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要說的這個人,可能是史上頭銜最多的一個人。他是著名的畫家,同時他又是雕刻家、建築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製圖師,植物學家、作家……他鑽研的領域實在太多,以至後人又給了他兩個頭銜:「外星人」和「穿越者」。那麼,他到底有沒有那麼神?
1
1452年4月23日,瑟·安東尼奧在日記里寫下了一句話:
「4月15日,星期六,我的一個孫子誕生了。」
安東尼奧所在的地方,是當時佛羅倫薩共和國治下一個叫芬奇的小鎮,當時使用的是「儒略曆」(愷撒推行的羅馬曆法),按照現在的公曆轉換,應該是4月23日。
安東尼奧的這個孫子,被取名為「Li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翻譯成中文就是:「芬奇鎮瑟·皮耶羅之子列奧納多」。其中,「ser」代表他的父親是一位紳士,而「da vinci」的意思是「來自芬奇鎮」。孩子真正的名字其實只有一個,就是當時義大利非常常見的男性名字「列奧納多」。
但是,當這個孩子後來成為流芳百世的大名人之後,沒有人再叫他「列奧納多」了。
大家都只叫他達·芬奇。
2
關於達·芬奇少年時期的記載很少。目前基本可以確定的是,他的父親叫瑟·皮耶羅·達·芬奇,是當地的一名法律公證員(類似於律師這樣的職業),比較富有。
達·芬奇的母親叫卡泰利娜,應該是他父親的一個佃農(也有說是酒吧的侍女),父親抱走了剛出生的達·芬奇,卻沒有和他的母親結婚——沒錯,達·芬奇是一個私生子。
達·芬奇在14歲的時候,離開了自己的家鄉芬奇小鎮,來到了大城市佛羅倫薩,成了一名藝術家的學徒。
在那個時代的義大利,如果你想當一名藝術家,並不是想當就能當的,必須先加入當時的一個組織——行會。
行會管轄著各種手工作坊,後者的訂單都由前者分配。而你要做畫家或者雕塑家,都必須先去相應的手工作坊,拜師傅,從學徒開始做起,一邊學手藝,一邊幫師傅完成工作。
一般來說,做學徒的時間至少要超過10年。
幸運的是,達·芬奇當時拜的師傅,是那個時代的一位大牛藝術家,叫安德烈·德爾·委羅基奧。委羅基奧的弟子有不少成了下一代的大牛,比如達·芬奇,比如波提切里。
我們通過課本了解的「畫雞蛋」的故事,就是達·芬奇做了委羅基奧的學徒後發生的事。當然,達·芬奇跟委羅基奧學習的本領,遠不止畫雞蛋。
關於達·芬奇的學徒生涯,有兩件事值得一提。
一件是關於達·芬奇的容貌。我們現在腦海中浮現出的達·芬奇的容貌,基本上是來自他的自畫像。
但事實上,達·芬奇年輕時非常俊美,甚至因為相貌而名動全城(由於他終身未婚,關於他的性取向也一直被大家討論,此文不涉及)。他經常給自己的老師委羅基奧做雕塑的模特,據說委羅基奧的名作青銅像《大衛》的模特就是達·芬奇。
另一件,是關於達·芬奇所處的時代背景。
當時的藝術家,是一個開銷非常大的職業,是需要別人供養的。誰來供養呢?就是「藝術讚賞人」。
從小背景來說,當時統治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家族,正好是大名鼎鼎的美第奇家族——這個家族對藝術的痴迷和支持是非常有名的。美第奇家族一直很喜歡委羅基奧,而達·芬奇生活的時代,正好和整個美第奇家族中對藝術支持力度最大的洛倫佐·美第奇同一時代——這對達·芬奇後來的創作有不小的影響。
從大背景而言,從13世紀開始萌芽的歐洲文藝復興,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醞釀,到了15世紀進入鼎盛時期——這個時期,正好就是達·芬奇所處的時期。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一代大神的神奇之路,就此開始。
3
我們先來看看達·芬奇的繪畫成就。
這是達·芬奇最無可爭議的領域,也是他流芳百世的最主要原因。
1475年,達·芬奇的老師委羅基奧接受委託,畫一幅《基督受洗》的宗教油畫。儘管早在三年前,年僅20歲的達·芬奇就被佛羅倫薩畫家工會列在了會員名單上,但他的身份畢竟還是老師的學徒,所以就受命和老師一起完成這幅畫。
委羅基奧完成了整體構圖,而達·芬奇領到的任務是畫一些背景和左邊的那位小天使(最左邊只露側臉的小天使)。但就是左邊的這個惟妙惟肖的小天使,展現出了全畫都沒有的一種靈性。在達·芬奇創作完這幅畫後,委羅基奧就表示再也沒辦法教他繪畫了,而是將他介紹給另一位有名的繪畫大師。不僅如此,委羅基奧之後也表示不會再畫畫了,轉攻雕塑。
達·芬奇雖然以畫畫名聞天下,但他流傳到後世的畫作並不多,除去真偽存疑的作品以及大量手稿外,連同壁畫在內的真正的油畫作品,也就20多幅。
但是,每一幅都是傳世經典。
他最有名的那幅《蒙娜麗莎》,自然不用多說了。達·芬奇畫作的經典不僅僅體現在他的技法上,更在於他對背後人性的洞悉和把握。這一點,在他於1494年至1498年間創作的《最後的晚餐》這幅作品中最能體現。
《最後的晚餐》描繪的是耶穌被猶大出賣後,與他的十二聖徒在一起吃最後一頓晚飯的場景。這個著名的故事一直是歐洲各路大神級畫家喜歡創作的選題,在達·芬奇之前,有很多名家都以此為題創作過。
但之前的作品,別的不說,都有個很明顯的特點——一眼就能從畫面中看出叛徒猶大是誰。
所以一般《最後的晚餐》畫作中,猶大要麼拿錢袋,要麼沒光環,要麼被孤立。好了,那麼我們來看下達·芬奇版本的《最後的晚餐》。
提供一張修復版,可以看得更清楚些:
而作為叛徒的猶大,第一眼根本就認不出是誰——大家都沒有光環,沒有人被孤立。但只要你仔細辨認,那個身體後仰,一手裡拿著不起眼的錢袋,一手微微伸出去拿麵包的人,就是他(耶穌左邊第二個)。事實上,即便不用道具,猶大的神態也已經出賣了他。
而且,這幅看上去有些雜亂的畫作,其實是達·芬奇精心構思的。
4
關於達·芬奇繪畫的技藝,其實不需要多討論了。
接下來該說說他「不務正業」的一面了。
首先,在繪畫之外,達·芬奇另一個比較被大家認可的領域,是他在解剖學和醫學上的貢獻——當然,這和他的繪畫與雕塑事業也是息息相關的。
達·芬奇在委羅基奧手下做學徒的時候,就被要求學習解剖學。為此,達·芬奇在佛羅倫薩的聖瑪利亞紐瓦醫院得到了解剖人類屍體的許可(也有說法是他沒有得到許可,便私自解剖人類屍體和動物)。在30年的時間裡,達·芬奇至少解剖過30具人類屍體,並為此繪製了超過200幅的繪畫筆記。
因為學會了解剖,達·芬奇對人體構造有了超越常人的認知,進而開始在人體醫學和生理學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設想和探索。
他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個認識到血液對人體新陳代謝起作用的人,並認為血液不斷地改造全身,把養料帶給身體各個器官,再把垃圾帶走。他還認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產生動脈硬化的原因是缺乏運動。
達·芬奇還是目前已知的第一個想到用玻璃和陶瓷製作心臟和眼睛的人。
他的這些探索在我們現在看來或許並不太稀奇,但放到15世紀的歐洲,那是驚世駭俗的行為和認知。
從達·芬奇的筆記中不難看出,他對人類結構構造方面有非常細緻入微的觀察,並能忠實地記錄,所以,由生理學,他又將觸角延伸到了工程學和物理學。
比如達·芬奇通過解剖獲得的人體構造方面的知識,設計出了一個「機器人」的草圖:以木頭、皮革和金屬為外殼,以齒輪做驅動裝置,以水動力做動力,讓機器人可以坐下和站立,可以揮舞手臂,可以轉動頭部,甚至可以開合嘴巴並發出聲音。
更進一步,達·芬奇試圖探索一個千百年來人類都關心的話題:如何能飛?
為了在不同寬度的河流上迅速架設橋樑,達·芬奇還設計過專門架橋的機器。
他對軍事機械的研究也有超乎尋常的熱情。
事實上,只要是和機械設計有關的東西,達·芬奇都非常痴迷。在他被發現的6000多頁手稿中,人們看到了他設計的水下呼吸裝置、拉動裝置、發條傳動裝置、滾珠裝置、反向螺旋、差動螺旋、風速計、陀螺儀甚至機械車的設計圖……
5
如果說達·芬奇由解剖到對機械的痴迷讓人還可以理解的話,那麼他在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