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血肉戰場 1944,血戰騰衝

我寫過很多地方的抗日戰爭,但一直沒寫過雲南。事實上,哪怕放到整個抗日戰爭期間,在雲南發生的那幾場著名戰役,也足以讓人銘記。

1

1944年4月14日,蔣介石收到了一份讓他頗為惱怒的電報。

這份電報來自美國總統羅斯福,內容是:「雲南軍如不能協同作戰,則空運裝備等廣泛支援,完全失去了意義。」

蔣介石讀出了這封電報中羅斯福對他的威脅:如果你再不出動你手裡的中國遠征軍配合盟軍作戰,美國就將「慎重」考慮對中國的援助。

中國軍隊難道沒有配合過盟軍作戰嗎?

1941年,日本在偷襲珍珠港之後,又在短時間內迅速派兵席捲東南亞,矛頭直指緬甸。緬甸是中國接受戰略物資的大後方,同時也是英國傳統的殖民地勢力範圍。1942年2月,中國派出10萬精銳遠征部隊入緬配合作戰,血戰同古,直取仁安羌,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戰役。

然而,由於中美在指揮協同上存在分歧,尤其是英國軍隊一系列我行我素的行徑乃至落井下石的招數,導致中國遠征軍蒙受巨大損失,只能分頭突圍撤退,其中第200師損失慘重,撤回時只剩2600多人,師長戴安瀾在突圍時中彈殉國。

在之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中日雙方軍隊以雲南境內南北走向的怒江為界形成對峙。

1943年冬天,時任盟軍東南亞戰區司令部副總司令的美國人史迪威,開始指揮中國駐印軍隊和部分美軍反攻緬甸,希望蔣介石予以呼應。此後,史迪威頻頻通過羅斯福給蔣介石施加壓力,敦促蔣介石能夠發動滇西反擊戰,以減輕他的壓力。

事實上,中國遠征軍在1942年下半年就開始重新集結,但始終按兵不動。

因為蔣介石一方面頭疼於國內戰事吃緊,另一方面也對當初英國軍隊的落井下石耿耿於懷,所以不願意再次輕易動兵。

直到美國人的威脅電報接踵而至,蔣介石知道拖不下去了。更何況到1944年的時候,誰都知道軸心國的失敗只是早晚問題了。

於是,1944年5月5日,接替陳誠出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的衛立煌召開了一次高級將領會議,到會的有中國遠征軍下轄的第11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第20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以及各軍、師長官,還包括美國顧問竇恩。

衛立煌是拿著蔣介石發來的一份電報去開會的,在電報中,蔣介石口氣嚴厲:「務必在5月11日向怒江以西攻擊,不得再延宕!」

在開會布置軍事計畫的時候,衛立煌多少還是有點摸不著頭腦的:自己從陳誠手裡接任司令長官的位置也快半年了,枕戈待旦,但從來沒有收到過要打仗的指令,不知道委員長電報里的「延宕」之人究竟是指誰?

然而,還有讓衛立煌更想不到的事情。

2

1944年5月5日,牟田口廉也在芒市召開了一次高級將領會議。

牟田口廉也時任日軍第15軍司令官,當初曾直接參与了「七七事變」(時任中國駐屯軍第一步兵聯隊聯隊長),此時正因他自己極力要求發動的「英帕爾戰役」開展不利而頭痛不已。參會的人主要有日軍駐緬甸的第56師團師團長松山佑三,以及他麾下的步兵團團長水上源藏、第148聯隊隊長藏重康美等人。

會議的重點只有一個:如何分頭抵禦中國軍隊即將發動的滇西反擊戰。

這實在是一件很蹊蹺的事:這邊,中國遠征軍的最高層剛剛秘密召開了關於如何反攻的作戰會議;那邊,日軍就能迅速知曉情報,甚至可以在同一天召開關於如何防禦的作戰會議。

一切原因,還是出在1943年2月迫降在騰衝縣城的一架中國飛機。

那一天,有一架中國的飛機因為大霧迷航,跌跌撞撞,迫降進了由日軍控制的騰衝縣城。

飛機上的飛行員和一名中國少校當場被俘,但這不是日軍最大的收穫,最大的收穫來自那名少校軍官隨身攜帶的密碼本和中國遠征軍的編製表。日本人非常慶幸但又有些奇怪:這名少校軍官居然忘了把這麼重要的資料事先燒毀。

更奇怪的是,攜帶密碼本的少校被俘,中國軍隊方面似乎就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沒人向上報告,在此之後也沒有更換密碼錶。

於是,日本軍隊自此對中國遠征軍的配置和調度了如指掌,甚至可以精確到以「小時」為單位。

由於日本人對中國遠征軍將發起大反攻的時間、地點等各方面情報早已瞭然於胸,所以雖然在滇西駐防的第56師團只有1.1萬人左右(另有1/3的兵力被抽調去增援緬北被中國軍隊圍攻的日軍第18師團了),但自認熟悉《孫子兵法》的他們還是頗有信心: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在那場會議上,司令官牟田口廉也專門來到第56師團第148聯隊隊長藏重康美面前,把自己的戰刀送給了他。

藏重康美受寵若驚,但隨即就明白了司令官的用意:他的聯隊將在這次抵禦中國軍隊反攻中把守一座重要的城市——騰衝。

3

1944年5月12日,楊金寬在高黎貢山陣地的戰壕里抱著戰友的屍體,一時手足無措。

楊金寬那年才17歲,12歲就被征入軍隊成了一名「娃娃兵」,被分配到第36師,隨部隊一起進入雲南,投入了滇西反擊戰。

36師屬於中國遠征軍第54軍,54軍和53軍同屬第20集團軍戰鬥序列,集團軍總司令是霍揆章(黃埔軍校一期生)。按照衛立煌制訂的進攻計畫,由宋希濂指揮的第11集團軍為中國遠征軍的左翼,第20集團軍為右翼,他們是這次攻佔騰衝的主力部隊。

5月11日,楊金寬隨大部隊強渡怒江之後,就遭到了對面高黎貢山上日軍陣地的瘋狂阻擊。楊金寬所在的重機槍連被敵軍的密集子彈壓得抬不起頭,身邊的一位四川籍戰友剛剛從戰壕里抬頭往外望了望,就被一顆子彈擊中了額頭,臨死之前,雙手緊緊抱著楊金寬不放。

楊金寬後來回憶:「我當時很害怕,但後來見得多了,就不怕了。」

因為後來整個高黎貢山,成了一個血肉戰場。

高黎貢山是騰衝的天然屏障,按照第20集團軍的計畫,要拿下騰衝,就只能越過這座中國西南地區垂直落差最大的山脈。

然而,因為日軍掌握了中國遠征軍的進攻計畫,駐守騰衝的日軍第56師團第148聯隊主力,以及第146聯隊一部(大約2000人),早已進入他們在高黎貢山搭建的無數明暗碉堡陣地,扼守住僅有的幾條交通要道,準備讓中國軍隊葬身於此。

36師負責進攻的是翻越高黎貢山的要道南齋公房,而54軍的主力師198師(屬陳誠的「土木系」)負責進攻的是另一條要道北齋公房。

5月12日凌晨,198師師長葉佩高一口氣投入592團、593團、594團三個團10倍於日軍的兵力,希望一鼓作氣拿下北齋公房,直接打通前往騰衝的道路。

然而,戰鬥打了4天,負責主攻的592團團長陶達綱負傷,陣亡一個營長,重傷一個營長,9個連長中7個傷亡,全團死傷近300人,連北齋公房的前沿陣地冷水溝都沒拿下來。

仰攻高黎貢山實在太困難了。

中國的官兵不僅要克服嚴寒和飢餓,還要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道上進行衝鋒,身邊是一不留神就會掉下去的萬丈懸崖,重炮都拉不上來,只能依靠輕武器進行「人肉衝鋒」。而扼守要道的日軍有時候只需要一挺重機槍就能輕鬆封鎖住一整條要道。

但是軍令如山,中國軍隊只能拚死往上沖,一個營打殘了,另一個營接著往上沖。靠山一側的山溝全被中國士兵的屍體填滿,血水就順著山溝往下流,整條山溝都是血紅色的。

由於部隊傷亡太大,592團的團長陶達綱只能帶傷親自帶隊衝鋒,衝鋒時再度遇到日軍重機槍的迎面掃射。日軍打到對面中國軍隊全都倒在地上才停止射擊,而就在此時,陶達綱帶著倖存的戰士從屍體堆里爬起來,繼續衝鋒。

最終,是陶達綱的警衛排組成敢死隊,炸掉了冷水溝日軍的碉堡,才拿下了陣地。

傷亡巨大的592團停下來歇一口氣,594團接著進攻北齋公房主陣地。

這一次,中國軍隊做了戰術調整,198師師長葉佩高派出593團穿插迂迴,拿下了北齋公房後面的馬面關和橋頭,直接切斷了駐守北齋公房日軍的後勤供給,一面打,一面圍。

這一招是有效的,沒過多久,北齋公房的日軍就斷糧了。飢餓的他們甚至開始吃同伴的屍體,有時候,陣地上直接就用繩子掛著人的大腿肉風乾。

在中國軍隊翻越高黎貢山期間,當地的怒族、苗族、獨龍族的婦女兒童主動為中國士兵帶路、運送物資和傷員,男人們手持打獵的槍支甚至弩箭和鐵叉,在山林里一起追殺潰敗的日本士兵。在運糧過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