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碼的較量 再聚德黑蘭:「三巨頭」的台前與幕後

有時候,團結一致並不是因為大家都心往一處使,而是有強大的外力,讓大家意識到必須抱團而已。

外力在,大家合,外力無,大家分,誰也別和誰客氣。

1

開羅會議結束後,羅斯福和丘吉爾馬不停蹄,啟程前往德黑蘭。

蔣介石則啟程回國——沒辦法,斯大林不希望中國派代表參加德黑蘭會議。

德黑蘭這個開會地點的確定,其實也費了很大一番周折。

丘吉爾最初提議的會議地點,是英國奧克尼群島的斯卡帕灣,但斯大林沒有立刻給出回覆。相比之下,羅斯福的心思就更細緻些,他提議的會議地點是阿斯特拉罕或阿爾漢格爾斯克——這兩座城市都是蘇聯的地盤。不過斯大林還是不置可否。

到了1943年8月,丘吉爾和羅斯福經過商議,共同提出了一個新的選擇:到阿拉斯加去開。斯大林這次給出了明確的回覆:不行。因為蘇聯紅軍正在與「希特勒主力展開極為緊張的戰鬥」,他不能去阿拉斯加那麼遠的地方。羅斯福於是又提議:要麼還是接著開羅會議,在北非開算了?斯大林還是不同意,但這次他提出了一個新的地點:在三個國家都設有代表處的伊朗德黑蘭開會。

這次輪到羅斯福不同意了。他反對在伊朗開會,要求去位於東非的城市阿斯馬拉,甚至提議可以在一艘停泊在港口的軍艦上會晤,但斯大林堅持要去伊朗。直到10月底的時候,羅斯福還在要求,請斯大林選擇阿斯馬拉、安卡拉、巴士拉之中的任意一個城市會晤,但不去伊朗。

這時斯大林甩出了底牌:我只去德黑蘭,其他地方我就派代表來參加吧。

丘吉爾和羅斯福面面相覷,放棄抵抗——那就德黑蘭吧。

從這次會議地點的選擇過程,就可以看出當時三個國家誰說話的底氣比較硬了。

2

1943年11月28日,德黑蘭會議正式開始。

當天下午3點,斯大林穿著蘇聯大元帥服,專程前來拜訪羅斯福。做出這個舉動倒未必是因為斯大林要顯得多謙卑,而是因為羅斯福得過小兒麻痹症,由於日夜操勞,已經只能坐在輪椅上行動。

這是兩國元首的第一次見面。兩人寒暄,互相表示:很早就想見到您了!

下午4點,第一次會議正式開始,羅斯福是主持人。他在致辭中表示:「俄國人、英國人和美國人第一次作為家庭的成員相聚一堂。我們所抱的唯一目標,是贏得戰爭的勝利。希望大家自由討論,暢所欲言。」

丘吉爾也表態:「這次會議也許象徵著人類有史以來,整個世界力量空前的大聚會,人類的幸福及命運已完全掌握在我們手中。」

斯大林附和:「美英蘇三大國的友誼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很好地利用這個機會。」

在第一次會議結束、第二次會議開始之前,丘吉爾向斯大林轉贈了一把寶劍——那是他奉英國國王喬治六世之命贈予斯大林的,為的是向蘇聯軍民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光榮戰鬥表示敬意。

斯大林非常給英國面子,他將寶劍舉到唇邊,並輕吻劍鞘,隨後把寶劍交給身邊的伏羅希洛夫元帥,再由伏羅希洛夫交給蘇聯的儀仗隊,一路護送出去。

整個德黑蘭會議似乎將在這種友好信任的氣氛中進行下去。

但事實上,所有的相互點贊行為,只會發生在探討實質問題之前。

3

德黑蘭會議的第一個議題,就讓三巨頭爭論起來。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討論如何儘快打敗三個國家面臨的共同敵人——納粹德國。對於斯大林來說,他希望美國能夠儘早實施「霸王行動」——在法國南部登陸,開闢歐洲第二戰場,這樣能夠大大減輕蘇聯紅軍在蘇德戰場上的壓力。

對於斯大林的這一訴求,羅斯福完全同意,但持不同意見的是丘吉爾。

其實早在1941年,正在遭受德國猛烈打擊的斯大林就提出過希望英國開闢歐洲的第二戰場,但遭到了丘吉爾的拒絕,直到羅斯福後來也希望開闢第二戰場,丘吉爾才認真起來。但是,丘吉爾拋出的卻是「巴爾幹方案」——由地中海從義大利南部登陸,在巴爾幹半島對德國發起進攻。

丘吉爾的目的很明顯:蘇聯紅軍現在是由東往西在反攻,一旦打到德國,那麼所經的東歐諸國將全部落入蘇聯的勢力範圍,而那本來是大英帝國的勢力所在。如果盟軍從巴爾幹半島切入,就可以把蘇聯紅軍阻隔在外。

三國剛剛開始商量聯合反攻,內部陣營就已經有人打起了小九九。

斯大林立刻強烈反對這個方案,理由也正當:巴爾幹半島山區眾多,一旦登陸很快會和軸心國部隊陷入拉鋸戰。且巴爾幹遠離德國心臟地區,不如從法國南部地區登陸直切德國要害,這樣才能達到讓希特勒崩盤的目的。

羅斯福同意斯大林的意見。美國的首要訴求是儘快結束這場人類浩劫,如果在巴爾幹半島登陸,對希特勒而言不痛不癢,根本無助於戰局向對盟國有利的方向發展。而美國其實也不願意看到英國的勢力再次染指巴爾幹半島。對於丘吉爾的用意,羅斯福心知肚明:

「每當首相為穿越巴爾幹攻入歐洲的戰略辯護時,房間里每個人都非常清楚他的真實意圖。大家都明白,他是想切入中歐,使紅軍不能進入奧地利和羅馬尼亞,如有可能,甚至不讓紅軍進入匈牙利。」

儘管美蘇兩國首腦都反對「巴爾幹方案」,但丘吉爾還是努力在為早已失去相應實力的大英帝國做最後掙扎——遲遲不肯確定「霸王行動」的最終實施日期。

斯大林此時表現出了強硬的態度:必須立刻確定登陸時間,並且確定負責的指揮官。他承諾,一旦登陸戰役發動,蘇聯紅軍將立刻在東線發動進攻配合。而羅斯福也堅持必須放棄所謂的「巴爾幹方案」。

見兩位盟友態度如此堅決,丘吉爾最終只能放棄自己的主張。

最終,從法國南部登陸的計畫被敲定。雖然因為英國阻撓等各種原因,此計畫被推遲,但在1944年6月6日盟軍還是從法國北部發動了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登陸行動——諾曼底登陸。

4

登陸問題爭完了,接下來是爭領土問題。

領土問題其實主要集中在一個國家——波蘭。

1939年9月,在納粹德國閃擊波蘭的同時,蘇聯也從另一邊發起了對波蘭的進攻,基本上奪取了1795年俄普奧三國第三次瓜分波蘭時沙俄政府獲取的版圖,還附加了東加利西亞和立陶宛的大部分地區。

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德黑蘭會議上的意見就是:對不起,那是你們非正當所得,請吐出來。

斯大林搖搖頭:我就不!

按照羅斯福和丘吉爾的想法,在1939年9月之後的波蘭領土變更都是不可接受的;但斯大林的堅持是,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之前的蘇聯領土,他不會吐出一平方米。

在這場爭論中,態度堅決的是羅斯福,立場動搖的倒是丘吉爾。

丘吉爾思考的出發點還是基於蘇聯紅軍的進攻路線——既然蘇聯人已經打出了國境線,向西挺進勢如破竹,那麼佔領波蘭全境其實是早晚的事。讓蘇聯人把到手的東西讓出來難上加難,倒不如趁他們還沒把波蘭都吞下去,先給他們劃一道分水嶺。

所以,丘吉爾提議波蘭的東部邊界向西移動到「寇松線」(即基本承認1939年蘇聯進攻波蘭時獲得的領土),然後再從德國那裡挖一塊補償給波蘭——不管這個交易是否公平,波蘭根本是不在場的。

斯大林當然同意這個方案,關鍵還是要看羅斯福。

羅斯福考慮再三,決定同意這個方案,但只提出一個條件:在美國大選前不能泄露這個消息——一旦泄露,在美國的六七百萬美籍波蘭人就肯定不會再投票給他了。

於是,關於波蘭領土的處置,就在波蘭人完全沒參與的情況下被愉快地決定了。

5

被分配了權益的不在場當事國,其實並不止波蘭一個。

還有中國。

德黑蘭會議的另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商量蘇聯何時出兵對日作戰。對於這個問題,斯大林答應得很爽快:沒問題。

但是,蘇聯也提出了條件:在遠東能夠為蘇聯做些什麼?……蘇聯在遠東沒有一個完全不凍的港口。

丘吉爾明確領會斯大林的意思——想要中國的大連港。對於中國的利益,丘吉爾基本視若無睹,所以他立刻表示贊成:「將來應該在世界上一切海域看到俄國的艦隊和商船隊。」

有點擔心的倒是斯大林:「我不認為中國人會喜歡這樣的計畫。」

丘吉爾這次倒是立場堅定:「重要的是俄國的合理要求得到滿足。……應當使戰後管理世界的國家和戰後受託指導世界的國家得到滿足,使它們沒有領土和別的野心。」

那麼羅斯福的意見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