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 以國家之名 日本為什麼會挨第二顆原子彈?

這篇文章要說的,是一座城市的故事。如果說這座城市和其他城市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這座城市挨了一顆原子彈。而這顆原子彈,原本可以避免。

1

人類文明發展至今,只有兩座城市遭受過原子彈的轟炸,日本的廣島和長崎。

在這兩座城市裡,長崎沒有廣島那麼有名。因為廣島是第一個被原子彈襲擊的城市。

你看,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歡樂還是痛苦,人類總是喜歡銘記第一次。

只是,在廣島挨了一顆原子彈之後,長崎其實是可以避免挨第二顆的。

這一切,還得從1945年的一場登陸戰役說起。

憑藉偷襲珍珠港,日本這個小個子跳了起來,狠狠咬了美國巨人一口,正式拉開了「二戰」太平洋戰爭的序幕。

經過中途島海戰的轉折,美軍開始在太平洋戰場上扭轉局勢,轉守為攻。在「跳島戰術」的指引下,1945年4月,指向日本本土,最慘烈的沖繩島戰役拉開序幕。

這場登陸戰歷時82天,攻方為美軍,守方為日軍。雖然最後美軍全殲守島的10萬日軍,但自己也傷亡了近8萬人。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字。要知道,之前的瓜島戰役和硫磺島戰役,雖然同樣激烈,但美軍一共傷亡了不到2萬人。

這場戰役雖然獲勝了,但美國人對日本兵那種喪失理智的瘋狂和同歸於盡的做法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2

就在沖繩島戰役結束後一個月,1945年7月16日,美國傾全國之力進行的「曼哈頓工程」取得了成果——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的沙漠試爆成功。

在納粹德國已經投降的前提下,美國人開始尋思:是否有另外一種方式能讓日本人屈服,不再增加美國軍人的犧牲?

這時候,日本避免「被核爆」命運,還剩下一次機會。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的《波茨坦公告》頒布。公告的內容歸根結底只有一個: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

說起這個波茨坦會議,也很有意思。最早是蘇、美、英三個國家參加,中國並不在場。美國那時候非常希望蘇聯能夠儘快出兵日本,以減輕美軍的負擔。但就在會議召開期間,美國總統杜魯門接到了國內密報:我們已經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

這個時候,美國就沒有那麼急著讓蘇聯出兵了,因為蘇聯一旦出兵,將會危及美國戰後在遠東的影響力。最後的公報出來,是由中、美、英三國簽署。

3

接受《波茨坦公告》是日本避免「被核爆」的最後機會,但是,日本拒絕了。

不僅如此,日本更是喊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號召全體國民團結起來,哪怕用魚叉和竹竿,也要和登陸日本本土的美軍同歸於盡。

美國在這時候,就需要估算一個進攻日本本土的性價比了。

估算結果出來後,讓美國人看得肝顫:如果要拿下日本本土,美軍必須再付出100萬士兵傷亡的代價。

這是美國人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於是,長崎(包括廣島)避免「被核爆」的第一次機會就消失了。

4

於是,1945年8月6日,3架美軍的B–29重型轟炸機,攜帶著一顆名叫「小男孩」的5噸重的原子彈,飛到了日本城市廣島的上空。

開艙,投彈,核爆炸。

廣島當天就死了10萬人,6萬幢建築灰飛煙滅。

整個世界震驚了:美國人掌握了一種可怕的全新的高科技武器!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博弈開始了。

美國希望,一顆原子彈投下去,日本就能接受無條件投降。

而日本也在賭博:美國只有一顆原子彈,只要挺住,讓蘇聯進來調停,我們還能爭取些有利條件。

於是,心懷希冀的日本政府對於廣島的核爆炸,他們給出了一個日本漫畫情節一般的解釋:廣島被一顆隕石擊中了!

依舊是「一億玉碎」的計畫!依舊是全民皆兵!

長崎避免「被核爆」的第二次機會就這樣消失了。

3天後的1945年8月9日,又是B–29重型轟炸機,攜帶著另一顆名叫「胖子」的原子彈,從美軍的空軍基地飛向了日本本土。

原定投彈的目標,並不是長崎,而是小倉。

在美軍的原子彈轟炸目標序列里,小倉作為日本的兵工廠,排名在長崎之前。

但是,天氣救了小倉一命。

當美軍的轟炸機飛臨小倉上空,發現都是雲層,能見度非常低。B–29重型轟炸機在小倉上空盤旋了三周,始終未能找到投彈的機會。

這時候,小倉的地面防空高射炮開始射擊,而日本的戰鬥機也開始起飛攔截。

B–29重型轟炸機掉頭飛向了長崎。

長崎避免「被核爆」的第三次機會消失了。

5

1945年8月9日上午10點28分,美軍的B–29重型轟炸機飛臨長崎上空。那一天,長崎的上空也是雲層密布,飛機盤旋了一圈,發現也很難找到投彈目標。

轟炸機上的指揮官斯威尼決定用雷達瞄準投彈。這個時候,長崎上空的兩大塊雲團之間,忽然露出了一個大空隙,整個長崎暴露在了轟炸機的視野之中。

長崎避免「被核爆」的最後一次機會,消失了。

「撥雲見日」這句話,在那個時候對長崎市民來說,成了死亡的徵兆。

11點30分,相當於2.2萬噸TNT(烈性炸藥)當量的「胖子」離開了B–29轟炸機的機身,直奔長崎而去,在城市上空503米處爆炸。

那一天,長崎死亡2.3萬人,傷4.3萬人,全市60%以上的建築被摧毀。

一周後的1945年8月15日,不願意再賭美國是否還有第三顆原子彈的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饅頭說

2006年8月6日,日本的廣島舉行了紀念核爆61周年的儀式。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親手撞響了「和平鍾」。他說:「作為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遭到原子彈襲擊的國家,日本有責任不斷地告訴國際社會自己的經歷。」

而就在同時,日本的不少地方在舉行示威遊行,抗議政府修改和平憲法,忘記了日本過去慘痛的教訓。

有責任告訴國際社會自己的經歷,那麼是否也有責任告訴國民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

2007年的時候,我第一次去東京,一個人去了一次靖國神社。

我想看看,從小到大報紙上提到的靖國神社,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出了地鐵口,在靖國神社旁,我看到一名男子,手裡拿了一塊寫了字的紙板,不斷向過往的行人展示。

我不認識日文,但我認得上面寫的漢字:「南京大屠殺,中國的謊言!」

我們這一代人,對日本的感情都很複雜:一方面,我們都無法擺脫日本動漫和文化給我們留下的烙印;去了日本之後,也親身感受了日本人可怕的素質和敬業精神。他們的禮貌,他們的美食,可以說,日本值得中國學習的地方很多。

但另一方面,日本右翼的所作所為,就像一根鞭子,不斷地刺激著中國人對那段歷史的記憶。

在靖國神社裡的一家書店,我隨手翻了一本漫畫。那是一本畫風非常柔美的漫畫。一名日本男子,「二戰」時響應天皇號召,加入了日本空軍。他駕駛著「神風特攻隊」的飛機,最後一頭撞向了美國的一艘巡洋艦。火光爆燃中,這名飛行員微笑著化成了一隻仙鶴,飛向了美麗的晚霞。

畫風美得讓人陶醉,甚至讓所有的孩子覺得,那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

2014年7月28日,美國老兵西奧多·范·柯克逝世,享年93歲。他是「廣島原子彈」投擲機組最後一名逝世的飛行員。

他臨終的態度是:不道歉,不後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