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句古話,叫「民以食為天」。吃上飯,吃飽飯,對老百姓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而研究如何讓老百姓吃飽飯的人,自然會受到尊敬。
1
1930年9月7日,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
婦產科大夫林巧稚,在產房裡順利接生了一個男嬰。
男嬰的母親叫華靜,父親叫袁興烈。看到臉色紅潤的兒子在懷中哇哇大哭,這對年輕的夫婦非常興奮,以至於都忘了給孩子起名字。在商量了幾句以後,爸爸在這個孩子的出生登記材料上,臨時隨手寫了一個名字:袁小孩。
那一年,林巧稚29歲。她是北京協和醫院歷史上第一位畢業留院的女醫生。後來,她成了中國婦產科界的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併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她當時肯定不知道,那天她接生的那個叫「袁小孩」的嬰兒,後來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有個更值得讓人銘記的稱謂:「中國雜交水稻之父」。
當然,那個孩子後來肯定不叫「袁小孩」了,父母幫他想好了名字:
袁隆平。
2
袁隆平從1歲起,就跟著父母在全國各地輾轉了。
袁隆平的父親在國民政府鐵路局做事,再加上當時日本開始侵略中國,所以全家人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光是袁隆平的小學學業,就是在湖北、湖南和四川三個地方拼湊完成的。
雖然全家總是在遷徙的路上,但小小年紀就「行萬里路」,讓袁隆平從小就有了「腳踏實地」的習慣。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學校組織參觀園藝場,那些生機勃勃的花草果木給袁隆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過,袁隆平最初卻想當一名運動員。
袁隆平很喜歡游泳,而且水平相當高。1947年,他回到湖北讀高中,在高一暑假,他輕鬆獲得了漢口賽區男子100米自由泳的冠軍,隨後又獲得了湖北省男子100米自由泳的亞軍。後來袁隆平還參加過國家游泳隊的選拔,結果人家取前三名,他正好是第四名,與國家隊失之交臂。
既然做不成運動員,就好好讀書。1949年8月,袁隆平和家人商量過之後,報考了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農學系,專攻農作物專業。
不過,此時袁隆平還有另一個想法:參軍。
1951年,還在西南農學院學習的袁隆平報名應徵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身體素質極佳的袁隆平輕鬆通過了體檢,隨後通過了政審。全校還為他舉行了歡送大會,歡送他成為一名光榮的空軍。
當時正是朝鮮戰爭時期,袁隆平入伍後,經過訓練很可能就會踏上朝鮮戰場。但當時國家有關部門覺得培養一名大學生很不容易,再加上當時朝鮮半島戰事相對趨於穩定,所以又把袁隆平送了回來。
運動員和空軍,這兩個不同的人生大門被關上之後,袁隆平回到了自己原本的那條軌道:學農。
1953年8月,袁隆平從西南農學院畢業,服從分配,到湖南懷化的安江農校任教,之後又被分配到更偏遠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農校教書。
一個教書匠,開始了自己的農業研究之旅。
3
袁隆平一開始並不研究水稻。
在安江農校教書的時候,袁隆平最早研究的是紅薯育種,但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困難時期」,讓袁隆平觸動很大,印象深刻:「生產隊一口大鍋,七八十人吃的菜,就放一小杯的油塗一下,然後把紅薯藤、老莖稈煮一大鍋來吃。……那時候搞什麼『增糧法』——雙蒸飯,就是把飯蒸兩次,本來二兩米蒸一碗飯,就蒸到一碗半那麼大。……但照樣餓,而且餓得更快。」
由於一直吃不飽肚子,袁隆平連最喜歡的游泳也停止了。但他還算運氣好的,根據他自己回憶,有一次他在路上親眼看到五個活活餓死的人——他說那一幕他永遠都忘不了。
儘管那時候袁隆平搞紅薯育種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他認為這是副食品,無法起到讓老百姓吃飽的作用,所以決定改變研究方向。
當時湖南90%的農田都種水稻,而水稻是全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所以,從1960年開始,袁隆平決定:開始搞水稻!
在農村實習的時候,袁隆平經常看到一些農民到高山上去兌種子,然後挑下山到田裡去種。農民們說,山上的種子質量好一些,這叫作「施肥不如勤換種」,這給袁隆平很大的啟發:要給農民培育出最好的種子。
當時在農業育種行業里有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叫「系統選育」,就是在農田裡選出最優秀的稻株,然後培育,再優中選優,從而得到最優秀的種子。
1961年7月,袁隆平在農校的試驗田選種時,忽然發現了一棵「鶴立雞群」的稻株:穗子大,籽粒飽滿,10多根達8寸長的稻穗向下垂著,像瀑布一樣。
袁隆平挑了一穗細數,竟然有230粒!照這估算,培育這棵稻株做種子,一畝水稻的產量能夠超過1000斤!袁隆平大感興奮,立刻將這棵稻株的種子收好,在第二年春天播種,種下了1000多株。
轉眼禾苗抽穗,「望籽成龍」的袁隆平卻大失所望:這些稻子全都是普通品種,沒有一株有哪怕半點它們「爸爸」的雄風。
呆立在田頭的袁隆平心裡不是滋味,望著那些蔫不唧的水稻,他腦子裡忽然閃過一個念頭: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按道理後代和前代是不可能產生那麼大差異的,但這株水稻為何是「老子英雄兒狗熊」呢?
原因可能只有一個:那株「威猛」的「爸爸」水稻,是一株雜交品種!
這個發現對於外行人而言可能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對袁隆平這樣的專業人員而言,無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而這扇大門原來是被緊緊鎖住的,因為大家公認它通向的是一條死路。
4
當時的袁隆平,面臨兩大難題。
第一大難題是,雜交水稻到底有沒有優勢?當時世界五大糧食作物中,小麥、玉米、大豆、土豆都通過雜交實現了增產,唯獨水稻在這一方面基本沒什麼建樹。國際上的主流觀點是:雜交水稻是沒有優勢的。
第二大難題是,水稻實現雜交本身就很難。水稻是天然自花授粉植物,花非常小,而且一朵花只結一粒種子,由雄配子和雌配子自己完成授粉,很難進行大規模人工干預。1963年,美國人亨利·畢切(Henry Beache)在印度尼西亞首次實現了人工雜交水稻,但他的方法存在缺陷,無法大規模複製。
但袁隆平認準了這個方向,就一定要搞出名堂。
他選擇的突破口,是找到「雄性不育株」——如果水稻的雄配子失去了授粉能力,那麼雌配子只能與其他水稻的花粉進行雜交。
這個理論也不是袁隆平提出的,早在1926年一個叫瓊斯的美國人就提了出來。20世紀50年代,日本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實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始終不能形成規模。
通過1961年在田間發現的那株「雄壯」的水稻,袁隆平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水稻里一定存在天然的「雄性不育株」。
帶著這個信念,袁隆平開始了尋找之旅。
每天天剛亮,他就吃完早飯,帶著一個水壺和兩個饅頭,下田去尋找了。頭上頂著太陽,腳下踩著涼水,袁隆平日復一日,在幾千幾萬株水稻中不斷尋找,不言放棄。
1964年7月5日,在袁隆平尋找「雄性不育株」的第14天,在仔細篩選了14萬根稻穗之後,他終於找到了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株」——這證明他的推斷是正確的。
1964年和1965年,袁隆平通過整整兩年的田頭尋找,一共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株」。盆栽實驗顯示,天然「雄性不育株」的人工雜交結實率可高達80%以上,經雜交繁殖出來的後代,有些明顯表現得比常規水稻有優勢。
1965年10月,經過大量的實驗積累和理論數據比對,袁隆平將初步研究成果整理撰寫成一篇論文,投到了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科學通報》雜誌上。
那篇論文——《水稻雄性不孕性的發現》,後來成了業界的里程碑。
在這篇論文中,袁隆平正式提出了通過培育水稻「三系」(即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複系)的配套方法來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設想與思路。
這篇論文後來發表在1966年2月《科學通報》的第4期上。隨後,雜誌社給他寄來了30多元的稿費,之後又寄來了30多元——那篇論文還登上了英文版的《科學通報》。
當時袁隆平一個月的工資是73元,這筆60多元的稿費對他而言不是一筆小錢。
但他當時沒想到的是,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篇論文後來救了他的命。
5
那篇論文,其實趕上了《科學通報》的末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