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抉擇 中國最後一個狀元

歷史上,有兩個詞容易被人記住。一個是「開創」,一個是「終結」,但擔任主角的,不一定都是皇帝。

1

公元1904年7月4日。

對於中國歷史而言,這應該是可以留下一筆的一天。

這一天的清晨,273名表情肅穆且略顯緊張的男子,由專人帶領,從紫禁城的中左門進入保和殿,然後經過點名、散卷、贊律、行禮等一系列儀式禮節之後,屏氣凝神,蓄勢待發地準備參加一場考試。

這273個人不是普通的人,他們有個共同的稱號,叫「貢士」。

自隋唐開科舉以來,及至清朝,中國的讀書人要出人頭地,必須要闖過「六關」,分別是: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各朝代略有不同)

闖過縣試和府試,可稱「童生」(明代以後);過院試,可稱「秀才」;過鄉試,稱「舉人」,可擇優放官;過了會試,便可稱「貢士」;而過了最後一關殿試,即可稱「進士」。由此可見,一旦成了貢士,離成功就只剩一步之遙了。

而這273個人參加的這場考試,正是殿試。

殿試歷來應由皇帝主考,按名次分三甲:一甲三名獲賜「進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分別獲賜「進士出身」和「同進士出身」。

一甲是第一等的,前三名分別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狀元、榜眼和探花。而那名狀元,就是那一年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

在1904年7月4日那一天,那273名貢士誰都不知道,究竟狀元這頂桂冠會花落誰家。而他們更不可能知道的是,他們參加的這一次殿試,是大清帝國最後一次科舉考試,也是整個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次科舉考試。

一年之後的1905年9月,清廷正式下詔,廢除科舉,推廣學堂。

所以,這一屆科舉,就成了「末代科舉」;這一屆的狀元,便成了「末代狀元」。

或者有個更意味深長的稱呼,「第一人中的最後一人」。

2

讓我們還是回到這一天的殿試。

上午10點,273名考生落座,試捲髮下,一共有四道題:

一、世局日變,任事需才。學堂、警察、交涉、工藝諸政,皆非不學之人所能董理。將欲任以繁劇,必先擴其見聞,陶成之責,是在長官。顧各省設館課吏,多屬具文。上以誠求,下以偽應。宜籌良法,以振策之。

二、漢唐以來兵制,以今日情勢證之歟。

三、古之理財,與各國之預算決算有異同否。

四、士習之邪正,視乎教育之得失。古者司徒修明禮教,以選士、俊士、造士為任官之法。漢重明經,復設孝廉賢良諸科,其時賈董之徒最稱淵茂。東漢之士以節義相高,論者或病其清議標榜,果定評歟?唐初文學最盛。中葉以後,干進者至有求知己與溫卷之名,隆替盛衰之故,試探其原。今欲使四海之內,邪慝不興,正學日著,其道何之從?

這四道題,與當初的八股文題目已有很大不同。

事實上,自光緒二十七年(1901)之後,國人痛定思痛,開始詬病延續千年卻與時代脫節的科舉制度,而清廷迫於壓力,做出改革:廢除八股文,考題與時事密切相關。

以這一年殿試前的會試題目為例。第一場考中國政治史事論五道題,雖然都考中國歷史,但已有「北宋結金以圖燕趙,南宋助元以攻蔡論」這樣和時事能夠結合的題目。

第二場考外國政治藝學五道題,既有「日本變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國以日強;埃及用外國人至千餘員,遂至失財政裁判之權,而國以不振。試詳言其得失利弊策」這樣的比較,也有「美國禁止華工,久成苛例。今屆十年期滿。亟宜援引公法,駁正原約,以期保護僑民策」這樣的問策——如果考生平日還是埋首於「之乎者也」,可能會一個字都答不出來。

清朝的殿試一直到乾隆帝的時候,皇帝還多有親臨考場巡視,但從道光帝開始就已經開始缺席了,更別提早已被軟禁在瀛台的光緒了。

273名考生在保和殿從上午寫到傍晚,終於交卷,答卷收到了讀卷官手裡。

那一屆殿試的讀卷官一共八人:大學士王文韶、鹿傳霖,尚書陸潤庠、張英麟、葛寶華、陳璧,侍郎李殿林、綿文。這八名讀卷官第二天會在文華殿將所有考生的考卷閱畢,分出高下。

轉眼到了兩天之後的7月7日。

那一天的黎明,所有參加考試的貢士在乾清門外的台階上集結,恭聽最終名次的宣讀——這一天的這件事,被稱為「小傳臚」。

讀卷大臣立於台階之上,捧著一張寫滿名字的黃紙,開始高聲宣讀名次。

所有人都豎起耳朵聽第一個被報出的名字——那就是這一科的狀元郎。

讀卷大臣高聲喊出了第一名的名字,聲音刺破了黎明的寂靜:

「劉春霖!」

3

劉春霖得這個狀元,背後一直有一些傳說。

流傳最廣的一個說法是,那個「狀元」原來並不是劉春霖的。

按照殿試的規則,在宣布名次之前,還有一個必須要經過的步驟——面呈欽定。

誰欽定?自然是皇上欽定。但考慮到光緒當時的處境,在面呈他之前,是要先給慈禧太后看的。這個版本的傳說就是由此而來。

按照排列順序,第一名的卷子放在最上面,而當時的那張卷子,是一個叫「朱汝珍」的考生的。

但慈禧一看這個考生的名字,不禁眉頭一皺。

首先,「朱汝珍」這個名字,犯了一個「珍」的忌諱——慈禧對光緒當年的寵妃珍妃可謂心懷怨恨,以至在庚子年逃難前,還要讓人將她投入井中溺斃。(珍妃的故事請參考《歷史的溫度》收錄的《珍妃為什麼必須死》)

其次,朱汝珍來自廣東。慈禧對廣東籍的人更是恨之入骨——康有為和梁啟超都是從那裡來的。1903年的經濟特科考試,廣東才子梁士詒高中榜首,但據說就是因為慈禧看這個名字是「梁頭康尾」(康有為原名康祖詒),又來自廣東,就硬把這個名字劃掉了。

慈禧拿掉了朱汝珍的卷子,看了第二張卷子,頓時眼前一亮:這個考生的字寫得相當好看,有名家風範,而且名字起得也好,劉春霖,「久旱逢甘霖」。再一看籍貫,直隸省河間府肅寧人——肅靜安寧。

於是,慈禧把兩張試卷換了一換:原來的榜眼劉春霖成了狀元,而原來的狀元朱汝珍成了榜眼。

這個版本流傳很廣,散見於多種資料,但似乎有不少漏洞,一時也難辨真假。

比如按照規矩,前十名的考生試卷遞進去,名字都應該被遮掉,慈禧如何能看到考生名字?但想到放到那個時代環境下,慈禧真要看,料來也是沒人敢阻攔的。

又比如室內換名次這種事情,應該是相對機密的,又是如何傳得人盡皆知的?但那一次考試的第三名商衍鎏撰寫的回憶錄記載,他當時就說自己原來是第四名,後來被欽定改為第三名的(「我卷即是進呈時為第四,而欽定改為第三的」),可見這事情似乎又不是什麼高度機密。

其他還有一些版本,比如劉春霖的卷子是光緒皇帝提為第一的,因為他並不喜歡朱汝珍寫的文章。(如果這種說法成立,就很可能慈禧並沒有改順序,因為如果是慈禧定的順序,以當時光緒的地位,可能未必敢動。)

種種說法,給劉春霖這個「狀元」的頭銜加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但無論如何,客觀結果是不變的:中國科舉制度的最後一位狀元,就是劉春霖。

4

劉春霖,字潤琴,1872年出生,直隸省河間府肅寧縣人。

劉春霖並非出身於書香門第,而是一個標準的「苦出身」。他的祖父是農民,父親是保定府的一個皂役(衙門裡的普通當差),母親為了補貼家用,還要給別人家做女僕。

按照清朝的規定,皂役之後是不能參加科舉的,所以劉春霖被寄養到了大伯家裡,送入保定著名的蓮池書院讀書,師從當時書院的總教習吳汝綸。

吳汝綸是晚清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在他的主持下,蓮池書院雖為中式書院,卻引入大量的「西學」,如《萬國史要》《西國哲學史》《世界文明史》《海上權力史》等,這讓劉春霖受益匪淺。

劉春霖本身也是有讀書天分的,且非常肯吃苦,他曾自刻一枚印章,上刻「平生志不在溫飽」。而「苦心人,天不負」,劉春霖的讀書之路最終還是相當平坦的:18歲中秀才,30歲中舉人,32歲金殿奪魁,獲「狀元」之名。《神童詩》有雲「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說的就是劉春霖這樣的人了。

然而,時處「三千年未遇之大變局」的風雲激蕩時代,即便高中狀元,又哪有什麼時間和機會讓劉春霖「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呢?

在被授予翰林修撰之後,劉春霖並沒有按照慣例被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