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抗爭 附錄 讀者評論

1930年,美國發動的那場貿易戰

Enji 陳遠之:我看到這篇文章後,感覺比較心驚的內容是,產能過剩導致的失業大潮。如今的中國,遍地微商,以及所謂的大眾創業,是否也是另一種失業大潮呢?

Olivia Ren:然而政客們並不在乎長久影響,他們只希望對自己的連任負責,哪怕我走後洪水滔天。虛假的物質主義,嚴重不均衡的經濟,族群和階級之間的割裂……後人不自哀,又使人哀後人也。

Pro排骨:從商人變成總統,從全球化變成保護主義。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開羅會議:「四大強國」的幕後博弈

Cathy:實力,永遠都是實力。中國遠征軍的血淚不能被遺忘。

揚:寄希望於他人,遠不如增實力於己身。

尹樂多:「如果不通過戰爭,就別想從大英帝國手中奪走任何東西!」丘吉爾的老牌帝國主義嘴臉從這句話中表露無遺。大英博物館裡面從全世界各地劫掠搜刮而來的琳琅滿目的稀世珍品,印證了弱肉強食的不破真理。

再聚德黑蘭:「三巨頭」的台前與幕後

花的Mm兔:弱國無外交,不管是瓜分波蘭還是劃分中國領土,這種沒有當事人在場的會議,與強盜何異?經過無數先輩的努力,中國重新立於世界強國之列,吾輩何幸!

治先生:「當外星人來的時候」,真是說到位了,舉例:龍珠。悟空和天津飯生死打鬥,短笛出現,兩人和短笛打得你死我活,貝吉塔來了,三人聯合起來,和貝吉塔斗個不死不休,弗利薩出現……

格物致知:德黑蘭會議,波蘭領土向西移了一半,德國甚至失去了原普魯士的領土。最可貴的還是德國在憲法中規定,德國所有領土都已收回,從而避免了爭端!

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後的四個人

華樓宇:制止核戰爭的辦法是自身擁有核武器,同時避免更多國家擁有核武器,這個悖論也是人類自己製造的困境。

楊犁庭:對於原子彈投向日本之後帶來的結果,科學家們表現出了種種後悔,奧本海默說自己「手上沾滿鮮血」,但是軍人恰恰相反,投下原子彈的機組成員表示一點都不後悔。只能說立場不同,態度不同,畢竟軍人需要直接面對那些兇殘的敵人。

OctRain:愛因斯坦曾經預言,他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會用什麼武器,但第四次世界大戰會用石頭當武器。願世界和平,願我們和我們的後代不要經歷第三次世界大戰,不再讓地獄之火灼燒人類文明。

1973年,人類世界重新認識石油

程方興:我覺得通過第四次海灣戰爭,美國其實看清了哪些阿拉伯國家是外強中乾,哪些是硬碴。以後的一二十年里,它通過一種類似連橫的外交策略,拉攏相對溫和的國家,比如沙特和阿聯酋,跟它們搞好關係的同時,用利益分化穆斯林陣營;對待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這些硬骨頭,就採用經濟制裁甚至直接軍事打擊的方式,使這些國家徹底失去活力。現在看來,美國處心積慮的做法達到了它的目的,沙特成了美國的忠實盟友,伊拉克、敘利亞內亂四起,再也無力翻身!太陰險了,所以我們中國要時刻警惕美國的狼子野心。

子漁:新能源的瓶頸在電池儲電技術,以及系統穩定性上,一旦電池有了突破,新能源的發展將是暴發性的。

Grace:作為一個石油行業從業者,這幾年真的危機感十足啊。但是也慢慢想通了,在這個世界上,不進步就會被淘汰,時刻提醒自己要向前。

三個東亞國家,三天,一場政變

劉鯤:「袁大頭」真是一代人傑,就是末了稱帝毀了所有名聲。

MR.DENGSH:2001年的韓國電視劇《明成皇后》講述的就是閔妃的故事,當然裡面的閔妃形象非常正面。袁世凱確實是少有的遇大事、急事不糊塗的人。《清帝退位詔書》有句特別重要的話:「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這就確保民國法統完整、正當,所以邊疆歷次叛亂,都佔據不了道德制高點。比如達賴是清帝冊封的,要叛亂就必須拋棄這個身份。怎麼樣,袁世凱是不是幹了一件好事?

814:袁世凱果然不像課本中寫的那樣只有負面影響,在整個歷史長河中,他還是一個充滿爭議、血肉豐滿的人物。我認為觀史最重要的還是客觀,一味抬高或者貶低某些人、某些事都不能客觀明了地進行總結和學習,以史為鑒、以史為鏡就會跑偏。

長崎事件:大清對日外交的最後榮光

兔大爺:把它打撈起來,是想讓它看今日之中國。把它打撈起來,是想讓國人反思舊日之中國。「知恥後勇」,我們任重道遠!

翰旭:現在來看,甲午戰爭也是日本透支榮光的開始,膨脹到最後見到兩朵蘑菇雲,從靈魂到國體都被美國征服。

李李:近代史,無論是怎樣的主題,都讓我看了就心裡發堵,腦子發麻。誠然事後諸葛亮不可取,做另一個選擇也許帶來的是另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天朝上國之夢不可取,讓百姓省吃儉用為當權者營造富裕繁華更不可取!

《排華法案》:一部應讓美國人至今羞愧的法案

知名不具:我問過每一個美國同學,沒人知道這個法案。我也問過我周圍的中國同學,同樣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個法案。這也是為什麼我最初知道這個法案的時候非常震驚。為什麼這樣一個法案會被中國人遺忘?

星河問夜:其實對比一下有的人對黑人的排斥,就知道這種傲慢是生在人類骨子裡的。當我們有資本去歧視別人的時候,未必能比美國人好到哪兒去。每個人警惕自身的傲慢才是正道。

能吹善打的比爾牛:加拿大留學黨表示,不只有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地的華人都在那個時期遭遇過幾乎完全一樣的事,包括修鐵路、排華法案等。感覺作為華人都應該了解一下這一段歷史。時至今日,華人在海外哪怕是溫哥華這種華人很多的地方,在一些大事上的話語權還是不夠(對比其他族群例如印度裔的話)。

麥卡錫主義:一個從未遠去的幽靈

拙木:最後的沒有能力說得對,雖然我們發展迅速,但真的發展不均衡,我甚至親眼看到過小山村裡的希望小學,我們與發達國家差距不小啊。但現在很多營銷號各種鼓吹,弄得大家都盲目自信了。我們現在應該認清自己,韜光養晦,才是復興之路。

鄭新力:在媒體如此發達的今天,似乎民眾的認知沒有太大的改變。信息量的多與少,改變不了大多數人的認知能力。

Lǜ Zhōu:民眾只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正是信息的互通互聯,才讓人「放心」地確認自己的認知是充分的。這就是「睜眼瞎」的形成過程吧。

1971年,「乒乓外交」背後的六個人

Numb:周總理對科恩的一番話,說出了總理對青年人的認識。家境富裕的總理年輕時代投身革命,在當時部分人眼裡未必不比嬉皮士更難以接受。但總理的叛逆與不滿成就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大多數人的幸福。如今的社會都在強調個體,強調個人得利益。但請不要忘了,有一群人捨棄了自己的利益,換來了如今我們可以肆無忌憚發揮個性的時代。

煙小火:看個乒乓外交也看得我熱淚盈眶是什麼情況?我想我應該相信,在我的手裡,也握著一塊小小的拼圖吧。活好當下,坦面未來。

木紙Muzi:時至今日,周總理對科恩說的話依然適用,年輕人應當通過實踐來認識自己,改造世界。大浪淘沙,優秀的文化必會存留,大眾也應當以更包容的態度來對待新時代的年輕人。

那一年,中國在聯合國連投16輪反對票

風走雲上:看到「一否到底」這四個字的時候真的心裡一震,那是怎樣的魄力啊!

蘇曼祺:「打鐵還需自身硬」,無論個人、小家還是大國,無一不適用!鍛煉身體,提高自己!為國為家,和實驗死磕到底!

閆世成:不簡單。國家從來是一個群體,很多時候被看成個人。所以,國家從來沒好壞。但是很多時候一個群體的利益,需要領袖來把握,可見其任務之艱巨。

帝國的覆滅:600萬人為何會被168個侵略者摧垮?

Cathy:20世紀初英軍入侵西藏也是同樣的翻版。談判者卑劣的謊言,一邊倒的屠殺……而說到《聖經》,引用毛姆的一句話:「魔鬼要行兇,總會引用《聖經》。」

大揚:這樣的事例不止一次證明,誰選擇愚昧和封閉,誰就將被歷史的車輪無情地碾軋。

物與:說選擇愚昧的朋友是不是有點用上帝視角看待了。美洲本來就有很多局限性,沒有車輪,沒有可以馴化的大型牲畜供驅使,多緯度窄經度的地形也讓交流受到很大限制,本身就是兩個發展程度極不同步的文明的碰撞,從很大程度上說,他們沒得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