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抉擇 山高水長,勿忘陳嘉庚

「赤子」一詞,原指「嬰兒」,後引申為「純潔善良的百姓」,故古代封建王朝有「海內赤子」之說。但後來又引申出一個新的說法,叫「海外赤子」,而這個稱號,專指「海外僑胞」。他們想藉此表達,自己根在華夏,是中華兒女。

1

1874年10月21日,陳嘉庚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集美社(現廈門市集美區)。

中國近代史上有幾次著名的人口遷徙,其中有「走西口」「闖關東」,還有一個就是「下南洋」。中國東南沿海一帶,從明至清,有不少老百姓迫於生計或有經商需求,成規模地前往包括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等地在內的「南洋」一帶。在「下南洋」的人中,廣東和福建沿海的老百姓佔到了絕大多數。

陳嘉庚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下南洋」的商人家庭里。

陳家從曾祖一代就開始「下南洋」,陳嘉庚的父親陳杞佰早年也去南洋闖蕩,在新加坡經營大米生意。不過陳嘉庚直到17歲那年,才去新加坡投奔了父親,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國內的私塾里讀書。

1893年,19歲的陳嘉庚從新加坡回國成親,卻發現自己的族弟成了一個紈絝子弟,終日賭錢作樂,瘋瘋癲癲。陳嘉庚氣憤地將弟弟綁在一棵樹上鞭打了一頓,然後做出了一個在當時鄉里看起來驚世駭俗的舉動——說服母親和新婚妻子拿出了2000銀圓。在那個時候,2000銀圓不是一筆小數目,是陳嘉庚父親給他成家的錢,以及平時家裡省下的家用。

但陳嘉庚決定把這筆錢拿出來做一件事:辦一所名為「惕齋學塾」的私塾。陳嘉庚認為,人一定要接受好的教育,才能夠好好為人處事。

現在回過來看,陳嘉庚一生的基調,可能在他19歲那年就定下了。

2

1904年,30歲的陳嘉庚遭遇了人生第一場大變故。

由於經營不善,陳嘉庚的父親陳杞佰在新加坡經營的生意宣告失敗,不久後抑鬱而終。陳嘉庚不僅遭受喪父之痛,還面臨一個巨大的危機——父親欠下一大筆債務。

按照當時新加坡的法律,只要公司宣布破產即可,並沒有「父債子償」這一種說法。但陳嘉庚卻選擇把父親的生意做下去,並且承諾:「只要我陳嘉庚在人世一日,所有欠債一定會償還!」

其時,父親留給陳嘉庚的,就只有一家虧損的米店了。而陳嘉庚就是從這一家米店開始,全身心地投入經營中。在短時間內把米店扭虧為盈後,他又看中了罐頭生意,盤下了一家罐頭廠,開始做菠蘿罐頭的買賣。

陳嘉庚很有生意頭腦,且肯吃苦,心思細密,事必躬親,所以大米和菠蘿這兩個生意很快被他做得風生水起。在父親逝世四年之後,陳嘉庚已經開了四家菠蘿罐頭廠,連同原來的大米生意,已經完全站穩了腳跟,並還清了父親的所有債務。

對陳嘉庚而言,「還債」是他對自己「守信」的一種自我要求,而這種行為在客觀上卻讓整個南洋商界見識了他的誠信和品德,以至大家都非常願意和陳嘉庚做生意。

陳嘉庚也並沒有滿足於米店和菠蘿罐頭廠的生意,眼光敏銳的他很快發現東南亞的橡膠業具有巨大的市場和前景。從最初的加工橡膠開始,陳嘉庚逐步從下游做到上游,賣膠鞋,製造輪胎和其他日用品,買下橡膠製品廠,買下橡膠種植園……

1925年,51歲的陳嘉庚已經擁有了這樣的家業:名下的橡膠種植園面積達到了1.5萬英畝(約60平方千米),擁有菠蘿廠、米廠、冰糖廠、橡膠廠、木材廠、餅乾廠、皮革廠、肥皂廠等30多家工廠,有150多家商店,僱用員工超過3萬人,資產超過1200萬元。陳嘉庚成為公認的「南洋首富」。

已到「知天命」年紀的陳嘉庚,就此平穩地走完人生下半場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錦衣玉食,子孫繞膝,安享晚年。

但是,如果那樣的話,如今記在史冊上的陳嘉庚——如果還有可能被記錄下來的話——最多只是一個「南洋巨富」而已。

陳嘉庚當然不是這樣的陳嘉庚。

3

從19歲傾囊2000銀圓興辦私塾開始,陳嘉庚就認準了一個方向:辦教育。

陳嘉庚的觀點是:「民智不開,民心不齊,啟迪民智,有助於革命,有助於救國,其理甚明。教育是千秋萬代的事業,是提高國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麼時候都需要。」

1913年,陳嘉庚在南洋的事業剛剛有了一點起色,他就回到了自己的故鄉集美社,開始興辦集美小學。

而陳嘉庚的雄心絕不是僅僅興辦一所小學那麼簡單。

自1913年興辦第一所小學開始,陳嘉庚在此之後不斷投入資金,相繼創辦了女子小學、師範學校、中學、幼稚園、水產航海學校、商業學校、農林學校、國學專門學校、幼稚師範學校等,統稱集美學校並逐步發展,在校內建起電燈廠、醫院、科學館、圖書館、大型體育場。

1923年,孫中山批准「承認集美為中國永久和平學村」,著名的「集美學村」之名,由此而來。

1921年,陳嘉庚準備創辦廈門大學。當時因為經費短缺,連蔡元培也勸陳嘉庚「暫緩」。但陳嘉庚心意已決,帶頭個人認捐開辦費100萬元,並承諾出資維持費用300萬元(分12年付款),總共出資400萬元,創辦了廈門大學——這恰好是當時陳嘉庚的資產總和。廈門大學當時設有文、理、法、商、教育5個學院17個系,是華僑創辦的唯一大學,也是全國唯一由個人獨資創辦的大學。

在學校的成立大會上,陳嘉庚做出保證:「不管遇上多大苦難,我都會盡全力將教育事業辦好!」

這不是一句空洞的承諾。

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襲來,陳嘉庚的企業也受到很大衝擊。到了1930年,陳嘉庚旗下的企業整體經營狀況惡化。但即便如此,陳嘉庚依舊每月按時足額給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匯去經費。

當時有身邊人勸陳嘉庚先以挺過企業難關為重,減少對學校的經費支持,陳嘉庚斷然拒絕:「我吃稀粥,佐以花生仁就能過日,何必為我擔心!」

從1926年到1934年,陳嘉庚的實業虧損超過1000萬元。但在這8年里,他依舊想方設法給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匯去了378萬元經費,這都是他以廠房、地產、貨物為抵押向銀行貸款來的錢。

當時陳嘉庚說了一句話:「寧可變賣大廈,也要支持廈大!」

陳嘉庚以一己之力,維持廈門大學的運營長達16年,直到1937年,為了全力支持集美學校,陳嘉庚將廈門大學無償獻給了政府,廈門大學由私立變為國立。

4

在陳嘉庚心目中,比教育更重要的,是國家。身處那個年代,富甲一方的陳嘉庚,是不可能迴避參與政治的。

早在1910年,陳嘉庚就加入同盟會,被推舉為新加坡中華總商會協理及道南學堂總理。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福建光復,陳嘉庚被推舉為福建保安捐款委員會會長,籌款20多萬元支援福建財政。

當時陳嘉庚還另外籌款5萬元,專門用來接濟孫中山。

1936年,南京國民政府為了慶祝蔣介石的五十大壽,請陳嘉庚發動華僑捐款購買飛機祝壽。當時政府的期待,是華僑能捐款10萬元,買1架飛機。但在陳嘉庚的策動下,當時的馬來西亞華僑居然籌款130多萬元,買了10架飛機。

當然,陳嘉庚雖然以「祝壽」為名,但目的是想加強中國的空軍力量——當時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已經一觸即發。

果然,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全面侵華。身在海外的陳嘉庚,迅速開始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組織海外華僑募捐。僅1938年和1939年,陳嘉庚領導的「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的募捐額就達到了1.5億元,加上1937年和1940年兩年的捐款,總數近3億元。

1940年國民黨軍政部長何應欽在國民參政會上的報告顯示:1939年中國全年軍費為18億元,而同年華僑匯回祖國的款項就達到11億元,其中捐款約佔10%,而在這10%的捐款中,陳嘉庚領導的南洋華僑捐款占華僑捐款總數的70%。

陳嘉庚四處演講,號召南洋華僑支持抗日。抗戰期間,華僑共捐獻飛機217架、汽車500輛、救護車上千輛、坦克27輛、大米1萬包、寒衣30萬件、奎寧丸5000萬粒,還贈送了軍需醫療器械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為保證運輸抗日戰略物資的滇緬公路暢通,陳嘉庚動員了3000多名具有熟練駕駛技術的華僑回國效力,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富家子弟,許多人最終犧牲,抗戰勝利後只剩下1000多人。

不僅如此,作為南洋華僑的領袖,陳嘉庚還因為一個提案而名垂青史。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