用柔情蜜意的口吻對他們說話。

這段文字描繪的原理是把幼兒當年輕的成人,言下之意十分明顯:典型的華生式成人從來不親吻或擁抱,總是用他那「瞭望孔」互相打量。當然,這正是我們對周圍的陌生人迫不得已的態度;然而,看見他一本正經地兜售自己的育兒經,將其作為親子關係的正確程序,至少我們不得不說,這令人瞠目結舌。

華生的育兒經建立在行為主義觀點之上。再以他的一段話為例。他說,人身上「沒有本能。我們在嬰幼期培養的一切習慣後來都會出現……人的內在本能里沒有任何需要發展的東西」。順理成章的結論是,如果要培養紀律嚴明的成人,那就必須要培養嚴守規矩的嬰幼兒。如果延誤了這一過程,就可能養成「惡習」,到後來就難以根除了。

這一態度建立在完全錯誤的前提下,說的是嬰幼期和童年時代行為的自然發展。今天,我們偶爾還會看到這樣的說教,否則,它就只能是稀奇古怪的歷史趣聞了。正因為這一說教遲遲不肯退場,所以它需要我們仔細考察。它之所以能長期流傳,主要原因是它有自我複製、代代傳承的性質。如果父母對待嬰兒的方式不自然,嬰兒就覺得不安全。他渴望父母親熱的要求反覆受挫,受到懲罰;他的哭鬧無人理睬;他不得不適應、學習,他別無選擇;他順從,在受挫中長大。唯有一個潛隱的障礙,這個孩子終生再難以信賴任何人。由於他施愛和渴望被愛的慾望在幼年時就被堵塞了,所以他施愛的機制受到永久的傷害。由於他和父母的關係就像商業交易,他後來與人打交道的方式就走類似的老路。雖然他感覺到他還能施愛,而且他那基本的生物學慾望還在內心涌動,但他並不能因此就動於中而形於外了,連機器人那種冷冰冰的外顯行為他也體會不到。他像一條萎縮的肢體,不能截除,疼痛不止。如果他根據傳統的常規結婚生子,他的孩子很可能就會受到他小時候那樣的遭遇,因為他的孩子不可能享受真正的父母之愛。這一判斷在猴子試驗中得到驗證。如果猴子幼崽得不到母愛,她長大後也不會愛幼崽了。

對許多父母而言,華生育兒法看起來吸引人,實際上太極端。於是,他們就採用一種比較軟化的、修正的版本。他們一會兒對嬰兒嚴厲,一會兒又急忙讓步。在有些方面,他們用僵硬的懲戒;在另一些方面,他們又予以嬌慣。他們任由孩子在小床里哭鬧,但其他時候給孩子許多貴重的玩具,哄孩子。他們很早就訓練孩子上廁所大小便,但經常親吻和摟抱孩子。結果當然使孩子不知所措,成了所謂「慣壞的孩子」。根本的錯誤在於,他們不是把「嬌慣」歸咎於孩子的不知所措或過早的大小便訓練,而是歸咎於「心腸軟」的育兒法。他們自認為,如果堅持嚴厲的育兒法,不經常讓步,那就會萬事大吉;於是,日益長大的孩子不會使他們尷尬,也不會提出很多要求,因為父母經常告訴他們「守規矩」,加強對他們的訓誡。結果,無論是在幼兒期或稍大以後,孩子不是發脾氣就是造反。

在父母「溫和」的時候,這樣的孩子看見了愛心之門,但那扇門總是突然關上,把他堵在門外。他知道如何愛,但從未得到足夠的愛;稍大以後,他就用反叛來反覆與父母較量,希望藉此證明,無論他做什麼都會得到父母的愛;還希望證明,父母愛的是他,而不是愛他的「守規矩」。但父母作出錯誤應對的現象,總是太司空見慣了。

孩子得到父母正確的應對時,父母就原諒孩子不久前發脾氣時的表現,但即使得到原諒,孩子還是不相信,今後會事事如意。嬰幼期的印記太深刻,間隙性的懲戒留在孩子的心上,沒有留下愛。於是,孩子就反覆「考驗」父母,而且越走越遠,他很想證明,父母畢竟是愛他的。面對孩子大鬧天宮的局面,父母陷入了困境,或者被迫予以嚴厲的懲戒,這就證實了孩子最可怕的夢魘。或者,父母被迫一次又一次讓步,不得不寬容孩子日益反社會的行為。他們朦朦朧朧地感到愧疚:「我們錯在哪裡?我們怎麼會錯?我們給了你一切。」

首先,如果嬰兒被當作嬰兒,而不是被當作「年輕的成人」,這一切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在出生後的幾年裡,嬰兒要得到全身心的愛,不能打折扣。孩子並不想「佔上風」,他只想得到你最大的愛。如果媽媽沒受到壓制,她自己童年時又沒有被「慣壞」,她自然而然的慾望就是給孩子全身心的愛。當然,主張懲戒的人反覆告誡年輕的媽媽不要讓步,不要退卻,借用華生喜愛的語言,那是「弱點」,那是在「牽動她們心弦」的拔河中退卻。由於現代生活方式,媽媽的確感到壓抑,給孩子全身心的愛對她而言並不容易。但即使感到壓抑,如果沒有不自然的華生式育兒法強加於她,她也能接近於育兒的理性目標,養育受到百般呵護的、快樂的嬰兒的目標也不是不可能達到的。

這樣看來的嬰兒絕不是「慣壞」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他會日益成熟,日益獨立,而愛心依舊;在研究周圍令人激動的世界時,他不會畏首畏尾。出生幾個月的經驗給他安全感,這是他後來用於探索的安穩的基礎和保證。在這裡,我們又在猴子的試驗中得到驗證。受到猴媽媽愛心呵護的幼崽大膽去遊戲,去探索周圍的世界。如果猴媽媽缺乏愛心,她的幼崽就會羞怯而緊張。這個結論和華生的預測相反,他認為,嬰兒期「過多」的母愛和親密行為會養成後來柔弱、依附的性格。這是站不住腳的,孩子三歲時已經能夠看出來。此時,兩歲前受到精心呵護的嬰兒已經開始展示才能,他大膽探索,樂此不疲,精力充沛。他摔倒撲在地上時不太可能哭。如果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