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的怒吼 弩炮悲歌:昔日盟友之間的殘忍對殺

在二戰的歷史上,有過很多悲壯和殘酷的戰役,但對戰雙方面對的都是不共戴天的敵人,像本文講述的這場戰役這樣的,恐怕並不多見。

1

1940年7月3日凌晨,大西洋,直布羅陀海峽。

義大利「馬可尼」號潛艇的值班觀察員驚呆了——通過潛望鏡,他看到遠處海面上駛來了一支龐大的艦隊。

從潛望鏡里看到,這支艦隊顯然是一支英國艦隊,因為觀察員輕易分辨出了英國皇家海軍赫赫有名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作為交戰國,「馬可尼」號潛艇立刻全員進入戰鬥狀態,快速向那支英國艦隊靠攏,同時,魚雷也已經做好了發射準備。

然而,這支英國艦隊的航速極快,迅速把「馬可尼」號甩到了後面。「馬可尼」號只來得及發射幾枚完全偏離目標的魚雷,就目瞪口呆地看著這支龐大的英國艦隊劈波斬浪地消失在遠方。

如此龐大的一支艦隊,如此急速地航行,「馬可尼」號上不少艇員認為:他們肯定是去執行一次針對德國海軍的重大任務。

然而,他們只猜對了一半。

這支由「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作為旗艦,「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2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同行的龐大艦隊,確實是去完成一項重大任務的。

但這項任務的目標並非交戰國德國,而是英國曾經的鐵杆盟友——法國。

2

這件讓人困惑的事情,還要從1940年的5月10日說起。

就在這一天,在入侵波蘭後獲得充分時間休整和準備的納粹德國——因為英法盟軍「宣而不戰」等了德國大半年——出動了136個師,在3000多輛坦克的引導下,分A、B、C三個集團軍,潮水般撲向比利時、荷蘭、法國、盧森堡等西歐國家,全面點燃了歐陸戰火。他們的主要進攻對象,是號稱「歐洲第一陸戰強國」的法國。

但是戰端一開,嚴陣以待的法國人驚恐地發現,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通行的「高築堡壘,死守陣地」戰術,遭遇了德國人以飛機、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為先導的全新「閃電戰」打法。在這種「降維打擊」下,很多防線的法國守軍還沒反應過來,德國人已經跑到自己後面去了。尤其是德國A集團軍的裝甲部隊,在「裝甲天才」海因茨·古德里安的率領下,直接繞過了法國人認為「萬年不破」的馬奇諾防線,在色當撕開了一條口子,潮水般地殺入法國腹地。

從5月10日到6月10日,才一個月時間,法國全境就已經被德國打穿,首都巴黎只能宣布為「不設防城市」——12天後,法國被迫與德國簽訂停戰協定。

在戰前動員了600萬戰鬥人員,在北部駐防200萬軍隊,號稱「歐洲第一陸戰強國」的法國,才打了一個多月,就被迫投降了。

法國的「閃電投降」,讓海峽對岸的英國立刻陷入恐慌。

英國完全沒有想到,法國這個在一戰時和自己浴血奮戰四年最後慘勝的堅定盟友,居然在二戰中只堅持了一個多月。

儘管在經歷了奇蹟般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後,英國把自己的有生力量大多成功撤回了本土,但還是丟失了幾乎所有的重武器和物資,能否扛得住此時如日中天的納粹德國,英國自己心裡也完全沒有底。

而在英國看來,法國還留下了一顆「大地雷」。

根據法國和德國簽訂的「停戰協議」,法國領土的60%被德國佔據,南部40%的領土成立法國元帥貝當領銜的傀儡「維希政府」,法國投降後殘存的軍事力量都由「維希政府」管轄。

法國殘留下來的陸軍對英國而言意義不大,因為英國本身就沒有能力登陸歐洲大陸去對抗德國;法國的空軍在抵抗德軍進攻的時候,已經基本被打殘,也失去了威脅。

真正讓英國擔心的,是幾乎毫髮未傷的法國海軍。

當時整個英倫三島,只剩下500門火炮和200輛坦克,而空軍只剩下700多架戰鬥機和500多架轟炸機,以至英國完全沒有信心能夠抵禦德國空軍48小時的空中進攻。

3

法國的海軍,曾經長期處於世界一流水平。

早在殖民時期,法國的海軍就是僅次於英國海軍的世界第二強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受國力衰退和「先陸後海」思想的影響,法國的海軍力量漸漸被美國和日本超過,但依舊還能排到世界第四。

1940年,法國海軍擁有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7艘、輕巡洋艦12艘、各型驅逐艦50餘艘、各型潛艇共101艘——這個實力超過了德國和義大利兩國海軍的總和。而且法國海軍的大多數主力艦,都是剛剛建造的,戰鬥力很強。

但是,由於法國在陸戰中的脆敗,海軍還沒能有用武之地,就等來了政府宣布投降的消息。

此時的法國海軍就陷入了一個尷尬境地:到底聽誰的?

聽德國的?這超出了法國海軍的榮譽底線。聽法國政府的?眼前的這個政府已經投降了德國。那麼,聽英國的?英國倒是在法國投降的第一時間就發來了請求:請法國海軍第一時間編入英國海軍序列,共同抗擊德國。但這個請求,又有違法國人的民族自尊心——並且,法國人相信戰爭結束後英國不會歸還一艘法國軍艦,還很有可能趁機掠奪法國的海外殖民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的法國海軍總司令達爾朗最終做出了決定和承諾:法國海軍聽命於維希政府,保持中立——既不會攻擊德國,也不會攻擊英國。

對於這個決定,希特勒當然是歡迎的:當時的法國海軍的主力艦隊駐紮在北非的海軍基地米爾斯克比爾,這是法國海軍的傳統軍港,扼守直布羅陀海峽咽喉。希特勒當時並沒有剿滅法國海軍的精力和實力,那麼他們自己宣布中立,肯定是希特勒希望看到的,他也為此表態:尊重法國海軍的中立,不會讓他們編入德國海軍。

但是,法國和德國這樣一表態,英國慌了。

以法國海軍的實力,一旦他們為德國所用,歐洲戰場上雙方海軍的實力對比會立刻逆轉,在德國準備全面入侵英倫三島的背景下,大英帝國唯一還能對德國保持優勢的就只有海軍了——這種逆轉是英國絕對不能接受的。

英國其實在法國投降之前,就知道自己的盟友大勢已去了,為此他們早就三番五次地提出讓法國艦隊「入編」的請求,但不斷被拒絕。英國首相丘吉爾並不信任達爾朗的承諾,這背後的關鍵是他完全不相信希特勒。

1940年6月25日,丘吉爾在下院演講時幾乎拍著桌子說道:「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德國政府莊重地保證在戰爭期間不打算為自己的目的而去利用他們(指法國海軍),這有什麼價值?可以去找半打國家問一問,這種莊嚴的保證有什麼價值?有頭腦的人誰會相信希特勒的話?」

在經過再三思考之後,英國海軍部出台了一個專門針對法國海軍的「弩炮計畫」:以「胡德」號戰列艦為旗艦,編組一支「H艦隊」,即刻開赴法國海軍駐紮的北非阿爾及利亞奧蘭灣的米爾斯克比爾軍港。

H艦隊的首要使命,是說服在那裡的法國海軍投降英國。

當然,他們還有一個次要使命——如果首要使命被法國海軍拒絕的話。

4

1940年7月3日清晨,一路疾行的英國H艦隊抵達了距離米爾斯克比爾軍港10海里的位置,靜候命令。

直到此時此刻,H艦隊的司令薩默維爾中將的心情依舊是矛盾的。

在來的路上,薩默維爾和自己的幕僚不斷開會,認為要用盡一切手段避免和法國海軍衝突,盡量使用和平的方式。但是,就在7月2日晚上10點55分,一封首相丘吉爾親自發來的電報,打破了薩默維爾的希望:「你所負擔的任務,是歷來英國艦隊司令部所遇到的最不愉快和最困難的任務之一,但是我們對你完全信任,相信你會毫不留情地執行這一任務。」

丘吉爾使用了「毫不留情」這樣的字眼。

7月3日清晨,薩默維爾試圖做出最後的努力:他派出幕僚霍蘭上校和法國艦隊交涉。霍蘭上校是那支駐紮在米爾斯克比爾軍港里的法國海軍分艦隊司令讓·蘇爾的私人密友。

然而,讓·蘇爾表示,海軍總司令達爾朗有令:不能和英國人私下接觸。

無奈之下,霍蘭上校只能託人送去了一封以英國海軍部名義寫的信函,信函上再次對法國海軍提出了要求:

(1)希望法國海軍加入英國海軍的隊列;

(2)如果不願加入,那麼裁減船員後,將軍艦開入英國港口;

(3)如果以上兩點都不願意,那麼在裁減船員後,在英國軍艦監督下開往西印度群島的一個法國港口,解除船隻武裝,或交給美國保管,戰爭結束後歸還;

(4)如果以上三點都不同意,必須在6小時內自己把港口內的船隻全部鑿沉;

(5)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