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昔日少年今已強,勿忘張伯苓

在中國的教育版圖上,大家常念叨的是「北清復交」。但還有一個學校的名字,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而且有不少人聽到後會肅然起敬,這個名字,叫「南開」。

1

1904年,44歲的嚴修想辦一所學校。

嚴修,字范孫,早年入過翰林院,後來當了貴州學政,是著名的書法家,但其實他更是一個教育家。嚴修一直提倡新式教育理念,主張學以致用,光緒年間科舉增設的著名的「經濟特科」考試,就是皇上按他的奏請批准的。

1904年,嚴修去了一次日本,專門考察了日本的教育制度,回國以後感慨萬千,覺得一定要在中國也辦一所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學校。

10月17日,一所中學就在天津嚴氏的私宅成立了,最初名叫「私立中學堂」,後來叫「敬業中學堂」,最後因為搬到一個天津鄉紳捐出的面積10畝、名叫「南開窪」的地方建校,所以正式更名為「南開中學」。

辦學校,就一定要物色一個好校長。嚴修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和自己一起去日本考察的同伴,認為他是不二之選。

那一年,嚴修的這個同伴才28歲。

他叫張伯苓。

2

張伯苓,1876年4月5日出生於天津的一個秀才家庭。

在張伯苓15歲那年,因為家道中落,沒有錢再繼續讀書,他就去報考了天津北洋水師學堂——這個學堂的學生學費全免,還能一個月領四兩白銀。

張伯苓在學堂里一直名列前茅,並且接觸了大量西方的知識和技術。但對他影響最深的,是學堂的總教習教給他們的各種聞所未聞的理念和知識,包括那句話: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這位總教習的名字,叫作嚴復(關於嚴復的故事,可以參看《歷史的溫度3》收錄的《嚴復的人生,為何最終會拐個彎?》)。

張伯苓的專業是輪船駕駛,畢業那年,他的成績是全班第一。按理,北洋水師學堂的畢業生應該到北洋艦隊的船上實習一年,但張伯苓發現,整個北洋學堂的學生居然找不到一艘船可以供他們實習——那一年是1895年,北洋艦隊在之前的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

最終,張伯苓等到了一艘「通濟號」。這是一艘在甲午海戰中倖存下來的練習船。在以下級軍官的身份上船實習後,張伯苓發現整個清朝海軍中都瀰漫著一股沮喪的氣息。在聽老兵們講述黃海大戰的屈辱時,張伯苓覺得自己悲憤難平,幾欲痛哭失聲。

但真正讓張伯苓做出自己人生第一次抉擇的,還是在三年之後。

1898年7月,英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訂租威海衛專條》。那一天,張伯苓所在的「通濟號」負責運送清廷官員去威海衛完成交接儀式。在交接儀式上,張伯苓目睹了日本太陽旗被降下,清朝黃龍旗升起,但隨即黃龍旗又被降下,換上了英國的米字旗。

讓張伯苓深受刺激的還不是這個場景。

前往參加儀式的清朝兵丁,每人穿一件破舊坎肩,前胸一個「兵」字,後背一個「勇」字。而服裝的尺寸五花八門,有的上裝長過腰際,有的長褲露出腳踝。清兵們個個面黃肌瘦,垂頭喪氣,有的人甚至後腰還別著一桿煙槍。而反觀英國士兵,個個身材魁梧,穿戴整齊,步伐一致,神采飛揚,在中國的國土上,驕傲地升起自己國家的國旗。

在那一刻,張伯苓做出了和當時很多人相反的決定:

脫下軍裝,去做教育。

他覺得自己想通了:「要在現代世界中求生存,必須有強健的國民。欲培養健全的國民,必須創辦新式學校,造就一代新人,我乃決定獻身於教育救國事業。」

3

退役不久的張伯苓,很快就遇見了剛剛開始在家開私塾的嚴修。

這兩個人的相遇,堪稱中國現代教育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會面。

當時嚴修的私塾只有5名弟子,雖是私塾,但只有半天教四書五經,還有半天教的是西學。嚴修最早只是想請張伯苓當英語老師,但後來發現,張伯苓擅長的遠遠不止英語,後來就聘他做教整個西學的老師。

雖然只有5名學生,但張伯苓教得非常認真,讓這些孩子第一次知道這世界上還有英文、數學、自然科學這樣的科目。(在張伯苓最早教的5個孩子中,有一個叫陶孟和,他後來成了中國社會學的奠基人。1949年後,陶孟和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由於在孩子中的反響非常好,張伯苓很快出名了,天津一位叫王奎章的紳士,專門來請他兼職做王氏家館的老師。

學生多起來後,張伯苓就給他們加了一門當時舊私塾根本不可能有的課:體育課。

在體育課上,張伯苓在兩把太師椅椅背中間加一根長雞毛撣,讓學生們把辮子盤起,長袍撩起,一個個練起了跳高;讓一個同學從另一個同學彎下腰的身體上跳過去練跳馬;請木匠打造出啞鈴,讓同學們練肌肉;課餘還帶孩子們到戶外去打球、跳高、跳遠、騎自行車……

1904年10月17日,嚴家和王家各出一千兩白銀,建立了本文開頭提到的私立中學堂,聘張伯苓為校長。第一年就有70多個學生來報名。而這一批學生中,湧現了很多人才,除了陶孟和之外,還有梅貽琦(後來第一批「庚子賠款」留美兒童,之後任清華大學校長)、喻傳鑒(後獲得哥倫比亞師範學院教育學碩士學位,協助張伯苓創辦重慶南開中學)、金邦正(後來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林學碩士,擔任清華大學前身清華學校的校長)等等。

到了1917年,在張伯苓的悉心運作下,南開中學已經成了在全中國都有名氣的中學,學生超過了1000人,各類學科和各種基礎設施都堪稱國內一流。

但張伯苓想要做的,還不止這些。

4

張伯苓的夢想,是辦一所一流的大學。

當時偌大的一個天津,只有一所北洋大學,而且只開設工科和法科,並沒有一所綜合性大學存在。

而張伯苓想辦大學,不是說辦就辦,他是認真想做好這件事的。所以在1917年,他就去美國哥倫比亞師範學院留學——要辦好學,自己要先學好。

那一年,張伯苓已經41歲了。

哥倫比亞師範學院是一所著名的學府,院長是「心理起源論」的創始人、著名的教育學家孟祿(Paul Monroe),而教授里更是有杜威(John Dewey)、克伯屈(W.H.Kilpatrick)等教育名家。儘管張伯苓已經41歲了,但卻非常受歡迎,學院甚至免除了他的學費,並且給了他榮譽獎學金。

在一年多的學習時間裡,張伯苓刻苦認真,並且不斷比較美國和日本的教育制度,再結合自己的實踐和想法,逐漸建立了一套適合中國的教育理論。1918年年中,張伯苓覺得自己學得差不多了,而哥倫比亞師範學院提出願意再給他追加獎學金,希望他留下來,張伯苓婉言謝絕。

他要學以致用,回去開辦中國人自己的大學。

回國之後,張伯苓和嚴修等人開始四處募捐,因為辦私立大學最缺的就是一個「錢」字。為了錢,張伯苓四處低頭求人,甚至會去求一些軍閥,但他認為這不丟人:「我不是乞丐,乃為興學而作,並不覺難堪。」

在張伯苓等人的奔走下,連黎元洪等人都紛紛解囊資助,共募得捐款近9萬元。1919年,南開中學南面的空地上建起了兩幢教學樓,9月初進行新生入學考試,共招得96名學生。

1919年9月25日,南開大學正式宣告成立。

大學成立之後,張伯苓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師資力量的問題。在張伯苓等人的努力下,在南開大學任教的老師名單是讓當時其他所有大學羨慕的:

梅光迪(文學)、竺可楨(氣象)、邱宗岳(化學)、應尚德(生物)、姜立夫(數學)、饒毓泰(物理學)、司徒月蘭(英文)、蔣廷黻(歷史)、薛桂輪(礦物學)、李濟(人類學)、楊石先(化學)、徐謨(政治學)、蕭公權(政治學)、黃鈺生(心理學)、何廉(經濟學)……

這些人很多都是從美國哈佛大學、克拉克大學等知名學府畢業的博士,甚至原先就已經在美國的大學擔任副教授乃至教授。當時的南開大學因為是私立大學,缺乏資金,開出的教師薪金其實低於其他大學,但很多著名的學者和教授還是願意到南開大學來任教,一是因為南開大學從不拖欠工資,二是因為南開大學的學術氛圍很好,大家都專心教學和學習。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張伯苓的人格魅力。

張伯苓擔任校長期間,南開大學財務狀況全部公開,放在校圖書館供人隨便查閱。他本人長期只領120元月薪,只相當於當時其他大學校長的1/3,而學校的不少教授月薪都達到了300元。他的公車是一輛人力車,自己不用,全校老師均可使用。他出差隨身帶殺蟲藥,因為他住的都是最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