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的怒吼 爭霸亞洲:400多年前那場中日之戰

對於中日兩國,我們經常用「一衣帶水」這個詞來形容。但兩國之間的戰爭,卻發生過不止一次。

1

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1598年9月18日這一天的天氣,但對於在朝鮮前線的日本遠征軍高級將領而言,心情肯定是充滿陰霾的。

因為就在這一天,日本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豐臣秀吉逝世了。

豐臣秀吉的死訊在最初被嚴密封鎖了,但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快,這個消息就開始擴散開來。

軍心動搖。

其實日本軍人的心裡都很清楚:這場仗,是打不下去了。

這場仗,發生在朝鮮的國土上,但主要交戰的雙方,卻是日本和中國。

日本當時處於文祿至慶長年間,所以日本稱之為「文祿慶長之役」。

中國處於明朝的萬曆年間,所以中國稱之為「萬曆朝鮮戰爭」。

朝鮮稱之為「壬辰倭亂」及「丁酉再亂」。

這是在甲午戰爭之前,中日兩國之間爆發的最大的一場戰爭。

2

時間倒退7年,這個故事,要從1591年說起。

這一年,剛剛結束戰國紛亂時代統一全日本的豐臣秀吉,有點坐不住了。

一方面,由於土地的分配不可能做到人人滿意,原先各地的「大名」(諸侯)都有不同程度的怨言,豐臣秀吉不希望看到一個火藥桶從內部爆炸,需要找到一個外部的宣洩口。

另一方面,從一個低級武士一躍成為全日本的最高統治者,豐臣秀吉經歷了一個華麗的蛻變,可以說是譜寫了一段日本戰國傳奇。而這一年,他才54歲,他覺得他的征途不能止於日本列島,而是星辰大海。

於是,這一年的4月,豐臣秀吉派人給朝鮮的國王,宣祖李昖(yán)送去了一封信:「日本豐臣秀吉,謹答朝鮮國王足下。吾邦諸道,久處分離,廢亂綱紀,格阻帝命。秀吉為之憤激,披堅執銳,西討東伐,以數年之間,而定六十餘國。……今海內既治,民富財足,帝京之盛,前古無比。……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釋。貴國先修使幣,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營,以為我前導。」

簡單翻譯過來就是,我豐臣秀吉,已經統一了日本,下一個目標,是征服中國的明朝,但打中國要經過你們國家,所以問你們借條道。

以當時很多人的眼光來看,豐臣秀吉的這個口氣可能超出了他們的想像——什麼?敢打明朝?

宣祖李昖立刻召集群臣商議,得出的結論是,你敢不敢打明朝,會不會打明朝,我們不管,但你問我們借道,其實是想打我們,這肯定是真的。

所以,朝鮮給日本的答覆是兩個字:不借。

豐臣秀吉到底想不想打朝鮮?當然想。歷史上,日本對朝鮮覬覦已久。

那他想不想以朝鮮為跳板,攻打明朝?也是想的,但把握不大,準備打一步看一步。

其實中國當時還不是豐臣秀吉的最終目標,他的最終目標是打下中國後,再征服印度。

這應該是日本歷史上第一次出現這樣狂妄的戰爭設想。

但當時日本為什麼敢那麼想?因為日本當時的軍事實力確實很強。

當時日本全國擁有40萬人左右的軍隊——這個數字放到當時的歐洲已經讓人瞠目結舌了。其中,裝備火器的部隊高達6萬人。同時,日本還有相當一部分重裝甲騎兵,以及1000艘作戰艦隻。

當時日本的軍事實力,不僅在亞洲,放到全世界,也可以說是一流的。

所以,在得到朝鮮意料之中的拒絕答覆之後,豐臣秀吉立刻就開始調兵遣將。到了1592年的3月,豐臣秀吉總共調集了40萬水陸大軍(其中10萬為預備隊,以當時日本的國力,確實是傾國一戰了)。

1592年4月14日,日本的先頭部隊在朝鮮的釜山登陸,開始攻擊朝鮮。

一場涉及中、日、朝三個國家的大戰,由此拉開帷幕。

3

戰爭才剛開始,朝鮮就垮了。

朝鮮宣祖李昖重文輕武,朝廷上下互相鉤心鬥角,人浮於事。朝鮮當時的八道(「道」相當於我國「省」的概念)300多個郡縣,絕大多數都是沒有任何守備部隊的。

剛剛經過戰國時代大小戰爭殘酷洗禮的日本武士,在朝鮮如入無人之境。日本的9個兵團在日本戰國名將加藤清正、福島正則、黑田長政、小西行長等人的率領下,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只花了19天就攻克了朝鮮的「王京」漢城,43天後又攻下了平壤。

除了一些民兵在自發抵抗外,朝鮮正規軍大面積潰敗。朝鮮八道,在短短一個多月里就全部淪陷。

倉皇出逃的李昖一直逃到了當時的中朝邊境義州,和群臣一商議,覺得依靠自己的力量趕走日本人已經不可能了,唯一的辦法就是「抱大腿」。

抱誰的大腿?當然是明朝的大腿。當時的明朝,是朝鮮的宗主國。

於是,李昖開始連續不斷地派出使臣向明朝求救,希望明朝儘快發兵,「抗日援朝」。

收到朝鮮的求援後,明朝朝廷上下也大吃一驚:朝鮮怎麼垮得這麼快?

因為朝鮮的潰敗太過迅速,反而讓明朝生疑:你是不是和日本勾結在一起,引誘明軍主力入朝,然後一舉殲滅,順勢入侵中國?

得知明朝的這個懷疑之後,朝鮮人也哭笑不得。李昖只能繼續不斷派人去明朝求援,不僅遞交正式國書,還讓人分別遊說明朝的尚書、侍郎、御史甚至太監,希望明朝能儘快發兵。

不僅如此,朝鮮還把日本發來的威脅書信原封不動地轉交給明朝。

另一方面,明朝也沒少做情報工作,比如派人確認朝鮮國王的真假,他們到底是不是真的在求援。

經過反覆調查和溝通,明朝終於明確了一點:「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那個時候,明神宗——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萬曆皇帝,已經不再接見朝臣,把自己封閉起來了。但他還是密切關注著外界的局勢,通過諭旨的方式下達命令。

當時的明朝,處於張居正改革之後,雖然萬曆皇帝已經開始自我封閉,但整個國家的國力還是有底子在的——這也是當時的日本只能排到亞洲第二,絕排不到亞洲第一的原因。

於是,在萬曆皇帝的親自點頭下,明朝通知朝鮮國王李昖:我們願意派兵過鴨綠江,幫你們打日本人。

1592年6月15日,明朝的參將戴朝弁與游擊史儒率領1000多人的明朝部隊,開始渡過鴨綠江。

中國人出手了。

4

但是,中國軍隊加入戰場後,也遭遇了一個「開門黑」。

1592年7月17日黎明,明朝遼東副總兵祖承訓(他的兒子就是後來抗清又降清的祖大壽)率數千明朝士兵開始攻擊平壤城,結果天降大雨,明軍的火槍統統失靈,再加上日軍確實強悍,結果明軍大敗而歸,祖承訓率軍退回鴨綠江。

第一場大仗就打得有點下不來台,作為宗主國,明朝也有點臉上無光。

不過,這場敗仗也沒白打,祖承訓回國後,總結了一系列經驗教訓,主要有三點。

第一,沒有糧草。朝鮮根本無法提供給明朝軍隊糧草——事實上,朝鮮當時已經崩盤,根本找不到地方官員籌措糧草。

第二,朝鮮謊報軍情。可能是出於讓明朝儘快出兵的目的,朝鮮大大低報了日軍的人數,比如他們說平壤只有1000多名日軍守衛,但交戰後,祖承訓發現對方至少有上萬人。

第三,爭奪指揮權。朝鮮一直希望明軍由朝鮮將領指揮,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這和300多年後中國人又一次入朝援助作戰,頗有相似之處。

雖然明軍首戰失利,但朝鮮的使臣們還是沒有放棄努力,他們生怕明朝就此撒手不管,所以還是頻頻遊說明朝朝廷上下,希望明朝能夠繼續派兵,即便派個幾百人過去壯壯聲勢也行。

這個時候,明朝卻派出了一個會講日語的商人,名叫沈惟敬(他是這場戰爭中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後面還會登台亮相),去和日本人議和了。

這無疑把朝鮮人給嚇了個半死:你們議和了,我們的國家可就沒了啊!

但明朝的議和,其實是假的。

在了解到日本派的軍隊絕非朝鮮人口中的「幾千人」,而是數十萬人,準備對朝鮮發動「滅國戰」之後,明朝知道不能那麼輕易地派幾千人應付了事了。

與日本人「議和」,其實就是在拖延時間。明朝一方面籌措糧草(明軍認識到只能自帶乾糧入朝作戰了),一方面調集兵力,最重要的,是在等待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當時的明朝名將李如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