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的怒吼 1949年,炮轟「紫石英」

在英國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前大半年,這兩個國家曾經有過一場「炮戰」。按大英帝國老早的脾氣,如果挨了那幾炮,該向中國開戰才對。

1

1949年4月20日,上午9點30分,揚州三江營附近水域。

三江營,因位於揚子江(長江從南京以下至入海口的下遊河段的舊稱)、小夾江和太平江這三江匯入長江口處而聞名,歷來為江防重地。

此時的三江營沿岸,戰雲密布。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第二野戰軍和第三野戰軍共計120萬人,在長江北岸嚴陣以待,準備發起「渡江戰役」。

大家在等的,是國民黨方面的最後答覆。

1949年4月1日,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和國民黨代表團在北平展開談判,經過激烈的爭辯和博弈,4月13日至15日,雙方代表團終於擬定了《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而4月20日,是共產黨方面給國民黨的最後簽字期限。

儘管國民黨尚未給出最終答覆,但外界判斷和預測,國民黨拒絕簽字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4月20日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日子。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長江沿岸的空氣中都瀰漫著火藥的味道,一觸即發。

而就在此時,三江營的江面上,忽然出現了一艘軍艦。

「是不是美國人的軍艦?」長江北岸的解放軍陣地上,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

對於援助蔣介石的美國可能會幹涉渡江戰役,當時的中共中央軍委是有思想準備的。

在渡江戰役之前,美國在南京下關江面停泊著一艘驅逐艦,在上海的黃浦江上有一艘巡洋艦、兩艘驅逐艦和若干配合艦隻。

不過,就在渡江戰役準備發動之前,解放軍總前委發布公告稱,禁止一切無關人員進入解放軍渡江時的交戰區域。

公告一出,美國就從南京撤走了軍艦。

那麼,如今在三江營江面上出現的那艘大搖大擺的軍艦,會是美國的嗎?在這樣一個敏感的時間,他們為什麼要進入明顯的軍事戒嚴區?

很快,沿岸的解放軍部隊發現,那不是美國的軍艦,是一艘英國軍艦。

2

這艘英國軍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紫石英」號護衛艦。

「紫石英」號在這樣一個敏感時刻闖入長江水域,可以說有點「陰差陽錯」,也可以說是「有意為之」。

1948年末,鑒於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很快會打到長江流域的判斷,在這塊區域已經營多年的英國向國民黨政府提出要求:英國皇家海軍需要長江南京段到上海段的航行權,用以派遣軍艦保護英國在中國的財產和公民安全。

要求一個主權國家出讓內河通行權,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看來都是對對方的侮辱,但英國方面認為這並無過分之處:1858年簽訂的《天津條約》早已規定,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中國的長江上通行無阻。

雖然在1943年的《中英新約》中,國民政府已經廢除了英國在中國內河通航的權利,但到了1948年末,在遼瀋戰役中敗局已定的國民黨政府,迫切需要一切來自外部的支援——哪怕只是放幾艘軍艦做個樣子。

所以,國民黨政府立刻批准了英國政府的這個請求,只是要求英國軍艦每次進入長江之前必須進行細節通報。

在這樣的背景下,1949年3月22日,英國驅逐艦「伴侶」號開到了南京進行「駐防」。按照計畫,一個月後,澳大利亞的護衛艦「漁港」號將來接班「站崗」。

但是,「漁港」號換崗的時間,恰恰在國民黨要對《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做出最後答覆的敏感時段內。出於對國民黨的了解,時任英國駐南京大使史蒂文森做出判斷:國民黨很有可能拒絕簽字。如果和談破裂,就只有一個結局:打。

那麼,在這樣的敏感時刻,一艘英國軍艦如果出現在共產黨軍隊要大舉渡江的攻擊線路上,不是自尋死路嗎?

所以,史蒂文森連發兩封電報,要求當時的英國遠東艦隊副總司令梅登,暫時不要派任何軍艦去替換「夥伴」號,以免引起任何不必要的麻煩。

但是,梅登做出的回應,只是將本來應該去換崗的澳大利亞護衛艦「漁港」號換成英國自己的軍艦。這艘軍艦,就是當時停泊在香港的「紫石英」號。

4月19日,「紫石英」號抵達上海。

就在「紫石英」號抵達上海前後,史蒂文森和英國駐南京大使館海軍武官魏倫先後各發出一份電報,意思基本相同:國共和談很有可能破裂,中共將毫不猶豫立刻發動「渡江作戰」。

但這些都沒引起英國遠東艦隊副總司令梅登的重視,在他的命令下,「紫石英」號按照原定計畫,大搖大擺地向南京進發。

在梅登看來,「紫石英」號的航行是經過國民政府同意的。

更重要的是,他認為共產黨的軍隊,是不敢向英國軍艦開炮的。

但他可能忘記了一點: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了一份《中共中央關於不承認蔣政府一切賣國協定的聲明》,明確表示自1946年1月10日以後,所有由國民黨政府單獨簽署的條約和協議,「本黨現在和將來均不承認,並決不負擔任何義務」。

3

1949年4月20日上午9點,「紫石英」號出現在了揚州東南方向的江面上。

那塊區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的預定渡江區域。

關於是誰先發現的「紫石英」號,有多種說法——在解放軍沿江的陣地上,多個地點同時觀測到一艘軍艦出現,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按照第三野戰軍炮兵3團政委康矛召後來遞交的報告,是位於三江營陣地的炮兵3團7連觀察所先發現的,時間是4月20日上午9點30分左右。

此時,解放軍陣地上的大炮響了。

根據後來英國方面提供的「紫石英」號船員的回憶,第一輪由解放軍陣地上射來的炮彈,不是太近掉到了水裡,就是越過軍艦掉進了遠處的江面。

很顯然,這是解放軍在鳴炮警告。

此時,「紫石英」號艦長斯金勒做出了一個他後來應該後悔了的決定:將所有艦炮瞄準解放軍的長江北岸陣地。

按照通行做法,如果你沒有發起武裝衝突的意圖,應該將炮口歸零,即上揚45度。

與此同時,斯金勒下令「紫石英」號全速前進,試圖衝出這塊危險區域——按通行做法,應該立即停船表示自己沒有敵意。

很快,解放軍陣地上的大炮再次響起。這一次,不再是警告了。

第三野戰軍的炮兵3團和6團,都留下了開炮記錄。在記錄中,第三野戰軍第26軍炮兵團6連的連長趙成齋的回憶比較詳細:「當英艦已進入我連有效射程(4000米左右)之內時,我馬上命令測量員測定目標的方位、距離和航速,命令全連各就各位,準備戰鬥。但這時尚未接到團部的指令,戰機稍縱即逝。我立即命令全連注意口令:『榴彈瞬發信管距離3000米,方向250度,一號炮試炮!』隨著我的命令,第一發炮彈呼嘯著飛落在英艦的甲板上。英艦上的水兵立即亂作一團,有的爬上炮位,轉動炮筒尋找目標,有的在甲板上亂跑亂竄。隨即我又命令:『原方向遞減50米,全速齊射!』三發炮彈又同時向英艦飛去,其中一顆炮彈擊中了駕駛艙。」

短短几分鐘內,「紫石英」號連中30多發炮彈,滿目瘡痍。雖然艦上的102毫米艦炮也開炮還擊,但收效甚微。沒多久,「紫石英」號開始方向失控,向國民黨軍隊佔據的南岸掙扎漂移,最終擱淺。

這輪炮戰後,「紫石英」號上陣亡19名英國官兵,傷27人,其中艦長斯金勒少校和副艦長均重傷(前者在幾天後傷重而亡)。

解放軍炮兵陣地上僅6人受傷。

擱淺後,「紫石英」號掛起了一面白旗。

4

4月20日下午,1點30分,三江營附近江面。

就在第一輪炮戰過去之後4個小時,江面上又出現了一艘英國軍艦。這艘軍艦,就是「紫石英」號原本去準備換崗的「伴侶」號驅逐艦。在接到「紫石英」號的求援電報後,「伴侶」號迅速從南京出發,準備營救自己的友軍。

等待它的,是駐防在三江營附近的第三野戰軍炮兵3團3營7連的野戰炮。

不過,與護衛艦「紫石英」號相比,「伴侶」號是驅逐艦,配備6門114毫米口徑的艦炮,火力上比7連的75毫米口徑野戰炮要厲害很多。

在這一輪炮火交鋒中,7連吃了虧,被摧毀了兩門野戰炮,傷亡10餘人。

有優勢火力壓制對方,「伴侶」號準備用纜繩牽拉擱淺的「紫石英」號。

此時,炮兵3團1連的105毫米口徑榴彈炮拉上來了。

榴彈炮的威力非野戰炮能比,一陣炮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