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碼的較量 三個東亞國家,三天,一場政變

縱觀近代史,中國和日本的各種糾葛,很難離開一個地區,那就是朝鮮半島。

1

關於這個政變的故事,要先從朝鮮的一個條約、一位王妃和一次兵變說起。

一個條約,指的是《江華條約》。

1875年,以日本「雲揚」號為首的三艘軍艦侵入朝鮮的釜山、江華島一帶,引起朝鮮士兵的反抗。最終日軍獲勝,簽下了打開朝鮮門戶的《江華條約》。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作為朝鮮的宗主國,大清帝國在這次事件上態度曖昧,這無疑給早就覬覦朝鮮半島的日本增強了信心。

一位王妃,指的是當時掌握權力的朝鮮閔王妃,也就是後來的明成皇后。

1864年,朝鮮國王李昪去世,由於沒有子嗣,身為王室旁支的李熙繼承了王位。當時李熙才12歲,所以就由他的父親大院君 李昰應攝政。大院君攝政10年,品嘗到了權力的滋味,在自己兒子22歲的時候也不願交出權力了。但這時候,性格懦弱的李熙其實已經完全聽妻子閔妃的指揮了——朝鮮政壇最高權力的角逐,成了大院君和閔妃的角力。(閔妃其實是大院君自己選給兒子的。)

一場兵變,指的是1882年的「壬午兵變」。

大院君和閔妃兩派的權力鬥爭,其實在1873年就分出了結果——閔妃通過一場宮廷政變取得了權力,大院君被迫交出了權力。相對來說,大院君一方非常傳統,不願做任何變革,傾向清朝一些,而閔妃一方因為要鞏固自己的政權,擺出了願意改革的開明姿態,當時和已經進入「明治維新」的日本走得比較近。但是,整個閔妃集團在執政期間其實並無改革之意,且貪污腐敗,民憤四起,大院君一直在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

終於,1882年7月,因為大院君負責發餉的「舊軍」與閔妃發餉的「日式新軍」(日本人擔任教官)待遇差別過大,再加上一直積壓的「仇日」情緒,「舊軍」的部隊發生嘩變,聚事的士兵和民眾焚毀了日本公使館,並殺了一批日本人。

當時閔妃的手下逮捕了一批鬧事的士兵,大院君抓住這個機會,傳出風聲說是閔妃背地裡勾結日本人,開始鼓動朝鮮民眾「排日」,進而派兵捕殺以閔妃為代表的「後黨」,閔妃化裝成宮女才逃了出來。

消息一出,立刻給了日本機會。日本決定向朝鮮派兵,簽訂新的條約以擴大在朝鮮的權益。但這一次,清廷也反應神速,同樣立刻派兵進入了朝鮮。由於閔妃在逃亡途中指示在天津的親信向清廷求救輸誠,所以清廷在權衡了兩邊利弊之後,決定扶植本來就是正統,且手裡還有朝鮮國王李熙的閔妃集團。

「壬午兵變」的最終結果是,帶兵入朝平亂的清朝提督吳長慶在宴請大院君時將他一舉擒獲,送到中國國內軟禁,清政府全面支持閔妃集團。

經此一變,閔妃集團自然大大感激中國,而作為宗主國,中國的勢力在朝鮮得到了全面加強,基本上控制了朝鮮的外交和海關等各方面重要事務。

但是,故事講到這裡,還只是一個交代背景的開頭。

(關於李熙和閔妃的故事,可參看後文《朝鮮最後一個國王》。)

2

現在,輪到這場政變的主角之一,朝鮮的「開化黨」登場了。

朝鮮的開化黨大致形成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開化黨」這個稱呼其實是日本人給的,是「由野蠻進入文明的狀態」之意。

彼時,朝鮮國門被迫打開,雖然相對於中國的「洋務運動」和日本「明治維新」來說,朝鮮人「睜眼看世界」已經晚了,但還是湧現了一批希望能夠通過改革改變國運的人。這批人主要是由朝鮮的青年貴族子弟組成,他們的家庭有足夠的財力送他們東渡日本進行參觀考察。這批貴族子弟到了日本後,目睹了日本「明治維新」以來的新氣象和新發展,感觸頗深。再比較也在進行「洋務運動」的中國,這批貴族子弟覺得學習日本是正確的方向。

這批人慢慢聚集在了一起,就有了統一的稱謂——開化黨。他們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對內進行社會改革,對外脫離清朝的宗主統治,依靠日本的力量,讓朝鮮成為「亞洲的法蘭西」。

事實上,閔妃集團一開始也被日本人統一稱為「開化黨」。由於「壬午兵變」驅逐了大院君的極端保守勢力,開化黨一度以為到了可以大展身手的時候。但他們很快發現,閔妃集團只是打著「開化」的名義,其實根本不願意進行任何變革。時間一長,開化黨也分裂了:以閔妃集團為代表的人成了「事大黨」(來自中國儒學觀點,指實力懸殊的時候,小國應該侍奉大國以保安全,就是要效忠中國),而以金玉均為首的一批人為「激進開化黨」,要求通過強烈變革乃至暴力革命,從中國倒向日本。還有一派中間派稱為「穩健開化黨」,他們認為應該改革,但不要破壞與中國的宗藩關係。

於是,朝鮮政壇就在這樣內憂外患、暗流涌動的環境下進入1884年。

這一年,是甲申年。

激進開化黨覺得自己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

3

1884年,中法戰爭全面爆發。

這一年的8月,法國艦隊突襲馬尾港,大清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南方戰事吃緊,原來以6個營3000人駐守朝鮮的吳長慶率一半部隊回國增援,在朝鮮的中國軍隊兵力削弱。

另一方面,由於慈禧太后在這一年發動了「甲申易樞」,換下了一直主張軟禁大院君的恭親王奕訢,使得在朝鮮掌權的閔妃心中存疑,覺得清廷可能要放回大院君,朝中雙方發生了猜疑。

在這個當口,以金玉均、朴泳孝、洪英植、徐光范等人為首的開化黨人,決定趁此機會動手,剷除清朝在朝鮮的勢力,推動朝鮮改革。

首先,金玉均帶人頻繁拜訪高宗李熙,告訴他中法之戰中國必敗無疑,此時機千載難逢。權力不是捏在父親就是捏在妻子手裡的高宗被說動了,給了金玉均一封密函,類似「衣帶詔」,授予金玉均帶人起事的權力,希望藉此機會親政。

隨後,開化黨人就做了一系列安排,包括成立「忠義契」敢死隊,準備刺殺事大黨的大臣等。萬事俱備之後,金玉均知道還有最關鍵的一環沒有去做。

那就是日本人的幫助。

開化黨人試圖清除在朝鮮的中國勢力,當然正中日本下懷。但鑒於當時日本自視國力還不能與中國抗衡,所以日本駐朝鮮公使竹添進一郎做了兩份方案彙報國內:甲方案為開化黨起事後日軍出動配合,擊退清軍;乙方案為袖手旁觀。

當時,以伊藤博文為代表的日本政壇高層認為時機未到,先不要招惹中國,所以下令竹添不要讓日方參與此事。但由於來往信函需要時間,在等待命令的過程中,懷著一個「帝國夢」的竹添進一郎和後來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一樣,擅自決定選擇了甲方案。

按照計畫,開化黨人將在12月4日晚上借漢城郵政局落成典禮之機,由開化黨成員、郵政局總辦洪英植出面邀請一批事大黨骨幹和清朝駐朝鮮官員,然後兵分兩路:一路去別處放火吸引客人注意力,然後將他們全部圍捕獵殺;另一路去王宮告訴國王和王妃是清軍作亂,將他們挾持到易守難攻的景佑宮,逼迫國王宣布改革。

開化黨人全程都算計得頗好,但他們低估了這起事件的另一個主角——中國的能力。

確切地說,是低估了一個中國人的能力。

4

這個人,就是袁世凱。

袁世凱的伯父袁保慶和吳長慶關係非常好,所以袁世凱也被託付給了吳長慶,隨吳入朝。在朝鮮期間,當時才20歲出頭的袁世凱精明幹練,遇事果敢,給吳長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當初在要軟禁大院君的宴席上,吳長慶一度不忍心下手,還是袁世凱敦促動手,把大院君推入轎子帶走的。

在吳長慶率一半兵力回國增援之後,袁世凱就留在了朝鮮。他其實當時已經從種種蛛絲馬跡中嗅到了開化黨要動手的苗頭,甚至還寫信給國內的李鴻章彙報,說如果日本駐朝公使竹添進一郎回到朝鮮,短期內肯定會有大事發生。

12月4日的郵政局晚宴,開化黨人的請柬也送到了袁世凱這裡,但袁世凱一打聽,聽說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稱病不去,當即也決定找借口不去。

袁世凱的謹慎是有道理的:當天晚上,政變果然發生了。

儘管出現了一些波折,但是開化黨人基本上還是實現了他們的目標:放了火,殺傷了幾個事大黨的大臣,然後連哄帶騙把高宗和閔妃等人拉到了景佑宮,匯合了竹添進一郎率領的200名增援日軍,將宮殿守衛得嚴嚴實實。隨後金玉均假借高宗之名召集一批事大黨的核心大臣入宮,派埋伏的刺客來一個殺一個。

一開始高宗和閔妃還有一些懷疑和猶豫,但金玉均在關鍵時刻當著大家的面手刃了幾個聲稱「外面並無變故」的事大黨重要大臣,其中包括高宗最寵幸的大臣柳在賢,宮內已經無人敢反抗開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