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念 1931年,皇帝陛下離婚了

在中國老百姓的傳統觀念里,「皇帝」,是「只有他不想做,沒有他不能做」的代名詞。所以,當他們知道一個曾經的皇帝居然會「離婚」,而且是「被離婚」,該是多麼意外和驚詫?

1

1931年10月23日,一樁離婚案轟動了中國的大江南北。

從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開始,中國老百姓的觀念已經逐漸開放,對原來被看作石破天驚的「離婚」,已經漸漸司空見慣。

但這一樁離婚案,還是成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談資。

因為離婚的兩個主角,一個叫文綉,一個叫溥儀。

一個是當年皇上的妃子,一個就是當年的皇上。

而且,這場離婚,還是妃子主動向皇上提出的。

儘管清廷早已退位,但妃子和皇帝鬧離婚,對當時的所有中國老百姓來說,還是太勁爆了。

2

要說這個故事,還是要先說說妃子文綉。

文綉出生於1909年12月20日,其家族在清朝八旗中屬於上三旗的鑲黃旗,父親做到過內務府(掌管皇家事務,下設50多處,管3000多人,正二品機構)的主事。

文綉8歲的時候被送入私立小學讀書,受到良好的教育,各個學科成績都很優異。

1922年的春天,雖然已經退位,但依舊居住在紫禁城以及保留清室帝號的「末代皇帝」溥儀,已經16歲了——按照規矩,應該要結婚了。在一大堆「選妃」的照片中,文繡的五叔悄悄把文繡的照片也塞了進去,送給了「選後委員會」。最後,這張照片連同一批照片一起,被送到了溥儀面前。

按照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的回憶,他當時覺得照片里每個人長得都差不多,不過還是圈了一個人,而那個人,就是文綉。

不過,身邊的「皇親國戚」們立刻發表了不同意見,大意就是文綉家中貧寒(當時文繡的家族已經沒落),長得也不好看,要選個富戶的女兒。最終爭論的結果,就是選了正白旗郭布羅氏榮源家的女兒,婉容。

但因為文綉也是被「皇上」圈定過的人,就不適合再嫁給平民了,所以一起選入宮。

於是,16歲的婉容成了「皇后」,13歲的文綉成了「皇妃」,封號「淑妃」。

因為大家都是年輕人,初入宮的文綉和溥儀的感情還是不錯的。因為被選入宮中,文綉中斷了學業,溥儀還讓人請了漢文和英文的老師幫文綉補習。溥儀帶著「一後一妃」在宮內騎自行車、學拍照,去宮外爬景山、放風箏,氣氛還算融洽。

雖然文繡的家境不如婉容,但脾氣也是很倔強的,在相處中,漸漸感受到了「皇后」與「妃子」之間的地位差距,比如入宮,她就要比婉容早一天,以便第二天能「跪迎」皇后。

不過,那時按照當年和袁世凱的約定,清室保留在紫禁城居住的權利,每年還有400萬銀圓的津貼,所以溥儀的小日子過得還不錯,「一後一妃」的矛盾也暫時沒有爆發出來。

只是,好日子哪會一直過下去?

3

1924年10月23日(也是10月23日),一場政變發生了。

在「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原本應該在前線「討逆」的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殺了個回馬槍,直撲北京,監禁了當時的總統曹錕,一舉獲得了北京的控制權,史稱「北京政變」。

深居紫禁城的清室,隨之大難臨頭。

一直痛恨封建帝制的馮玉祥,授意當時臨時成立的「攝政內閣」通過了《修正清室優待條件》,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

當初袁世凱答應的,我馮玉祥不答應了,皇上您趕緊收拾收拾,滾出紫禁城!

1924年11月5日,溥儀帶著婉容和文綉,拿著匆匆收拾的細軟,搬離了紫禁城,暫時住到了自己父親的居所醇王府。

北京的政局變化很快:馮玉祥怕自己壓不住場面,請出了「三造共和」的段祺瑞當總統,而勢力開始膨脹的奉系軍閥張作霖也開始打起了「進京」的主意,段祺瑞借著張作霖打壓馮玉祥,又安撫著馮玉祥對抗張作霖。

而在溥儀這邊,他自己可能並不知道,自己早就被日本人盯上了。經過一番周折,11月29日,溥儀經過日本人的運作,躲進了在北京的日本駐華使館。

對於投靠日本人勢力,文綉是一直持反對意見的,並曾指出這是「引狼入室」。但當時確實走投無路的溥儀,實在難以拒絕日本人開出的各種誘惑條件,最終還是把婉容和文綉都從醇王府接了出來。

1925年2月,溥儀一家住進了天津日租界的靜園,由此開始了長達七年的天津生活。

也正是在這七年的時間裡,文繡的命運發生了變化。

4

在天津,文綉過得一點也不開心。

溥儀在靜園的居所,是一幢小樓。溥儀和婉容住在二樓,而文綉作為「妃子」,是沒有資格和他們住同一層的,只能住在另一層的偏屋。

雖然失去了「皇帝」的尊號和象徵權威的紫禁城,但溥儀還是處處要維持作為「皇帝」的規矩——人越是缺少了什麼,就越是需要通過一些有儀式感的東西找回尊嚴。拋開感情不論,「后妃有別」也是溥儀找回「皇帝」儀式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體現在居住、飲食和話語上,連每個月給婉容和文繡的零花錢也是不同的。

和內向的文綉不同,婉容還是比較外向的,性格也很剛強。皇后和妃子的明爭暗鬥,本來就是「宮斗」的重頭戲。雖然現在連「宮」都沒了,「斗」的必要性也大大減弱,但要讓婉容對文綉「同病相憐」乃至「情同姐妹」,也是不可能的。

在天津的這段時間,溥儀明顯和婉容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長,對文綉幾乎到了不管不問的地步。

如果這些只是讓文綉感到不開心的話,那麼還有些事,就讓文綉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有一次,溥儀的英文老師庄士敦在回英國前,來向從小教到大的溥儀告別。庄士敦提議臨別前,大家一起照張相。

興奮的文綉趕緊回屋子裡去換衣服,但等換完衣服出來,發現他們三個人已經照完了——沒人等她一起來照。

還有一次,文綉路過婉容房間的院子前時,吐了一口痰(也不排除是故意的),婉容氣得立刻向溥儀告狀,溥儀叫了個老太監來當面訓斥文綉「失禮」,關照她一定要「尊重皇后」。

真正的導火索,發生在有一年的除夕。

那個時候,文綉因為和婉容賭氣,經常不上樓和他們倆一起吃飯——但她萬萬沒想到,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居然也沒人叫她上去一起吃。

耳朵里聽著樓上的觥籌交錯、歡聲笑語,文綉抄起身邊的一把剪刀,朝著喉嚨就戳。

還好文綉身旁正好站著一位太監,眼疾手快,奪走了剪刀。

事後,太監把「淑妃」除夕夜要自殺的消息告訴了溥儀,而讓文綉真正心寒的,是溥儀聽到後的反應:「誰知道是真想死假想死?讓她死死看,死了也就死了。」

就在心如死灰的文綉走投無路的時候,兩個女人出場了。

5

這兩個女人,一個叫文珊,一個叫玉芬。

文珊是文綉唯一的親妹妹,嫁給了當時一個叫載振的王爺的兒子,也居住在天津。清末的八旗子弟,多不務正業,流連煙花柳巷,文珊的日子也過得非常苦惱。兩姐妹一聊,同病相憐,暗自垂淚。

文珊還給文綉介紹了另一個女人,叫作玉芬,是文綉一個遠房表姐的女兒。玉芬是民國代總統馮國璋的孫媳婦,見過世面,也頗有心計。因為遇見了玉芬,文綉一生的命運由此改變。

在了解到文繡的處境之後,玉芬提了一個當時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建議:你為什麼不和他離婚?

這是文綉從來想都不敢想的事。

但玉芬給出的理由卻很讓文綉心動:現在是什麼時代了?是民國!溥儀在靜園裡你們當他是個皇帝,走出來就是個普通的中華民國國民!上了法庭,也是普通老百姓,你為什麼不能離婚?

玉芬的話,給文綉內心打開了一道從沒打開過的門。

幾次交談之後,文綉從自己的積蓄中拿出了1000銀圓交給了文珊和玉芬。

那是拜託她們請律師的錢。

6

一場由三名女子精心策劃的行動,由此展開。

那一天,文珊找到了溥儀,說姐姐心情不好,想帶她出去走走,散散心。那個時候,溥儀和文綉基本上連話都不說了,也沒多想,就同意了,只是派了個老太監跟隨。

文綉和文珊上車後,直奔天津的國民飯店,到了飯店就徑直走向37號房間,在那裡,除了等候的玉芬外,還有三個男人。

那三個男人是張士駿、張紹曾、李洪岳,是玉芬和文珊為文綉找來的三名大律師。

跟隨的太監一看就知道苗頭不對,忙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