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五環之下 1964,日本豪賭奧運

2020年東京奧運會(因新冠肺炎疫情推遲至2021年舉辦)進行得如火如荼時,不少人都在問:為什麼日本一定要堅持舉辦這屆奧運會?這背後當然有很多經濟方面的考量,但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東京上一次舉辦奧運會,給日本帶來的回憶太美好了。

1

時間,要先回到1938年7月15日。

在中國的湖北地區,集中了九個師團試圖一舉殲滅中國軍隊主力的日本華中派遣軍發現自己正陷入一場空前的苦戰——中國動用了百萬大軍,在這場「武漢會戰」中頑強抵抗,並且進退有據,打得頗有章法。

也就是在這一天,日本厚生大臣木戶幸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件事:日本放棄舉辦1940年東京奧運會。

這其實並不算一則令人意外的新聞,很多人甚至一直在等著日本政府宣布。日本已經深陷侵華戰爭的泥潭,日本軍部剛剛要求通過了《全國總動員法》,日本全國上下每一個人、每一個零件都被要求投入侵略戰爭中,根本就無力舉辦一屆奧運會。

而從國際輿論來看,日本也不可能因為自己的侵略行徑而有資格舉辦一屆呼喚和平的奧運會了,國際奧委會已經多次暗示乃至明示日本主動放棄舉辦資格。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期待自己成為第一個奧運會亞洲主辦國的希望,破滅了。

沒過幾年,日本人發現他們破滅的不僅僅是「奧運夢」,還有他們的「大東亞共榮圈」迷夢,乃至「世界制霸」的美夢。

一場二戰,兩顆原子彈,讓日本整個國家基本被打殘,遭受過兩輪地毯式大轟炸的東京更是一片廢墟,連像樣的建築都找不出幾幢。

戰後的日本,滿目瘡痍,百廢待興。在努力恢複經濟建設的同時,日本人在尋找一種重新提振國民士氣,乃至重新改變全世界對日本印象的辦法。

奧運會,再一次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2

1952年7月,東京都政府正式向國際奧委會提出申請:主辦1960年第十七屆奧運會。

此時的日本,已經有了一點舉辦奧運會的底氣。

1945年戰敗後的日本,一度處於國家崩潰的邊緣:鋼鐵產量僅為1937年的60%,農業指數僅為1937年的59.3%,全國有1600萬農業勞動力,到1947年時還有1000萬人處於失業狀態。

但是,1950年6月爆發的「朝鮮戰爭」猶如給日本吹來了一股「神風」,美國的「特需」訂單讓日本經濟在復甦的基礎上實現了驚人的騰飛:國內的鋼鐵、化工、船舶、製造、金融等行業全面振興;國家的外匯儲備餘額從1950年6月底的2.86億美元,暴增到了1952年5月底的11.777億美元,兩年增長了4倍。

在這樣的基礎上,日本提出要舉辦1960年第十七屆奧運會,是充滿信心的。

不過,他們遭遇的對手,是二戰時的「難兄難弟」義大利羅馬。

有意思的是,在1936年柏林舉辦奧運會後,爭搶1940年奧運會主辦權的也是日本的東京和義大利的羅馬——從這個角度來看,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的奧運會簡直是納粹和軍國主義國家的狂歡。後來由於義大利公然入侵衣索比亞,為了爭取盟友支持,羅馬奧組委在墨索里尼的指示下放棄了申辦,但東京並沒有嘗到最後的甜頭。

這對在二戰前就相互競爭,在二戰中同時被痛打的「冤家」,二戰後又再次在申奧的舞台上相逢。雙方都有「重新改造後以新面目示人」的訴求,但這一次,羅馬笑到了最後,拿到了1960年奧運會的主辦權。

失敗了的日本並不氣餒,在1958年5月再次向國際奧委會提出申請:主辦1964年奧運會。

關於申辦奧運會的目的,日本文部省的《體育振興審議會報告》中說得很清楚:「不僅有利於振興我國體育,深化國際理解與國際親善,特別是為國際社會正確認識真實的日本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條件。」

在第三次申辦奧運會的過程中,日本政府做了大量工作,除了在國內開展聲勢浩大的宣傳,還做了不少「服務工作」:邀請國際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訪日,承辦國際奧委會第54次全體會議,舉辦第三屆亞運會……

終於,在1959年5月26日的第55次國際奧委會全體會議上,東京正式被確定為第十八屆奧運會的主辦城市。

日本終於將實現自己多年來的奧運主辦夢。

3

一拿下奧運會主辦權,日本就迅速「全國奧運化」——舉全國之力籌辦奧運會。

1959年9月30日,「奧林匹克東京大會」組委會成立,同時,政府總理府新設「奧林匹克東京大會準備對策協議會」,統籌全國資源。在舉辦城市東京,更是全盤「奧運化」:道路交通方面有「首都高速道路公團」,街道規劃有「首都街道規劃室」,交通局設「高速列車建設本部」,連城市下水道建設也設立了「下水道局」。

至此,日本申辦奧運會的目的已經很明顯了:借舉辦奧運會,讓東京乃至日本,從裡到外「翻新」一遍。

打頭陣的就是交通運輸。經過戰後10多年的發展,日本尤其是東京的交通狀況擁擠不堪,已經完全不適應經濟發展速度。

自從拿下奧運會主辦權,日本立刻制訂了「道路整備五年計畫」,到1962年就完成了70%的一級國道鋪設,同時還突擊建成了首都高速公路、東名高速公路、名神高速公路、東京高架單軌電車、東京地鐵等等。這些道路基礎設施的修建,讓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的卡車貨運量追上了鐵路貨運量。

說到鐵路,為了迎接奧運會,日本啟動了最大的「精品工程」——東海道鐵路新幹線。為了建設這條連接東京和大阪的高速鐵路線,日本從世界銀行貸款288億日元,總投資3800億日元(大約相當於10.5億美元)。原定工期為5年,但日本突擊3年時間就完成了,趕在奧運會開幕前兩個多月開通。

這條長515.8公里的高速鐵路,採用了一系列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包括1.435米的寬軌技術,創造了時速210公里的紀錄,是當時全世界最快的鐵路線——日本媒體宣稱這是日本「新速度時代」的開始。

除了道路交通,同樣重要的是建築業。

為了舉辦奧運會,日本拿出了159億日元,建成了國立體育館、武道館、駒澤體育館、國立室內體育館、代代木奧運村等一系列奧運場館。

但奧運場館只是一小部分,日本更看重的是市政建設和民間住宅建設。

東京在二戰後成了一片廢墟,被稱為「木頭和紙片搭成的城市」。為了舉辦奧運會,日本政府從各地鄉村調集了10萬農民投入東京的市政建設。當時東京市內許多主幹道為了修建高架路,挖出了1萬多個大坑。全市有7000多棟房屋、5萬多名市民因奧運工程被拆除和搬遷。

在這樣的刺激下,日本出現了建築熱潮,1964年的新建建築比1961年增長了71%。「不準修建超過31米的高層建築」規定被廢除後,東京的各種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大批高級公寓也隨之出現,1964年東京公寓平均售價為950萬日元,最高達到1880萬日元,比1961年至1963年的平均價格上漲了一倍。

在奧運會即將舉辦的前幾年,東京基本成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大工地。

但日本政府卻表示:不夠,還遠遠不夠。

4

日本政府的計畫是:以奧運會為契機,以東京為龍頭,帶動整個日本的經濟。

這種帶動,體現在各個方面。

首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完善,帶來了日本汽車製造行業的大井噴。

1959年,日本的汽車年產量在50萬輛左右,到1962年就飆升至100萬輛。日本的汽車年產量在1961年超過了義大利,1964年超過了法國,1966年超過了聯邦德國,1968年達到了355萬輛,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汽車生產國。

借著辦奧運的東風,日本的汽車品牌也迅速「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1960年,日產汽車在美國開了第一家分公司。

1963年,原本生產摩托車的本田公司推出了第一輛S500汽車和第一輛T360微型貨車。

1964年,豐田公司決定考慮向市場推出代號為179A的轎車,這款最終被命名為「花冠」的轎車在1966年問世,並在2006年實現各系車型累計生產3200萬輛,超越福特的T型汽車和大眾的「甲殼蟲」,成為世界上暢銷時間最長的民用轎車。

其次,觀看奧運的熱情催動了日本的電視機製造及相關產業的發展。

1964年,美國發射了「辛科姆3號」通信衛星,它的一個功能就是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