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水面之下 利庫路特事件:日本戰後第一大腐敗案的台前幕後

在我們的印象里,日本的公務員都是相對比較清廉的。但是,這絕非是因為他們的道德素養特別高,而是由方方面面的因素造成的。比如,需要爆發一次震驚世人的腐敗案,才會促使人們吸取教訓。

1

1956年,對剛滿18歲的江副浩正而言,是個值得銘記的年份。

在這一年,江副浩正考進了有「日本最高學術殿堂」之稱的東京大學,成了這所萬千學子仰望的世界級大學的一名新生。

江副浩正身高只有1.65米,其貌不揚,在諸多東京大學的「天之驕子」中實在沒有什麼出挑之處。但是,他卻擁有很多普通學子不具備的東西——對財富的渴望,以及願意為之付出的堅毅、才智、魄力和野心。

1957年,是大二學生江副浩正正式認識到自己潛能的一年。

那一年,東京大學的學生報陷入了虧損。為此,編輯部欲花重金招聘業務員一名,希望能依靠他來推銷報紙,招攬廣告,讓報紙存活下去。沒錯,江副浩正接下了這個其實並不輕鬆的差事——用今天的話說,這是一個需要完成KPI(關鍵績效指標)的崗位。

江副浩正很快就展現出自己的能力。他穿著學生服,不厭其煩地去拜訪一個又一個東大的校友,然後再循著各種人脈關係去接觸社會上的公司:向校友推送報紙,向公司承攬廣告。

江副浩正上任一個季度,就為報紙拉來了12家公司的招聘廣告。

嘗到甜頭的江副浩正顯然知道了自己的天賦在哪裡。1960年4月從東京大學畢業後(他還留級了一年),他並沒有像同學們那樣去企業面試找工作,而是找了間小屋,拉了自己的一個好友,再雇了一個女員工,成立了「大學新聞廣告社」。

創業半年,江副浩正就依靠自己積攢的第一桶金和其他一些募資,以60萬日元的註冊金成立了「大學廣告公司」,為日本的大學生提供就業參考和企業介紹。兩年之後,獲利極豐的江副浩正已經有能力集資500萬日元,正式將公司名稱改為「利庫路特中心」。

利庫路特,是英語「recruit」(招聘)的譯音。

在眾人眼裡,利庫路特中心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新興企業。

但沒人會知道,在26年之後,「利庫路特」這個詞將引發日本政商兩界的超級大地震。

2

江副浩正確實趕上了好時候。

日本的戰後經濟,恰恰就是從江副浩正考入東京大學那一年前後開始一路騰飛的。在那些年裡,日本的GDP增長幅度連年超過10%,整個日本的企業利潤開始大幅度增加,而物價卻基本維持不變。這樣的喜人局面讓以做企業廣告為主營業務的利庫路特公司業績連年飆漲——到1970年年初,利庫路特公司的營業額已經達到100億日元。

此時的江副浩正也就30歲出頭,年輕,富有,充滿活力,儼然是日本戰後經濟復興的創業青年人代表之一。

不過,一直有更大野心的江副浩正並沒有滿足於現狀。在日本經濟高歌猛進的大環境下,他深知「不能辜負這個時代」的道理,他意識到單單憑藉廣告業務,很快就能看見天花板,如果要在短時間內賺取更多的利潤,就必須切換一條能賺快錢和大錢的跑道。

1974年,江副浩正麾下的利庫路特公司開始進軍地產業。

在日本整體經濟快速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江副浩正的這一決定無疑是正確的。到了1980年,利庫路特麾下專門從事地產業的子公司利庫路特宇宙公司的營業額已經突破500億日元。

不過,但凡從事地產行業,總有一個領域是商家避免不了的——和政府打交道。

事實上,江副浩正從本人意願出發,也不僅僅滿足於在商界的成就,他早就有了和政界交往的想法。

1981年,利庫路特的總部大樓在東京最繁華的銀座落成。也正是在這一年,江副浩正通過層層關係,結識了日本電信公司總裁真藤恆和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等一批日本財政界要人,開始正式和政界來往。

也就是在此以後,利庫路特公司的業務在原有基礎上再一次爆髮式增長,江副浩正的職業生涯也再次進入新的快車道,開始擔任政府稅制調查特別委員、土地臨調特別參與等與他的地產生意有密切關係的職務。

到了1988年,利庫路特的地產業務已經在全日本的地產公司中僅次於東京不動產公司,排在第2位——五年前,它還只排在第13位。

此時的利庫路特公司已經從當年的三人「皮包公司」,發展成了擁有23家子公司、近1萬名員工的「巨無霸」企業。

1988年3月,利庫路特在日本川崎市的20層川崎情報大樓落成,這被外界視為利庫路特業務再一次拓展延伸的標誌。

但沒有人會想到,這座大樓成了引爆整場「大地震」的「地雷」。

3

「地雷」的引爆,是從川崎市警方接到一封舉報信開始的。

舉報信稱:在川崎造大樓的這塊地皮,是利庫路特通過不正當手段從當時負責這塊地皮的計畫調整局局長小松秀熙手中拿到的。

所謂「不正當手段」,就是行賄。

那麼,江副浩正是怎麼行賄的呢?其實一點也不複雜,就是送自己公司未上市的股票。

1984年12月,根據川崎市制定的城市發展規劃,火車站附近的70公頃黃金地段範圍內將建立一個技術開發區。江副浩正找到了當時負責這塊土地規劃的計畫調整局局長小松秀熙,許諾利庫路特公司「賣」給他3萬股還未上市的利庫路特宇宙公司的股票,每股價格為1200日元。

當然,江副浩正知道清貧的公務員小松是拿不出3600萬日元的,所以早就準備好了方案:通過利庫路特旗下的金融公司向小松提供貸款。換句話說,小松一分錢也不用出,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

1984年12月,小松秀熙拿到了3萬股利庫路特宇宙公司的股票。1986年10月,該股票上市,股價扶搖直上。小松在5000日元的價位拋光了手上所有股票,一來一去,凈賺1.2億日元。

當然,江副浩正很快就得到了川崎市的那塊黃金地皮。

1988年4月,川崎市警方根據這份舉報開始了調查。但是,當年的小松秀熙已經升任川崎市副市長,調查受到了重重阻力,警方一度以「沒有確鑿證據」為由停止調查。

關鍵時刻,站出來的是新聞媒體。

《朝日新聞》橫濱分社的記者開始了一系列的跟蹤調查,通過各種手段(包括會晤線人看到一張有76人的股票受讓人名單),終於得到了小松秀熙接受江副浩正股票轉讓的實證。

1988年6月18日,《朝日新聞》在自己的社會版頭版發表了詳細調查報道,明確指出小松秀熙接受利庫路特公司的股票轉讓。

一時之間,日本輿論大嘩,小松秀熙被迫提出辭職。

當然,一個川崎市副市長落網,還不足以讓「利庫路特案」成為「大地震」。

4

1988年6月30日,《朝日新聞》拋出了更大的「炸彈」。

根據《朝日新聞》公布的名單,至少有四位日本政壇現任或前任高官接受過江副浩正的股票,他們分別是:前防衛廳長官(國防部長)加藤紘一(買進5000股,獲利2000萬日元),前農林水產大臣加藤以次(以女兒和秘書名義買進1萬股,獲利6000萬日元),自民黨政調會長渡邊美智雄(以兒子名義買進5000股,獲利2600萬日元),民社黨委員長冢本三郎(買進5000股,獲利2600萬日元)。

這些還不算完,《朝日新聞》更是指名道姓點出,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前大藏大臣(財政部長)宮澤喜一、曾任中曾根內閣外務大臣的自民黨幹事長安倍晉太郎(沒錯,就是安倍晉三的父親)三人也捲入了受賄醜聞。

根據《朝日新聞》的名單,中曾根康弘擔任日本首相期間,包括文部大臣森喜朗等在內的近半數內閣高官都事先購買過利庫路特公司的股票。

一石激起千層浪。

從表面上看,股票買賣是一種雙方都認可的商業行為。但在實際操作中,如果賣出方以明顯低於市場預估的價格賣出股票,那麼買入者肯定能夠大大獲益。這種行為在美國和法國等國家被定義為違法犯罪,但在一些歐洲國家僅僅被視為「有違道德」。而在日本,法律也沒有明確禁止這種行為,這就給了江副浩正鑽空子的機會。

但是,利庫路特公司的股票出售價格實在過低,數量實在過大,銷售對象又都是政府公務人員。更何況,這些公務人員自己沒掏錢,而是通過利庫路特公司提供的貸款「空手套白狼」。

這顯而易見就是行賄和受賄。

日本民眾無論如何也不相信,這些平日在電視鏡頭前道貌岸然、形象清廉的政府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