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念 一場血腥又荒誕的兵變

這篇文章要說的,是一場發生在日本的兵變:血腥,殘酷,又有點荒誕。但你讀過後,多少能了解日本軍國主義背後那種奇怪的邏輯思維,以及為什麼他們要侵略中國。

1

1936年2月26日,日本東京,凌晨5點。

漫天大雪。

在東京天皇皇宮西南約兩公里的地方,忽然響起了槍聲——那裡是日本大藏(財政)大臣高橋是清的居所。

高橋的居所衝進了一群荷槍實彈的日本士兵,確切地說,他們是日本近衛步兵第三聯隊第七中隊的士兵。

他們直接衝到了高橋家二樓的卧室,在卧室里,已經82歲的高橋是清還在沉睡,發出均勻的鼾聲。

帶頭的中橋明基中尉高喊一聲:「天誅!」隨即掀開了高橋的被子。

高橋驚醒了過來,看到面前的士兵,罵了一句:「白痴!」

一旁的一個士兵衝上去,一刀就砍下了高橋的右臂,與此同時,另一名軍官對著他連開三槍,其他士兵也衝上去用刺刀在他的身體上一陣亂捅。

高橋當場斃命,站在一旁的高橋的家屬哭聲連天,瑟瑟發抖。

以中橋明基為首的官兵們在確定高橋已經氣絕之後,收起刀槍,統一向一旁的家屬彬彬有禮地敬禮並鞠躬:

「真是打擾了!」

隨後集體離去。

2

日本人殺日本人?

沒錯。而且在那個大雪紛飛的凌晨,高橋並不是唯一一個被刺殺的日本高級官員。事實上,在這次事變中被殺和受傷的高級官員之多,涉及範圍之廣,影響之大,在日本歷史上堪稱罕見,乃至影響了整個東亞的歷史進程。

這就是著名的「二二六兵變」。

要了解這次震驚日本的兵變,就需要先暫時放下那個「血腥之夜」,把時間軸往回調——我們要先了解一個人。

這個人,名叫北一輝。

北一輝生於1883年,是個「很有意思」的日本人。

之所以說他「有意思」,是因為他和中國頗有淵源。

早在1906年,他就在日本加入了孫中山創立的同盟會,並親身參加了辛亥革命,將自己的全部熱情都傾注在「中國的革命事業」上。他和宋教仁是知交,在宋教仁被暗殺後,他甚至獨立組成調查團,發誓要查出事件的真相。

北一輝是一個值得單獨寫一篇的人,這裡限於篇幅,不再展開。簡單總結一下北一輝的幾個觀點:

第一,與侵略中國相比,他更主張聯合中國,進攻蘇聯,征服亞洲,進而稱霸世界(建立「世界聯邦」)。

第二,他站在日本底層人民這一邊,認為日本已經失去了明治維新以來的新氣象,國內財閥橫行,階級固化,剝削嚴重。

第三,他在自己的專著《日本改造法案大綱》中提出了保障言論自由、保障人權、土地改革、普及教育等一系列主張。

這樣看來,北一輝不僅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而且還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了?

並不是。

恰恰相反,北一輝被認為是日本法西斯主義的精神教父。現在很多研究都認為,他的觀點和著作影響了一批日本軍國主義者,最終將日本拖入了二戰的無底深淵。

因為北一輝還有兩個重要觀點,簡單來說就是:

第一,日本現在墮落了,所有的問題都是那些資本家和貴族搞出來的。日本不能像西方那樣搞什麼議會民主,而要將權力歸還於天皇,保證天皇的威嚴和權力高於一切。

第二,國土狹小的國家對外擴張是合理的,也是正義的。日本要想發展壯大,必須對外發動侵略戰爭,尤其是要對已經獲得既得利益的英美開戰——戰爭能解決一切問題。

在北一輝思想的影響下,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日本的陸軍開始漸漸分裂出了兩個派別。

3

一個派別,叫作「皇道派」。

皇道派是深受北一輝思想影響的。他們的主張就是相信精神的力量,提倡以暴力進行革命。對內,他們希望實現「清君側」,打倒貴族和大資本家,要求日本天皇「親政」,依靠軍部實現日本富強;對外,他們以蘇聯為第一目標。

皇道派在陸軍中有自己的「領袖」:時任日本陸軍大臣的荒木貞夫,以及陸軍大將真崎甚三郎。但除了幾個還算高層的人物之外,皇道派的組織還是鬆散的,且以日本陸軍中的中下級軍官為主。

而與皇道派相對應的派別,被稱為「統制派」。

統制派的領袖,是被稱為「日本軍中第一大腦」的陸軍中將永田鐵山。與皇道派不同的是,統制派雖然也組織鬆散,但多半都由日本陸軍的中上級軍官構成。他們的主張,對內是維持現在的政治體制不變,尤其要維持軍部的統治地位,放棄暴力革命,自上而下地推行改革;對外則是以英美為第一假想敵,但前提是解決「中國問題」。

簡單來說,兩個派別的區別就是——皇道派:普天之下,天皇最大,但天皇要支持軍人!要改革,只有革命!逆我者?殺光!

統制派:普天之下,軍部最大,連天皇也要尊重軍部!要改革,得靠制度!逆我者?調離!

彼時的日本,已經陷入了「昭和危機」,經濟疲軟,再加上關東大地震等天災,底層人民的生活其實已經相當困苦,社會兩極分化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下,以中下級官兵為主的皇道派的很多親人都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他們進一步認為,那些統制派的官老爺根本就不了解日本現在的真實狀況,他們甚至和那些宣稱「民主」的內閣大臣,以及資本家、財閥、軍閥一起,成了阻擋日本前進的障礙。

在這樣的情況下,兩個派別的摩擦乃至決裂,在所難免。

4

到了1935年,皇道派和統制派在軍中的明爭暗鬥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

荒木貞夫辭任陸軍大臣後,統制派在陸軍系統內開始壓倒皇道派。一批皇道派軍官從現役被轉入預備役,或調離樞要部門、轉任戰地軍官。其中,皇道派的象徵人物之一真崎甚三郎被罷免了重要的「陸軍教育總監」職務,引起大波動。

這個舉動再一次引起了皇道派的極大不滿,他們決定對統制派實施報復——目標就鎖定在他們的領袖:永田鐵山。

怎麼報復的呢?

1935年8月12日,皇道派的軍官相澤三郎中佐走入了時任軍務局局長永田鐵山的辦公室,抽出軍刀,直接將他釘在了門板上。

這種在其他國家人看來匪夷所思的方式,在秉承「下克上」傳統的日本,居然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一個中佐刀劈一個少將就駭人聽聞了?日本下級士兵殺一個首相也是如探囊取物一般——1932年5月15日,11個年輕的日本海軍官兵堂而皇之地走進日本首相辦公室,將當時的首相犬養毅當場射殺。

這樣一種在別國看起來大逆不道的舉動,事後日本全國居然有35萬民眾寫血書聯名要求對這11人從輕發落——認為他們是為了這個國家好。

有這樣的「光榮傳統」,不僅相澤三郎並不認為砍殺一個將軍是一件多大的事,皇道派也認為,公眾乃至天皇,肯定也是會站在他們這一邊的——因為他們是為了這個國家好。

1935年12月,皇道派和統制派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第一師團師團長柳川平助接到了調令,將去台灣駐屯軍擔任司令官,而駐守東京長達30年的第一師團,將被調往滿洲。

第一師團,是皇道派軍官的大本營。皇道派認為,肯定是統制派在背後搞鬼。

1936年1月,日本政局開始動蕩。與此同時,關於相澤三郎的審判也即將開始。鑒於3月第一師團就將開赴滿洲,皇道派的年輕軍官綜合各方形勢,決定在2月底之前發動一次革命。

他們下定決心:這次革命要比之前所有的「小打小鬧」徹底得多——徹底剷除天皇身邊的「奸臣」,打擊統制派的氣焰,最終實現他們期待已久的「昭和維新」。

1936年2月25日深夜,東京飄起了罕見的鵝毛大雪。

第一師團以香田清貞大尉、安藤輝三大尉、河野壽大尉、野中四郎大尉等9名核心軍官為主,帶領1500餘名官兵,按計畫兵分六路,開始去誅殺「天皇身邊的壞人」。

令人瞠目結舌的「二二六兵變」開始了。

5

正如先前所說,大藏大臣高橋是清,並不是當夜唯一的犧牲品。

按照計畫,第一中隊的坂井直中尉帶著100多名士兵沖入了內大臣齋藤實的府邸。齋藤實認為日本應該遵守《華盛頓條約》,控制海軍發展的規模,這被皇道派的青年軍官們認為是「賣國」。

77歲的海軍大將齋藤實在叛軍衝進來的時候已經穿好了睡衣,他的妻子勇敢地擋在了他的前面。但叛軍還是對她身後的齋藤實進行開槍射殺,妻子哭泣著撲在倒地的齋藤實身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