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念 這世間,哪有那麼多「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

如果你生於20世紀60年代,你或許深深迷戀過她;如果你出生於70年代,你或許深深被她感動過;如果你生於80年代、90年代及以後,或許你也知道她的名字。那麼,她背後的故事呢?

1

1913年11月5日,剛結婚一年的歐內斯特·哈特利在印度迎來了自己的女兒。

歐內斯特原籍美國,是英國駐印度軍隊的官員,同時也是一位業餘戲劇愛好者。他的妻子叫格特魯德,身世一直成謎——她一直宣稱自己是愛爾蘭人,但又有人說她是法國和愛爾蘭混血,事實上,她似乎還有印度帕西人的血統。

可能是因為血緣複雜的關係,他們的這個女兒一出生就有一種不同於常人的美麗。他們給她取名為費雯·瑪麗·哈特利。

但世人記住的,只是這個孩子後來的藝名:費雯·麗(Vivien Leigh)。

費雯·麗在印度度過了生命中的最初6年。在她3歲的時候,母親就讓她在自己供職的業餘劇團上台表演牧羊女,並進行了詩歌朗誦。母親對費雯·麗的影響很大,她從小就在母親的指導下閱讀安徒生、吉卜林等人的作品,以及古希臘神話故事,所以她從小就對文學和戲劇有濃厚的興趣。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6歲的費雯·麗被母親送到倫敦附近的聖心女修道院寄宿學校,開始接受正規的教育。在學校里,費雯·麗學習了各種科目,但最感興趣的是音樂、戲劇訓練和芭蕾舞課程,並熟練掌握了鋼琴、小提琴等樂器。母親滿足了她的興趣,將她送到了倫敦西區的一所戲劇學校,費雯·麗在那裡掌握了戲劇表演基礎,以及英語、法語、德語和義大利語。

當很多和她同齡的孩子還對自己的未來一無所知的時候,費雯·麗已經向自己的閨密表達了自己唯一的夢想:

「我要成為一名偉大的演員!」

2

不過,費雯·麗在等到自己的導演之前,先等來了自己的愛情。

1931年,18歲的費雯·麗在一場街區的舞會上認識了31歲的律師赫伯特·利·霍爾曼。對於從修道院長大的費雯·麗而言,劍橋大學畢業的霍爾曼成熟、優雅、有風度,這些無不打動她情竇初開的內心。而從來對戲劇界人士不屑一顧的霍爾曼,也對眼前這位如同古典油畫中走出來的女子大為傾心。

兩人隨即墜入愛河。

1932年,費雯·麗考上了倫敦皇家戲劇院,而霍爾曼在倫敦有自己的律師事務所,所以每天都在費雯·麗下課的時候在學院門口等她。真的很少有人能抵擋這樣猛烈但又不失溫柔的呵護,費雯·麗很快就答應了霍爾曼的求婚——儘管她的母親曾規勸她:欽佩一個人,不等於愛一個人。

1932年12月20日,還是一個學生的費雯·麗和霍爾曼律師走進了聖詹姆斯教堂,19歲的她戴上了象徵愛情的綠寶石戒指,中止了學業,成了霍爾曼家的女主人。

結婚後一年,費雯·麗就生下了女兒蘇珊娜。

丈夫事業有成,女兒聰明漂亮,家庭美滿幸福,20歲的費雯·麗似乎在很小的年紀就成了不少人眼中的「人生贏家」——但很快,她發現自己想要的並不是這些。

費雯·麗渴望回到皇家戲劇學院繼續學習,因為她從來不曾忘記自己「成為一個偉大演員」的夢想。但丈夫霍爾曼儘管溫柔體貼,卻對戲劇表演不屑一顧,他對妻子的期待是成為一個傳統英國淑女式的家庭主婦,而不是去舞台上拋頭露面。

這個時候,費雯·麗才想起母親當時規勸她背後的苦心:當媽媽的深知女兒平靜背後蘊藏著的巨大激情,而霍爾曼雖然能給女兒平靜安定的生活,卻絕難滿足費雯·麗希望成就一番表演事業的雄心。

為了演好一個僅有兩句台詞的角色,費雯·麗甚至願意放棄和丈夫去度假而潛心準備。而霍爾曼在見識了妻子的決心後,也試圖幫過她,比如讓朋友幫助費雯·麗獲得過一次在英國皇宮演出莎士比亞戲劇的機會,費雯·麗通過這次表演,更加堅定了自己要當一名偉大演員的決心。

1934年,21歲的費雯·麗被朋友推薦參演了一部叫《漸有起色》的電影,第一次登上熒幕。第二年,費雯·麗迎來了自己第一部嶄露頭角的電影《道德的面具》,評論界對她的表演大加讚揚,甚至有人稱她演出了「英國少女的本性」。

費雯·麗聘請了自己的經紀人,希望開始正式踏上演員之路。經紀人認為她的名字「費雯·霍爾曼」不適合成為藝名,所以費雯·麗就取了自己丈夫中間的一個名字「Leigh」,由此成了「費雯·麗」。

根據費雯·麗後來的回憶,當時就開始有人評論她為「偉大的演員」。

3

然而,「偉大的演員」在等來偉大的作品之前,卻遇到了自己的第二段愛情。

1935年,費雯·麗去觀看了戲劇《皇家劇場》。這部戲劇她反覆看了14遍,並不是因為戲本身多麼誘人,而是因為她深深迷戀上了這部戲的男主演,當時被稱為「莎劇王子」的勞倫斯·奧利弗。

在看完這部戲的時候,費雯·麗就忍不住對女伴說:「總有一天,我要嫁給這個人!」

同在英國,同在演藝圈,費雯·麗和奧利弗不可能沒有交集,但很多時候只是禮節性的交往。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36年,費雯·麗接到了一部片約,是拍攝電影《英倫戰火》。那不是費雯·麗喜歡的電影類型,但她在看了演員名單後立刻就答應了下來——男主角是勞倫斯·奧利弗。

在片場,兩個即將第一次搭檔的人遇到了。費雯·麗非常禮貌地說了一句:「很榮幸能和您一起拍片。」而奧利弗的回答卻是:「希望我們在片子拍完之後,不要互相討厭。」因為奧利弗經常對電影拍攝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得罪導演和搭檔是家常便飯。他之前曾赴好萊塢發展並簽約米高梅公司,但之後卻被米高梅開除——他在一部影片的拍攝過程中與米高梅的大明星葛麗泰·嘉寶意見不合,鬧得很不愉快。

然而,當《英倫戰火》拍完後,奧利弗卻幾乎每天出現在霍爾曼律師家做客,因為他發現自己不能忍受與費雯·麗的分離。

費雯·麗和奧利弗搭檔合作的機會開始越來越多,尤其是在劇中扮演浪漫情侶,更是使得他們在真實生活中的感情越來越親密。兩人發現已經完全離不開對方:他們一起散步,談心,去廣場喂鴿子,去美術館參觀……他們的朋友直到費雯·麗去世後依然對當時兩人熱戀的場景印象深刻:「我從未見過這麼相愛的一對,那時的費雯·麗簡直美得不可思議。」

但與此同時,兩人卻都有深深的道德負疚感——費雯·麗有自己的丈夫霍爾曼和女兒,而奧利弗也有自己的演員妻子吉爾·埃斯蒙德,並有了自己的兒子。

兩人在經歷過痛苦的折磨後,各自向自己的伴侶提出了離婚,但是,都遭到了拒絕。

1938年,在譴責、自責、痛苦、迷戀和憧憬之中,奧利弗得到了去美國好萊塢擔任《呼嘯山莊》男主角的機會,他不想放棄這個機會,所以決定再次去美國闖蕩。

而費雯·麗不想和奧利弗分開,所以提出一起去美國。

奧利弗隨即向費雯·麗介紹了好萊塢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後者正在為一部電影的女主角選角工作大傷腦筋——居然有1400多名女演員報名角逐這個角色。

而這部電影,就是《亂世佳人》。

4

26歲的費雯·麗終於等來了屬於自己的偉大作品。

當然,至少在選角的時候,費雯·麗完全不知道結局是怎樣的。

由於《亂世佳人》小說的轟動性,再加上當時米高梅宣布的驚世駭俗的300萬美元拍攝投資,好萊塢大大小小的女演員都知道出演「斯嘉麗」能夠給自己帶來什麼和留下什麼,整個選角競爭可以說是近乎白熱化——製片人塞爾茲尼克每天至少要收到10個以上的午餐邀請以及無數的打招呼、遞紙條乃至投懷送抱。但選角工作直到1938年底都沒有任何頭緒,塞爾茲尼克依舊無法找到自己心目中的「斯嘉麗」人選,以至於女主角缺位的情況下,電影的外景鏡頭只能先行開拍。

直到那一刻——費雯·麗走到了塞爾茲尼克眼前。

當時,塞爾茲尼克正在指揮亞特蘭大影視基地里那場大火的拍攝,他的弟弟米倫·塞爾茲尼克把剛抵達美國沒多久的費雯·麗帶了過來。塞爾茲尼克後來這樣回憶:「我在指揮拍攝火景的時候,突然看到米倫領著一個女人走過來,他對我笑著說:『天才,來見見你的斯嘉麗·奧哈拉!』於是在漫天火光的映襯下,我看到了自己尋覓已久的,活生生從書里走出來的斯嘉麗!」

高貴,美麗,平靜中蘊含著可瞬間爆發的驚人力量,柔媚中混雜著桀驁不馴的野性——完全就是塞爾茲尼克想像中的「貓一樣的女人」。

四天之後,漫長的女主角選角工作結束了,「斯嘉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