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念 18年前的今天,人類超聲速旅行的夢想破碎……

一說起20世紀,我們總會有一種很遙遠的感覺,尤其是在科技方面,更有一種恍若隔世之感,但事實上,當時的一些科技應用,其實很超前,反而會讓現在的我們產生一種「科幻感」,比如下面這個故事。

1

2000年7月25日,下午4點40分。

法國巴黎的戴高樂機場第26號跑道,法航4590號航班開始在跑道上滑行,準備起飛。

當這架客機以超過300公里的時速滑行了1200米的時候,飛機左翼忽然冒出了一團烈火。

地面塔台立刻通知4590號航班的機長,但機長已經沒有辦法——前方跑道只剩下2000米,已經無法安全停下,只能強行起飛。

3分鐘後,客機拖著長長的火焰強行升空,幾秒後,起火的機翼就開始解體,飛機開始向左傾斜。

2分鐘後,掙扎的客機一頭栽進了機場旁一個小鎮的一家酒店。

機上100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酒店裡的4名住客也因「天降之災」而罹難。

這起空難立刻震驚了全世界。

不僅僅是因為空難本身,更因為這架客機不是普通的客機。

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於商業飛行的超聲速客機——「協和號」。

2

人類首次研製出超過聲速的飛行器,是在二戰時期。

1943年,美國人研製的X–1試驗機第一次飛出了1.06馬赫的速度——人類飛行器首次突破了聲障(1馬赫大約相當於340.3米/秒,大約等於1225公里/小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米/秒)。

超聲速的飛機最先肯定是用于軍事領域,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國家的政府都開始動起了腦筋:能否讓大型商用客機也實現超聲速飛行?

當時世界上的四個軍工強國——美國、蘇聯、英國和法國,都相繼開始了超聲速客機的研發。在這個過程中,英國最重視,且在一開始是走在最前面的。

1956年,英國就成立了「超聲速運輸飛機委員會」(Supersonic Transport Aircraft ittee,STAC),這個委員會聯合了英國皇家飛機研究院和布里斯托爾飛機公司,開始全力研發超聲速客機。

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研發之後,英國人喜憂參半:喜的是,經過多次實驗和論證,製造能實現百人載客規模的超聲速客機是可行的;憂的是,整個研發和製造需要投入巨額資金,政府實在吃不消。

怎麼辦?只能找合作夥伴。當時美國出於種種原因,退出了這一領域的探索,而蘇聯因為「冷戰」的影響,隔著「鐵幕」自己悶頭研發,英國找來找去,只能找到法國。

好在,法國對研發超聲速飛機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當時的歐洲剛剛經歷過二戰的摧殘,百廢待興,整個民航客機市場幾乎被美國的波音和道格拉斯佔據。要強的法國總統戴高樂非常希望有歐洲國家自己的客機,打破美國的壟斷,所以對與英國合作研發一事非常支持。

1962年11月28日,在法國總統戴高樂和英國首相麥克米倫的推動下,法英兩國簽訂了共同研發超聲速客機的協議。英國人還特地加了一個條款:誰中途退出,誰就要支付巨額賠款。

我們可以想一下:在50多年前,人類就開始研發超聲速客機了,這是一件多厲害的事。

正因為如此,所以整個過程也註定不是一帆風順的。

3

研發計畫才進行了兩年,英國人就後悔了。

1964年,英國工黨在大選中勝出,新上任的英國首相哈羅德·威爾遜面對財政赤字,提出想退出超聲速客機的研發計畫。但法國警告說:一旦退出就要付巨額罰款。猶豫再三的英國最終只能硬著頭皮繼續開發。

1967年12月11日,經過兩國不懈的努力,第一架超聲速客機終於出廠。然而,在飛機的命名問題上,兩國又產生了分歧。

早在四年前,戴高樂就將這架飛機命名為「corde」——這個單詞在法語中代表「合作」「和諧」。但是,一開始表示同意的英國,在之後認為這個名字忽視了英國的作用,所以決定將「corde」改為「cord」——意思是一樣的,但是是英語單詞。

到了飛機出廠的時候,英國科技部部長賓特表示英國願意使用最初的法語單詞。這個行為引起英國國內很多人的不滿,認為研製超聲速飛機的計畫是英國先提的,應該用英文單詞。

為此,賓特部長絞盡腦汁做出了解釋:多出來的那個字母「e」可以代表「卓越」(excellence)、「英格蘭」(England)、「歐洲」(Europe)和「摯誠協定」(ee cordiale)。

好不容易搞定了英格蘭人,賓特部長又收到了一個蘇格蘭人寄來的信:「你說『e』代表英格蘭,但這架飛機的一部分是在蘇格蘭組裝生產的!」賓特只能再回信:「『e』也可以代表『Ecosse』(法語中蘇格蘭的名稱)。」

經歷了各種波折,這架飛機終於在1969年進行了成功試飛。再經歷測試、檢驗、辦牌照等諸多流程和手續,1976年,該飛機終於進行了首次商業飛行。

人類乘坐超聲速客機進行飛行的夢想終於實現。

而這個型號的飛機,最終被定名為「協和號」。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法兩國還在糾纏的時候,悶頭研發的蘇聯其實已經走在了前面:他們研發的圖–144超聲速客機在1968年首飛成功,1975年12月26日正式服役。但因為這架飛機的故障率實在太高,經常造成機毀人亡的事故(連圖–144的主任設計師都在事故中遇難),所以在1978年就停止了客用飛行。

4

那個時候還沒有「知乎」,不然很多人都會問一個「知乎體」的問題:「乘坐『協和號』,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

坐過的人肯定會告訴你:很爽。

「協和號」一共有100個座位,沒有設頭等艙,因為每位乘客都享受頭等艙待遇——有豪華大餐、免費香檳,餐具是名貴的陶器和銀質刀叉。

當然,這些東西都不是乘坐「協和號」客人所首要追求的,他們買機票的最大原因其實就一個字:快。

「協和號」在空中飛行的巡航高度為18000米(普通客機巡航高度一般為9000米左右),巡航速度為2150公里/小時(普通客機一般為900公里/小時),最高速度能超過2馬赫(兩倍聲速)——每當飛行途中機艙內的液晶屏顯示當前速度超過2馬赫的時候,機艙內都會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超過兩倍聲速的客機,飛行速度已經超過了地球自轉的速度,這會給旅途帶來怎樣的體驗?

從用時來看,從巴黎到紐約的航程,普通客機要飛8個小時,而「協和號」只需要飛3個小時多一點。由於巴黎和紐約的時差為6個小時,這也就意味著能追上「晨昏線」的「協和號」,可以讓客人在比出發時更早的時間就到達目的地——事實上,這也一直是「協和號」喊出的宣傳口號:

「未出發,就到達」(Arrive before you leave)。

這顯然是一種難得的體驗和談資,所以當時很多歐洲人從小的夢想,就是能夠坐一次「協和號」。

5

那麼,「協和號」就沒什麼缺點嗎?

當然是有的。

首先,「協和號」充分體現了一句話:「時間就是金錢!」

1982年,一張巴黎往返紐約的「協和號」機票,價格為3900美元,到了2000年,價格提升為了8148美元。所以有人津津樂道「協和號」的乘客素質都很高,其實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能搭乘這架飛機的客人都非富即貴,連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法國總統希拉克都經常搭乘「協和號」。

其次,由於畢竟是超聲速飛機,又飛行在18000米的高空,所以機艙內再怎樣進行消音處理,依舊會有很大的雜訊。有人做過形容,在「協和號」上基本和處在一個嘈雜酒吧里類似,說話需要貼著對方耳朵大聲說。

當然,與這些比起來,「協和號」飛機最大的隱患是兩個字:安全。

因為飛行高度和飛行速度都是普通客機的2倍,所以「協和號」上每一個小故障都會被放大無數倍。與一些零星的小事故相比,「協和號」當時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爆胎」。從1975年的一次試航爆胎開始,「協和號」幾乎每年都有爆胎事故發生,所幸每次都化險為夷。

不過,總的來說,「協和號」在各方面還是比較安全的,從1976年到1999年,「協和號」沒有發生過一次重大事故,由此還獲得了「全世界最安全航班」的稱號。

然而,這個光榮紀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