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中國重返聯合國的幕後較量

現在哪怕去問一個小學生,他都能明確地告訴你:聯合國有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就是其中一個。但就在40多年前,對中國而言,別說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就連重回聯合國,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

1

說到中國和聯合國的故事,必須先從羅斯福說起。

1943年,儘管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還處於膠著狀態,但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心裡知道,勝利的天平已經倒向了同盟國。

這位美國歷史上唯一一個連任四屆的總統,開始為二戰後的格局操心了。

按照羅斯福的想法:美國、英國、蘇聯和中國,只要這四個軍事大國保持團結一致,決心維持世界和平,就不會再發生世界大戰。

這就是他的「四警察」構想,也是後來「聯合國」的雛形。

但是斯大林不同意這個想法。

斯大林認為,孱弱的中國沒有這樣的資格,世界的格局,由蘇聯、美國和英國控制就可以了。

在這一點上,丘吉爾倒是罕見地與斯大林保持一致:他也完全不理解為何中國要摻和進來,世界的格局由英美蘇共管就行了。

但在這一點上,羅斯福卻非常堅定,甚至對斯大林表示:要麼讓中國進來,要麼索性就別搞什麼聯合國了。

羅斯福的理由是,中國現在確實很弱,但它畢竟是一個擁有4億人口的國家,未來肯定是亞洲乃至全世界的重要穩定力量,把它當作朋友,總比當作一個潛在的麻煩來源要好一些。

而另一個可以推斷的理由是,當時的中國處在依靠美援的蔣介石統治之下,把中國加進來,在四個擁有最高權力的國家裡,美國可以多一個自己的可靠盟友。

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正式成立。加上後來吸收進來的法國,聯合國最終擁有了美、蘇、英、法、中五個常任理事國。

雖然1945年,共產黨派出董必武作為代表參加了《聯合國憲章》的簽署,但那時在聯合國代表中國的,自然是中華民國。

而羅斯福當時堅持中國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的兩個理由,也成了日後聯合國因為「誰代表中國」這個問題產生無數幕後較量的背景:

第一,美國需要一個作為盟友的中國;

第二,那麼大一個中國,聯合國不可能忽視。

2

然後,出場人物輪到了喬治·H.W.布希。

又是一位美國總統,以及另一位美國總統(小布希)的爹。

不過,1970年的喬治·H.W.布希,剛剛被尼克松總統任命為美國駐聯合國代表。

布希上任之前,自然要翻一翻之前美國在聯合國的表現記錄,於是他很快就發現,為了阻止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美國在過去的十幾年裡真的挺辛苦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從1949年成立後不久,就向聯合國提出:驅逐台灣代表,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在這個問題上,美國首先採用了一個辦法:拖。

從1951年第六屆聯合國大會到1960年第十五屆聯合國大會,整整10屆,因美國在幕後操縱,每年大會都「暫緩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聯合國席位的問題」。

美國製造阻力的原因,無非就是之前說到的羅斯福的其中一個理由:雖然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代表,但不是美國的盟友,正相反,還是蘇聯的盟友。

但是到了1960年,美國有些扛不住了。

因為1945年聯合國成立,非洲國家在聯合國只有4個席位,而隨著非洲獨立的國家越來越多,1960年時,非洲國家在聯合國的席位達到了26個。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

1960年,第十五屆聯合國大會,雖然「暫緩討論」的提案又一次得到了通過,但出現了22張棄權票和34張反對票,贊成票下降到了42張。

這個時候,羅斯福當年的另一個理由就顯現出來了:沒有人能忽視幾億人口的中國。

更何況,那個時候的中國,正在勒緊褲腰帶支援非洲兄弟。

受中國支持最多的阿爾巴尼亞和坦尚尼亞,一直是發起「要求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席位」提案的主力軍。

怎麼辦?美國人想出了第二個辦法:轉。

1961年11月15日,美國、澳大利亞、哥倫比亞、義大利和日本聯合發起了1668號方案,把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問題上升為「重要問題」——一旦成為「重要問題」,就必須在聯合國大會上有三分之二的多數國家同意才能生效。

但這一招,也沒能持續多久。

1965年的第二十屆聯合國大會,在表決中國的「重要問題」提案時,居然出現了47票贊成和47票反對的平局——多數非洲國家都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這讓美國一下子感受到了失去主導權的威脅。

於是,美國只能想到第三個辦法:分。

「分」這個辦法,就由布希來執行了。

1971年8月,布希向聯合國秘書長吳丹遞交了一封書信及備忘錄,強調「雙重代表權」。

按照布希的解釋,美國主張「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同時擁有代表權,即在聯合國大會上,「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有一票。

簡單地說,就是「一個國家,兩張選票」。

這個方案遭到北京的反對,布希早有預料。

但出乎布希意料的是,台灣居然也反對。

3

反對這個方案的人,是宋美齡。

當時的台灣,其實已經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窘境:從1949年到1971年,和台灣「中華民國」維持「邦交」的國家越來越少,相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卻越來越多。

20世紀60年代,台灣還通過農業技術輸出,專門去幫助非洲國家,以求能「以援助換選票」,但效果一年比一年差,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非洲國家還是越來越多。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的「雙重代表權」傳達到台灣「外交部」,「外交部」其實是默認的。

但就在台灣當局的最高層會議上,一直是「親美派」代表的宋美齡卻拍案而起,堅決反對這個方案。

宋美齡的理由也很簡單:如果接受這個方案,那就等於承認「一中一台」,也就是承認了「兩個中國」。

當時宋美齡說了這樣一句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當時的蔣介石就坐在宋美齡的身邊,一言不發。

4

鏡頭給到毛澤東。

在中南海的毛澤東,其實一直很關心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否重返聯合國。1971年,毛澤東還專門為此詢問了當時外交部歐美司司長章文晉,想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一年有沒有把握重返聯合國。

章文晉就開始幫毛澤東算投票。他把截至1971年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都算了一遍,一共61個,換句話說,就算它們全部投票給中國,也只有61張選票,無法達到「重要問題」所需要的三分之二多數。

聽到這個答案,毛澤東倒也不急。他對羅斯福當初的第二個理由,同樣抱有信心——這麼大的一個中國如果不加入聯合國,聯合國存在的意義何在?

所以,毛澤東的重點主要放在拒絕美國的「雙重代表權」提案上,指出總之就是不能上美國人「兩個中國」的賊船:「不管烏鴉叫還是喜鵲叫,今年不進聯合國!」

當時的毛澤東,低估了樂觀的「革命形勢」,但是北京對於進聯合國「無所謂」的態度,卻急壞了一個印度尼西亞人。

5

這個印度尼西亞人,叫馬立克。

馬立克當時的身份,是印度尼西亞的外交部長,但他還有一個身份,是1971年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的主席。

最關鍵的是,他非常希望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夠進入聯合國。

為此,他還專門委託自己的中國朋友打聽,北京對於在1971年——自己的主席任期內——恢複聯合國席位有何想法。馬立克覺察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機會可能就在1971年。因為就在1970年的聯合國大會上,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聯合國席位的贊成票第一次達到了51票,超過了反對票的47票,只是沒有達到三分之二多數而已。

黎明的曙光,就在眼前。

可惜,直到1971年9月,北京方面遲遲沒有消息過來,馬立克等到的,是印尼當時的總統蘇哈托的指示:對「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聯合國席位」的提案投棄權票,對美國的「雙重代表權」提案投贊成票。

無法違抗總統命令的馬立克,決定在投票當天,做一個「技術上的處理」。

6

1971年10月2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