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碼的較量 《排華法案》:一部應讓美國人至今羞愧的法案

在美國的歷史上,曾經出台過無數法案。但其中有這麼一個,至今都令美國感到羞愧,以至現在不少美國人還根本不敢相信:什麼?我們國家曾經出台過這麼一個法案?

1

這個故事,要先從「金子」說起。

18世紀末19世紀初美國興起的「西進運動」,在進行到19世紀40年代末時被點燃了一個興奮點——在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大量金礦。

一時間,不光是美國人,全世界對黃金有著執著慾望的冒險者們開始紛紛聚集到了美國的西部,有法國人,有英國人,或單槍匹馬,或三五成群,在踏上加州那塊土地後,立刻加入浩浩蕩蕩的淘金大潮之中。

在那前後數以十萬計的淘金者中,也開始出現了華人的身影。

美國聖弗朗西斯科市附近的薩克拉門托河流域,是最先發現金礦的地方。大量的華人湧入後,區別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的「新金山」,這裡被人稱為「舊金山」,這個稱號延續至今,也稱「三藩市」。

彼時的中國,剛剛經歷了一個人口生育的高峰,到了1830年(道光年間),中國的人口已經達到了4億。而同一時期內,國內經濟結構和社會資源分配模式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這直接導致所謂的「康雍乾盛世」之後,中國的貧困人口直線上升,對外勞務輸出成了一個解決多餘人口的渠道。

1849年,在舊金山登記在案的華人數量只有54人,到了1850年,就變成了4000人左右,到了1852年,直接飆升到了2萬人。這些人絕大多數都來自中國的廣東沿海地區。儘管當時清政府並不准許國民出海,但這個規定的效力在沿海地區已經大大削弱,而那時候去美國也不需要任何護照和簽證——上船,過海,下船,登陸,開始幹活。

這些去美國西部淘金的華人,一方面自然有追尋「黃金」的發財夢想,而另一方面,當時國內的「太平天國」也已經開始崛起,戰亂四起,去海外謀生、糊口乃至賺錢,當然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隨著中國勞工數量在加州逐漸增多,中國的商人也嗅到了商機。他們同樣來到了加州,卻並不直接從事淘金的工作,而只是為中國人提供生活服務等方面的便利。

到了1852年,舊金山已經出現了大約20家華人商店。

在一些地方,華人聚居的「唐人街」雛形已經開始出現。

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華人的麻煩也慢慢到來了。

2

初來乍到的華人,一開始是很受歡迎的。

廉價,勤勞,聰明,守序,不惹是生非,能在艱苦乃至苛刻的環境中生存……華工的這些優點讓僱用他們的淘金僱主覺得非常划算。1849年,舊金山市市長約翰·吉爾里(John Geary)還特別為華工舉辦過歡迎儀式。但是,性價比極高的華工卻得罪了其他的白人僱工,因為白人僱工失去了和老闆討價還價的本錢——你們去看看那群只拿那麼一點錢的中國人,你們還敢提要求?

而從淘金這件事本身來說,獨立的華人淘金小團體也開始出現。儘管他們被白人禁止進入金礦豐富的地區,只能去白人遺棄的礦區「撿垃圾」,但憑藉良好的技術和勤奮的勞動,華人在廢棄的礦區甚至能淘到更多的黃金,這也引起了白人淘金公司的反感和警惕。

到了1852年,由於金礦已經日漸稀少,美國人的淘金公司開始抱團排擠華人,提出「所有的黃金都是我們的」。與此同時,由於水力淘金方式的出現,大批依靠勞力進行最原始淘金的白人個體戶也都破產了,但他們並不把原因歸結於水力方式的出現或者淘金公司的剝削,卻把矛頭都集中指向了華人——是這批黃皮膚的人搶走了我們的飯碗。

一開始,政府層面還試圖通過法律來「合理」限制華工——對所有參與淘金的外國人每月征4美元的稅。但發現這樣依舊無法趕走華人後,各種針對華工的民間暴亂開始被縱容:毆打,搶劫,甚至將華工趕出他們自己的營地。

在這一年,47歲的美國律師約翰·比格勒當選了加州州長。作為一個反感華人進入加州的州長,他對公眾做出了這樣的描述:「有500個中國勞工剛剛到達我們的港口,還有1000個人在來的船上,此外,還有2萬個人在他們國家的港口排隊上船。」

比格勒試圖營造出這樣一種危機感:中國人正在源源不斷地向美國湧來,他們將搶走美國人的飯碗,拉低美國人的素質,甚至將來取代美國人的主人翁地位。

比格勒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擔憂很快得到了很多白人的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他試圖在加州立法,從法理上排斥華人進入。

但是,比格勒的努力在美國聯邦層面被駁回——移民政策屬於國家事務,一個州沒有資格制定。

但是,華工的危機並沒有因此解除。

19世紀50年代末,更大的危機襲來——金礦基本上都空了。大量的白人工人面臨下崗,按照習慣性思維,他們很快就會將怒火發泄到華工身上。

一件大事的發生,再度延緩了這場危機。

3

1861年4月12日,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在這場至少從媒體宣傳上是圍繞「廢奴」引發的戰爭中,「歧視華人」和「歧視黑人」其實同處一個邏輯,所以華人的境遇略有好轉。但更重要的是,為戰爭忙得焦頭爛額的林肯總統,於1862年簽署了一個對美國影響重大的法案——《太平洋鐵路法案》。

按照這個法案,美國將修築一條東西橫貫全國、長達3000公里的州際鐵路,將紐約到舊金山的旅程從驚人的6個月縮短到短短7天。

由於鐵路的修建需要大量的勞力,從衰落的淘金行業中解脫出來的華工被大量招募進來。不僅如此,由於華工聰明、勤奮、仔細、自我約束力強,在鐵路修建中的優勢遠勝其他白人勞工,大量的華工缺口開始出現。

在這個背景下,1862年,作為林肯的親密戰友,美國人安森·伯林蓋姆(Anson Burlingame)以美國第一任駐中國公使的身份訪問中國,除了表達美國與中國平等交往的意願外,還和清政府簽訂了著名的《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由於伯林蓋姆更為中國人熟知的中文名字是「蒲安臣」,所以這個條約又被稱為《蒲安臣條約》。

《蒲安臣條約》堪稱孱弱的清朝政府在1840年被強行轟開國門後,簽訂的第一個對等條約,其中的規定包括:兩國公民在對方境內免受宗教迫害;兩國公民都可以到對方的政府公立學校求學,並享有最惠國國民待遇,兩國公民可以在對方境內設立學堂;美國政府無權也無意干涉中國內部事務管理……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兩國政府尊重移民自由」,這也就意味著雙方國民可以自由流動,美國對中國的勞工敞開了大門。

統計數據顯示,從1860年到1870年,大概有3萬名中國勞工來到美國,他們中至少有一半投入到了太平洋鐵路的修建中。到了太平洋鐵路工程的後期,華工比例至少佔到80%。

但是,即便華工在整個太平洋鐵路修建過程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他們得到的,卻是越來越多美國白人工人的敵視乃至怨恨。

早在1862年2月6日,美國西部的報紙《工人倡導報》()就已經發出了這樣的「倡導」:

「我們警告工人,一個危險的敵人在西部紮根。我們的太平洋同胞已經遇到,在太平洋鐵路建成後,這些中國人開始成群飛離洛基山脈,像吞噬一切的蝗蟲,散布到全國各地。日薪只要1美元的人,在我們國家是個危險因素,敵人來襲時,我們不能入睡。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對付他,以我們共同國家工人的名義。我們要求我們的政府,禁止再有中國人入境。」

事實上,太平洋鐵路修築完成後,華工確實開始向美國四處散布,但大多數並非出於他們自己的急迫意願——各地的美國資本家都搶著要「價廉物美」的華工。

由於黑奴制度被廢除,大批美國資本家失去了廉價勞動力,而他們隨即驚喜地發現,華工不僅同樣廉價,而且擁有更強的技能和組織性。一時間,南方的各大棉田、各個製鞋廠、雪茄廠,都大量招募華工,有的資本家甚至一次性就招募100名華工,用以對抗白人工會的罷工行為。

這確實再一次激化了白人工人和華工之間的矛盾——而資本家樂見矛盾轉移——白人工人認為華工是工賊,破壞罷工,成為資本家走狗。而當時華工的淳樸願望,只是誰也不得罪,努力工作,多賺點錢回家光宗耀祖。

情況開始進一步惡化。

4

1871年10月24日晚,一場災難降臨到了洛杉磯唐人街。

數百名憤怒的美國白人和墨西哥人衝進唐人街,聲稱兩名華人在槍戰中擊斃了一名白人。隨後,大規模的「報復」展開:很多華人從家裡被拖出來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